LV. 28
GP 372

【心得】從《萬葉集》到《言葉之庭》--和歌與動畫的連結。

樓主 Spin ts01487435
GP119 BP-

  本文嘗試分析在新海誠的作品《言葉之庭》中與《萬葉集》之間的關係,
  可能會有少部分的劇情透漏,如果大家怕雷的話還請注意一下。







  前陣子身旁的朋友才剛跟我推薦新海誠的新作的時候,其實我倒還沒有被引起多大的興致,想起新海誠過去所執導過的動畫作品,從《星之聲》中看見那遠於外太空祈求和平等待情人回信的少女,又看見《追逐繁星的孩子》中那在追尋已死故人的女孩,對我來說,我好像看見一個非常寂寞的影子,一個為了追逐和平而必須逃避到遙遠的星球,一個為了逃避自己的孤獨而試圖去追尋星星。我想新海誠的作品基調,就像他故事中的所有角色的行動一樣,一直都是身處在一個追與不追,「追逐」與「逃避」的矛盾當中。於是最終剩下的是一種很深很深的孤寂。

  這種矛盾所帶領出來的孤寂,搭上新海誠所見長的細膩背景,也就構成了新海誠作品中的淒美形象,至少劇中角色們無法實現的理想,似乎還能透過那夢幻的背景,得到一點安慰。不過會說當時的我聽到這次的《言葉之庭》後沒有感到特別多的興趣,是因為我自己好像太過傲慢的覺得自己已經夠了解新海誠了。認為他作品的調性已經如此,在評價最高的《秒速五公分》之後就已經穩定下來,不再有太多的變化了。

  所以當時我沒有感到太多的興趣,但事實證明是我太小看太小看新海誠了,看完《言葉之庭》之後我依然被感動到為過去的自己感到羞愧。所以才打算起意寫了這篇文章,至少在心中的感動還存有一點餘韻之前,我想再更了解這部作品一點。

  不過,我想先談的是新海誠這次做的新嘗試,也就是在這次的作品中,結合進了日本上古的詩歌總集《萬葉集》。在這次作品的副標,其實就稍微點出了這部作品與萬葉集的關係:

  "愛"よりも昔、"孤悲(こい)"のものがたり。
  在"愛"出現以前,是段"孤寂悲傷"的故事。

  在我們試圖去了解這段副標的意思以前,讓我們先對《萬葉集》有一點認識好了,《萬葉集》大約成書於平安時代中期,其中集結了從天皇、貴族、官員到戍人所吟詠的和歌,所編著而成的詩歌總集。就如同中國古代的《詩經》一般,是透過官員實地採集蒐錄而完成的詩集,所以也忠實反映了當時代的風俗背景與思想觀。

  不過,《萬葉集》所處的時代背景也很有趣,在這個時代的日本,其實是沒有自己的獨立文字的。我們熟習的那些平假名與片假名,還要再過很長一段時間才會出現在歷史文獻當中,在當時,在整個東亞的文化體系中,中國是扮演著最核心的角色,其思想、文化也深深地影響外圍的其他國家,比如當時的朝鮮、日本,在這些地區派遣使者向中國學習其國家制度以至於儒家文化的同時,也將中國獨有的「漢字」帶回了自己的國家。這對當時東亞的其他國家是有非常大的影響的。以日本來說,古代的日本只有自己的語言,卻沒有自己的文字,當他們苦於缺乏自己的文字紀錄自己的語言的時候,就只能借用外來的「漢字」才能將日本人的所思所言記錄下來。

  所以我們如果去《萬葉集》的原文來看,很快就會發現它是由滿滿的「漢字」所寫成的,這些漢字的使用方式非常複雜,有些漢字表音,有些又表義,這些出現在《萬葉集》中的種種假名用法最後統稱為所謂的「萬葉假名」。

  舉個例子好了,片中秋月跟雪野他們兩人所提到的那兩首和歌,在萬葉集中是寫作這個樣子的
當然原文當中並沒有訓讀部分的文字,那是在後人考註後所轉譯而成的

  雷神 小動 刺雲 雨零耶 君将留  (萬葉假名)
  鳴る神の 少し響みて さし曇り 雨も降らぬか 君を留めむ  (訓讀)

  雷神 小動 雖不零 吾将留 妹留者  (萬葉假名)
  鳴る神の 少し響みて 降らずとも 我は留まらむ 妹し留めば  (訓讀)

  熟捻漢文的我們一眼就可以發現,這已經不是原本的漢文,而是一套截然不同的文字系統,所以在那遙遠的年代,當日本的貴族將心中的千言萬語吟詠成歌的時候,他所唱的可能是「こい(恋)」,但在缺乏獨立的文字下,只好借用漢字,將它寫成「孤悲」。雖然身處現代的我們很難理解當時的註記者究竟曉不曉得中文裡「孤悲」的意涵,還是單純只是段美麗的巧合
,才選用這兩個字來表示「こい(恋)」。不過我們可以稍微想像一下,在那個屬於日本自己的獨立文字還沒出現的時代,那些歌人卻還是想盡方法,試圖將這些詩句給記錄下來。

  就算對於後世的我們來說,這些詩句非常地難懂,但我看來這卻是相當勇敢,也相當美麗的嘗試。

  所以新海誠也借用了這點巧合,而寫出了上面那句副標。一方面描述了在「愛」的詞彙出現之前,「こい(恋)」曾寫作「孤悲」的歷史脈絡,另一方面則是更進一步的點出,在愛情出現以前,我們或許都要面對那長久的孤寂與哀傷,在片中我們看見秋月與雪野他們在面臨人生中的矛盾與困境中不斷地在逃避,也不斷地想試圖抓住些什麼東西,於是到了最後,他們這兩個擅於逃避的人,就在這「言葉之庭」相會了。

  講到言葉,那又需要另一段文字說明了。

  其實如果光看字面,我們也很難理解「言葉」究竟是什麼意思,熟悉日文的朋友們可能會曉得這個詞在中文常翻譯成「言語」、「話語」,不過有趣的一點是這部作品的原文標題不是《言葉の庭》,而是《言の葉の庭》,我想這就可以好好地說明一番了。

  「言の葉」,如果我們簡單的看成「言語的枝葉」也不無不可,不過既然前面花了那麼久的時間提到萬葉集,我想我們可以再談多一點,從和歌的角度來思考它的含意。

  在《萬葉集》之後,在另一部詩歌總集《古今和歌集》中的序文(這時候已經有假名出現了),有著這麼一段文字:

  「やまと歌は ひとの心を種として よろづの言の葉とぞなれりける
  
  不過因為我的古文很爛,沒辦法翻譯得很有詩意,所以參照了現代文的翻譯之後,我將大意翻譯成,「所謂的和歌,便是以人的心做為種子,綻放出千千萬萬的枝葉的話語。

  也就是說,和歌就像是從語言所冒出來的枝枒綠葉,於是「言の葉」的意義不限於「話語」的意思而已,同時也有「和歌」的意義存在,語言與詩歌的關係其實從一開始就密不可分。而且在那遙遠的年代,人們普遍相信在人的話語當中蘊藏著不可思議的力量,也就是所謂的「言靈」,人們相信自己的所思所想,會反映在語言上頭,進一步影響到現實世界的許多現象,於是我們可以看見,萬葉集中著名的女詩人,額田王,她不但是位出色的詩人,同時也被眾人認為是位蘊藏強大言靈的巫女,在她的詩作中也不乏許多禱詞或祭文。在和歌的全盛時代,日本也曾被稱作是「被言靈庇護的國家」。

  所以當我們了解了「言の葉」同時蘊含著「言語」、「和歌」、「言靈」的這三重的意象之後,在加上字面含意中「枝葉」的形象。在平安時代的和歌如此興盛,便宛如草木的興盛一般,代表著這個時代的欣欣向榮。

  看到這邊或許你也注意到了,《萬葉集》中的「萬葉」,其實也有這種欣欣向榮草木繁盛的意涵在裏頭。所以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在片中那座「言の葉の庭」,會是座綠樹繚繞,風景宜人的庭子了。當兩個人因為和歌而有所接觸,兩個人之間的言行互動,也正如同言靈一般,不停地在影響彼此的關係,以及庭外的天氣風景。

  兩人的故事,也從這「言の葉の庭」開始,出發,前行。



------------------------------------------------------------------------------
本文同時發布於自家部落格:風平浪靜
119
-
LV. 10
GP 3
2 樓 0.....0 gcobs236084
GP1 BP-

前幾天有跟我的班導介紹這部動漫,她好奇的問為啥叫言葉之庭~所以我就來哈拉版查了一下~!剛好看到你的發言!!真的非常有深度   借分享.....嚕!@_@  謝謝~

1
-
LV. 22
GP 19
3 樓 fukai fukai
GP105 BP-
官方中譯是不是漏掉了?
 
從5月31日上映至今,網路上觀後感相關文已有相當的累積。

『隱約雷鳴,陰霾天空,但盼風雨來,能留你在此』
『隱約雷鳴,陰霾天空,即使天無雨,我亦留此地。』
這首出自柿本人麻呂的和歌中譯也被引用不少。
但在答歌的中譯部份我一直覺得怪,因為這段並不完整。
因沒人提所以一直在等待著,究竟是我的認知有錯還是真的沒人發覺?
直到樓主您發的文中如實的引用原文之後,更加確信當時我的耳朵並沒聽錯。
 
答歌原文:
鳴る神の 少し響みて 降らずとも 我は留まらむ 妹し留めば
中譯: 
隱約雷鳴,陰霾天空,即使天無雨,我亦留此地。
很明顯的,「妹し留めば」被遺漏了。

劇中的孝雄確實完整的吟了整首答歌,同時在百香里回想和孝雄相處的種種時,這句答歌又再完整重現一次。
一共出現兩次的台詞卻沒被完整的翻譯,究竟是不重要還是翻譯遺漏了,我一直找不到門路尋求解答。

我去找日文白話譯文時,很明顯的這句一定要被翻譯!
譯文
雷神(かみなり)の音がかすかに響(ひび)いて、雨が降らなくても、私は留(とど)まりますよ。あなたが引き留(とど)めるならば。
 
我自行中譯
雷聲隱隱作響,就算不下雨,我也會留,假如妳願挽留的話。
 
或許有人會覺得,就算原文整句被引用到劇中,少翻這段其實可有可無。
但我覺得少了這一句,絕對不只是在原文意境上的不完整而已。
 
還原劇中當時情境:
在孝雄向百香里表達情意後遭到百香里婉拒,同時表明了自己即將離開東京回四國老家。
 
片刻的沈默之後,孝雄彷彿要拒絕有關對方一切事物般的換下身上的衣物穿回未乾的制服離去。
 
百香里自知傷了孝雄的心,卻欲言又止的只能任由孝雄離開。
 
當孝雄客套的辭別,關門聲冷冷的傳來之後,百香里開始邊啜泣邊回憶彼此這近3個月的種種。
 
當百香里再次回憶到這一句「妹し留めば」的同時,頓時醒悟而奪門狂奔。
 

我的理解如下:
孝雄願意表明情意即是呼應了「就算不下雨,我也會留」。
 
下雨可以比喻為"阻礙",也就可以解釋成「不論阻礙,我都願意」。
 
年齡差距、彼此身分、百香里在外界的惡評、自己目前只有目標卻毫無成就,這全都是阻礙。
 
相較於27歲而精神卻仍不成熟、私生活是不堪入目的百香里,有目標有方向、獨自打工默默前進的孝雄已經成熟太多。
 
明明年僅15歲,明知有這麼多阻礙既存,卻還是決定向她表達情意。
 
反觀百香里,用故做輕鬆的口吻以糾正學生的方式逃避,隨後又表示自己的即將離去。
 
在當下不論是感情上還是實質上,都選擇離去的自己回想起那首答歌時,才意識到孝雄不顧任何阻礙都願意留住這份感情的決心,就等著她的回應。

「不管有無阻礙我都願意,如果妳願意留我的話」

就是這句讓原本選擇逃避掩面啜泣的百香里頓悟,促使她赤腳的奪門而出,為的就是不再逃避的去留住這份情。
 
 
照原本官方翻譯的只到「即使天無雨,我亦留此地。」
 
試想,「不管下不下雨,我都留在這裡」跟「如果妳願留我的話,不管下不下雨,我都留在這裡」這兩句的感覺。
 
前句只表現出男方願為女方留下的單向意志,而後句則加了一個期望獲得女方回應的前提,在情感表達上呼應著問歌是雙向的。
這樣的比較應該能表達我所強調在情感表達上的落差吧。
 
一部電影因為翻譯而有了缺陷。
而我發現了這個問題卻求助無門,找不到人證明我的正確性。
不管官方有無疏失也都壓制成片,已經無法挽回。
唉~行文至此,只能說一切都可惜了。
 
============以下內容於於六月十九日補充=================
在張貼上文之後兩日(6/16)終於付諸行動-- 留言給官方客服
之所以會遲兩日,期間的內心掙扎就不在此詳述。
於本日上午終於接獲官方客服的回應,內容如下:
 
很感謝您的指正,公司編輯部人員重新校對字幕後的確發現有少了最後一句 因該段文稿是日方直接提供日中翻譯給台方使用的,也因為與日本同步上映 因此疏忽了短歌部分的再次校對 很感謝您的問題提出,日後關於相關的校稿事宜,我們會再多加注意並做好校對工作,此遺漏部分將在BD內修正。
 
 
BD版將於七月一日開放預購,未提及DVD版的部份可能真的沒辦法了。
有訂購BD版的朋友可於日後留意答歌的中譯字幕,應該會和目前上映的電影版字幕不同吧。
 
在此感謝給予本篇留言和GP的巴友們!
有各位對本文認同,在促成此事上佔了相當大的份量。
我深信如本串的樓主這般日文程度在我之上的觀眾一定有注意到這個在翻譯字幕上的缺失,只是沒在網路上反應罷了。
如果日後的BD版字幕真的如實補上,那各位也就是促成此事的最大功臣了!
105
-
LV. 2
GP 0
4 樓 xx63032
GP1 BP-
我最近看了人民文學出版的《萬葉集》序文,有些不同看法。
 
其中大約寫到...
鐮倉中期的學問僧認為萬葉萬言之葉」
他在《萬葉集注釋》中引用《古今和歌集》的序言,
「和歌可喻為,以人心為種子,而成長出來的千萬枚言語之葉。」
想藉此來解釋萬葉」的含意且後代的萬葉研究者,也有不少人如此認為。
 
因此就可以解釋「言の葉」的由來,
就跟Spin所推斷的一樣,是由《古今和歌集》的序言,所延伸而來,
但他的用意,可能是想藉此來表示,《言葉之庭》其中與《萬葉集》的關聯性。

1
-
LV. 3
GP 0
5 樓 月牙疾風 billlin123
GP0 BP-
寫的很好呢!!
0
-
未登入的勇者,要加入 6 樓的討論嗎?
板務人員:歡迎申請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