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是五嶽獨尊的東嶽...
其神以"大帝"稱之...被供奉為神靈界的王者...
泰山神-東嶽大帝在道教諸神中是具有崇高地位...
泰山神屬道教的自然神...源於自然崇拜...
在古人的眼裏...自然界是一個充滿神靈的世界...
崇拜自然神靈是他們與自然溝通的途徑...
東方是太陽初升的地方..."東"字從"木"..."日"在其中...
甲骨文中"木"與"桑"通...古有日出扶桑之說...
東方...按五行屬木,四時為春,五常為仁,八卦屬震,二十八宿為蒼龍...
"春之為言蠢也,產萬物者也"..."仁"乃天地大德...
"震"與"蒼龍"則是帝王出生騰飛之地...
於是東方主生的思想具體到泰山...
泰山還成了"天地大德","帝王出生騰飛之地"...
在古人心目中...泰山是萬物交代的群嶽之長...
古人把生者居住之地統稱為陽間...把人死後去的地方稱為陰間或冥間...
中國人最早的冥界應是黃泉,蒿里墳墓等死後的地下世界...
有關泰山之神管理死者的觀念...
是由前漢哀帝/平帝時開始...經後漢而演變來的...
漢武帝受道教影響...求不死的生命...修道成仙...進入天庭...
庶民的亡魂不得歸天...只往世界最高的泰山...產生「泰山治鬼」信仰...
[後漢書·烏桓鮮卑列傳]說:"中國人死者,魂歸於岱(泰)山地也"...
泰山地府在蒿裏山...
漢朝[樂府歌辭·蒿裏曲]就有"蒿裏誰家地,聚斂魂魄無賢愚"的詩句...
而記述泰山神東嶽大帝管理陰曹地府的文獻資料不勝枚舉...
如...[雲笈七簽]中稱:"泰山君領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帥也,血祀廟是所宗者也"
[五嶽真形圖]載其職責:"定生死之期,兼注貴賤之分,長短之事"
漢武帝特封泰山為「泰山府君」...唐未時又被奉為東嶽大帝...
「泰山治鬼」的冥界是可以遊行的(可到冥界一遊)...
也就是由於冥界的泰山府君有事欲傳達於鬼域外的他界(如河神之域)...
於是請活人入冥帶信再出冥...於是活人便曾經歷冥界...在冥界遊行...
冥界若有被誤拘的亡魂...將會被送回陽間...這是人可以死而復活的原因...
中國的冥界原本官吏組織鬆散...沒成個系統...
冥界官吏的出缺...常由陽世亡者來充任...
冥界的官界也充滿了中國官場上人情請託之習...
原本冥界沒有審判生前善惡的觀念...
佛教東傳之後...對中國人死亡態度影響更深的則是「地獄」的觀念...
加入佛教地獄觀念以後的泰山冥界...泰山府君仍是冥界最高官吏...
還沒有閻羅王這名詞出現...但有地獄,泥犁等名詞出現...
也有對地獄種類,名稱及酷刑施行的描述...
以人在生前善惡行為輪迴六道依據...冥界便成了審判的場所...
而之後在[洛陽伽藍記]中...開始出現以閻羅王一詞取代泰山府君...
關於泰山府君...就先說到這裡...因為資料實在太多...
要再說下去...就是佛教,道教,及中國五千年的歷史...
不只是看倌們會像在上課一樣無趣...
無特定宗教信仰的我也沒有心思再繼續"傳教"下去了...
唐代時...泰山府君由安倍仲麻呂傳入並奉為安倍家主神...
其後常施行泰山府君祭法...並以安倍晴明為最有名...
總之...施行此法須以一命換一命為前提...
也或者要像是道術,矛山術一般...減壽過命才行...
道尊給晴明下了最後通碟...逼得他不得不接受青音的提議...
為博雅施行泰山府君祭...這裡總還有個不老不死的青音...
願意放棄永生的性命追隨真愛而去...
一句"謹請泰山府君 甦生博雅 急々如律令"的咒文後...
緊接著泰山府君祭的晴明舞...身段是優雅不俗...柔中帶剛...
雖然是萬齋桑的信手捻來便是好有味道...
而反復唱頌的泰山府君祭文像是誠心的祈禱又像是在耳邊低語...
雖莊嚴卻悅耳...既溫和而平穩...又恬淡且古典...
"天逢貪狼 一陽星君 天內巨門 地声星君 天衝禄存"
轉自: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bworld4omj/3/1236012143/20040309075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