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25
GP 1k

【討論】黃金樹信仰篇(二):「交界地」之名的可能性推論、盧恩與賜福系統的解析

樓主 Leoheart

卑鄙的外鄉人

leoheart1686
GP27 BP-

作者標示-非商業性

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傳輸以及修改著作,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

#本文撰寫於DLC發行之前

新年快樂,又是我們考古小隊。

上篇,我們從「信徒的立誓布」與大盧恩的相關文本出發,大略解析關於二指、神授塔與艾爾登之獸,也介紹了「『神』因信仰而存在」的神學概念。下篇的本文,重心會放在艾爾登世界裡的「賜福」系統上,將黃金樹信仰篇做個簡單的總結推論。

最後,感謝全體隊友們的討論與資料蒐集。沒有大家的協力,就沒有這一系列的文章。

#本文同步在PTT發佈

—————Abstract—————

由於是恆例的長文,先附上總結。

交界地,The Lands Between,是生與死,也就是「現世」與「他界」的交疊處。而世界樹是交界地一切的核心,也是盧恩以及賜福的源頭。
來自天外隕石的艾爾登之獸,正寄生於其中,使世界樹逐漸轉變為現在的黃金樹,形成了以艾爾登之獸與世界樹為中心的「黃金樹信仰」。

賜福點,藉由世界樹的樹根蔓延,透過世界樹,具有了傳送與補給的功能。大賜福則是處在「現世」之外的空間,是賜福的匯集之處,也就是世界樹的內部。
這個空間,是由瑪莉卡所建立,二指只是竊佔。

此外,所有的生物體內都有盧恩。黃金民/信眾的眼睛,是類似於透過神職人員的「受洗」,內化了盧恩能量,使眼珠的顏色發生變化,成為一個身分證明。
褪色者之所以能不斷提升自我能力,也是透過指頭巫女,或者梅琳娜傳授予我們的方法,做盧恩的固定內化,使之成為能增強褪色者身體能力的基石。
同理,解除/剝奪賜福,就只是把使眼睛變色的賜福證明消除/摘除。

——————————————


▲開頭動畫台詞與官方網站的「交界地」介紹內文

首先,我們先來複習一下之前的文章中,曾經提過的,遊戲的主舞台「交界地」的名稱意義。

「交界地」,英文的名稱為「The Lands Between」 ,日文名稱為「狭間の地」。這名字很有意思,有許多的含義可以考察:它可以是生與死的狹縫,也可以是其他的組合。宮崎英高在接受專訪時,也有透漏這個名字有著很重大的意義。

文本的介紹顯示,交界地被濃霧所包圍。要來到交界地,得先穿過一層層的濃霧。這個霧,到底是什麼?是一種類似結界的東西?還是說,交界地是一個類似傳說中的百慕達三角洲的地方?大地圖上也正好有一堆沈船海難,以及像是漩渦的圖示。


▲交界地文明發祥地的大地圖說明文

在遊戲的大地圖介紹,很清楚寫著希芙拉河與安瑟爾河,這兩條大河的源頭,沉睡著黃金樹之前的文明。人類的六大文明,全是發展自大河流域,其中最著名也最古老的,就是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
美索不達米亞,源自於希臘語Μεσοποταμία,意思是「兩河之間的地」。正好也有「The Lands Between~」的含義存在。
同樣是兩河流域,也同樣是古文明的發祥,名字也有些許共通,因此我們猜測法環世界許多基礎骨幹,或許有借鏡自美索不達米亞。實際上,也確實找到不少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影子。


▲片頭動畫中滿地的屍體,以及「賜福記憶」文本

「交界地」這個名字,除了可能含有歷史文明的暗示外,也可能暗示「生與死的狹縫」,即是「現世」進入「他界」的境界線、中繼站。這點,我們可以從瑪莉卡的箴言,看出一些端倪。

褪色者是「失去黃金祝福,在交界地外頭戰死後被召回的戰士」(註一),在OP開頭動畫,也有提及褪色者是「依舊無法永眠的死者(死にきれぬ、死者たち/Ye dead, who yet live)」。「賜福記憶」的文本亦很直接地敘述了.我們是將死的人。

簡單來說,我們褪色者,是類似於「不死人」的存在——應該已經死了,卻又沒有死。


▲褪色者每次死亡後原地掉落的金色小樹,以及誤中陷阱後身體的重組

如果仔細觀察我們誤觸傳送陷阱,跑到傳送地點後身體重新出現的那一刻,會發現我們褪色者的身體,是由大量的盧恩所組成。死亡的時候,也有一次機會重回命案現場,撿回還未被回收的,周圍飄著盧恩碎片的黃金小樹枝。回收後,盧恩碎片也會重回褪色者體內。

關於盧恩,我們將會在本篇文章的後半段進行解釋,這裡只需先簡單知道,盧恩是指來自於世界樹的生命能量。每次死亡後在原地留下的黃金小樹枝,可以說是「上一個」我們。若是沒有來得及在下一次死亡之前去回收小樹枝,小樹枝就會重新被黃金樹系統給回收。畢竟,盧恩不能那樣無限制地揮霍使用。


▲把我們褪色者喚醒的金色盧恩碎片,以及我們穿越的光之裂縫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相關演出,就是OP動畫。

OP動畫中,眾多褪色者的屍體,被集中在某個場所。一名像是祭司般的人物,在屍體堆中像是在施放什麼特殊煙霧,或進行什麼樣的儀式。最後,我們褪色者是倒臥在地,被小小的黃金盧恩碎片喚醒。那個場景,四周一片漆黑,沒有建築物,只有岩石地面,以及一道閃著金色光芒的裂縫。
後來的演出,與宮崎英高的魂系起點作品「惡魔靈魂(Demon's Souls)」如出一徹:來自濃霧之外的主角,穿越了裂縫,來到了異世界,然後在異世界不斷經歷死亡。(註二)


▲穿越金色狹縫後,初次進入交界地時的所在地

有趣的是,我們褪色者穿越金色裂縫後,出現的地點,是「候王禮拜堂」。而場景的安排,很是特別——前面是緊閉的教堂大門,身後是一尊女性雕像,沒有任何門窗顯示我們是開門進入教會。和最初醒來的荒蕪,完全不同。然後,應該是屬於我們,等候我們到來的指頭巫女,已經死在教堂的一角。

這代表我們褪色者是完完全全憑空出現在交界地,而且傳送的地點,是褪色者系統早已經設定好的起始地。

換句話說,我們褪色者在交界地,有不小的可能性,是透過黃金樹系統構築而成的特殊存在——既不是死亡,也不是活著的狀態。
舉例說明的話,大概有點像是Fate/Stay Night的亞瑟王阿爾托利亞(アルトリア)那般,是處於「生與死的邊界」的存在,受到召喚。因此,可以不斷地歷經死亡,以及被系統送還後的「身體」重組。


▲與黃金樹訂下契約的守護者,以及成為活死人的權貴們

除了我們褪色者是處在生與死的狹縫間外,還有幾個地圖敵人也是處於相似的狀態:小黃金樹守衛,以及黃金樹權貴們。

從小黃金樹守衛的文本來看,基於古老的契約,他們「不會死亡」,永遠守衛著黃金樹。開花版的小黃金樹守衛,他們的肉體甚至逐漸化成黃金樹的一部分。而黃金樹權貴們,文本上亦寫著他們是「活死人」。他們就算身體已經死亡腐爛,也依舊活著,痛苦的他們,才會想去追求真正的死亡。(註三)
死誕者若是因為法環系統破壞,被迫從死亡重生,在死亡中生存的話,小黃金樹守衛和權貴們,則是不會死亡。他們儘管活著,卻和死了沒兩樣,是活中的死亡。他們的狀態,和死誕者是完全相反的方向。

換句話說,除了我們褪色者之外,還有其他的生物,以其他的方式,存活在「生與死的狹縫間」,無法得到真正的死亡。

——褪色者、小黃金樹守衛,以及黃金樹權貴們…為什麼我們會成為活著的死人,這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赫芬尖塔劍、死亡儀式矛、死亡鉤棒

我們來看一下在黃金樹時代之前,幾個和死亡有關的文本道具。(註四)

從赫芬尖塔劍、死亡儀式矛以及死亡鉤棒的文本來看,在黃金樹信仰還未盛行之前,交界地的居民在死亡後,遺體會經過焚燒,相信靈魂會前往「靈魂世界」。他們認為這麼做,才會得到真正的死亡。在部分墓地,也能看到骨灰罈,以及放置骨灰罈的小格子。

這樣的信仰以及火葬的儀式,如果對比現實歷史的古羅馬時代,也能找到相對應的例子。


▲亞雷薩副英雄墓裡的骨灰罈與放置骨灰的格子

古羅馬時代的文明,基本上是繼承自希臘。羅馬人以希臘文化的保護者自居,不只是藝術與建築,希臘的哲學思想和習俗,自然也被傳承到羅馬,包含希臘人的火葬儀式。

希臘人的火葬習俗,被看作是一種潔凈方式,以火來毀滅肉體,使靈魂完全從活人的「現世」分離出來,擺脫物質世界與肉體的束縛,回歸到其所該去的本質世界,也就是靈魂的世界。特別是戰士,得到火葬儀式,對他們而言是一種榮耀。是以,古羅馬人的葬儀,是以火葬為主體,直到十字教進入古羅馬的世界,成為羅馬國教,才逐漸改成土葬。

如果對比到法環的生命組成,是「肉體、魂、精神」的話,很明顯地,現在在交界地上的「活死人」,包含死誕者,肉體全部都沒被燒卻,或者被樹木給分解吸收,造成了不完全死亡。我們褪色者真正的屍體,或許是被收在某個地方,例如片頭OP裡出現的陳屍間。
因此,有部分權貴才會特地跑去找火龍,希望火龍能將他們的肉體燒卻,好讓他們得到真正的解脫。

綜合上述,聰明的各位,應該已經注意到,「交界地」並不是一個「正常」的地方。
這就帶來一個有意思的觀點了。

——交界地,真的是「現世」嗎?真的和外頭的「世界」一樣嗎?


▲於2021年12月發售的Edge Magazine

在這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必須先釐清。
根據Edge雜誌的訪談,以及IGN JAPAN的專訪,宮崎英高說明喬治·R·R·馬丁所參與的部分,在於協助世界觀以及神話歷史的建構,並非所有的元素,都是由馬丁來設定。相反地,劇本、台詞與道具文本之類的核心,是由宮崎英高所領軍的FromSoft所負責。在其他的雜誌訪談中,宮崎英高也明言,馬丁其實不知道最終劇本的模樣。他打趣地說,馬丁要是親自玩遊戲,一定會大吃一驚。

Edge雜誌與IGN JAPAN的專訪,也提到了艾爾登法環的創作,其實相當程度的神話以及世界觀設定,早已經在宮崎英高的腦海裡成形,而不是全部都由馬丁所構築。當時,宮崎英高是帶著自己的點子,來與馬丁進行討論,而不是空手就去找馬丁,請他從零開始構築。馬丁與FromSoft雙方進行多次討論,由馬丁給予意見和回饋,最後完成了法環的遊戲世界觀與神話歷史。換句話說,以百分比來比喻的話,大概就是馬丁30%,宮崎英高70%的概念。

同時,Edge雜誌的訪談中也提到宮崎英高的點子來源。喜歡奇幻作品的他,有許多的想法,是受到多部作品的薰陶與影響。


▲「烙印勇士(ベルセルク)」的世界觀

既然提到了致敬作品,就不得不提日本經典的中世紀暗黑奇幻作品「烙印勇士」。

眾所皆知,宮崎英高是「烙印勇士」的忠實粉絲。在他的歷代魂系作品中,總是能見到不少「烙印勇士」的影子。不意外地,法環遊戲也致敬了這部經典作品。不僅僅是裝備道具上有引用,在世界觀設定上,也參考了相當多的元素。

是的,舉凡神學宗教概念(特別是只在連載上出現,單行本並未收錄的夢幻83話)、地下遺跡、光之世界樹、三身一體(肉體、靈體與精神)、魔法師、神之手等等的概念,全部都被導入遊戲之中。若是身為「烙印勇士」書迷,大概能看到許多會心一笑的致敬。

這邊,我們先來看一下「烙印勇士」中,從「三身一體」衍伸而出的「交界」概念。

在「烙印勇士」裡,有三個「世界」——現世(肉體)、靈界(幽界,也就是「精神」世界,有深度的差異。深層的區域為「深淵」),以及本質界(萬物存在的根源的「魂」之所在)。「現世」裡的所有生命,必定會與另外兩個世界重疊組合而成,這即是「三身一體」的概念。這個概念,幾乎原封不動被運用在法環世界中。


▲「烙印勇士」中,由人類的意識所形成的「深淵之神」

所謂的「靈界」,不只是人的靈體與妖精等幻想生物的居所,同時也是「神」與「魔」的世界。有趣的是,「烙印勇士」裡同樣也有著完整的諾斯底思想,以及對宗教的省思與批判。

故事中,「靈界」的個體不能任意干涉與存在於「現世」,因為他們在「現世」沒有肉體,除非有人相信他們的存在。換句話說,「神是人類集體意識下的創造物」,有人願意相信,神與魔,甚至是幻想生物才得以存在於「現世」。此概念源自於榮格(Carl·Gustav·Jung)的「集體潛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的心理架構。

如果仔細去看劇中出現的「深淵」,會發現和「無上意志」相似到十分驚人,幾乎是原封不動照抄的程度。


▲在「生與死的狹縫間」生存的兩位「烙印勇士」主角

亡者一般不會停留在「現世」,而是前往「靈界」。但是若是有相當的怨念或執念,又或者不知道自己已經死亡的亡者,則很有可能成為「怨靈」,迷失在「現世」與最淺層的「靈界」重疊的區域,也就是「交界」——因為這裡的景色,與「現世」幾乎是一模一樣。當然,既然「交界」是「現世」與「靈界」的重合處,那麼有「死亡」就必然有「誕生」。在「交界」,有活著的生物存在,當然也會有新生命的到來。同時,也會有橫跨「現世」與「靈界」的存在,例如使徒與格里菲斯(グリフィス),又或者凱茲(ガッツ)和卡思嘉(キャスカ)。

「烙印勇士」故事中的主角凱茲和他的老婆卡思嘉,是特殊的個體。他們兩個被施以詛咒烙印,成為了「在死亡中存活」的存在,非常容易遭受異界生物的攻擊。他們的狀態,算是一種另類的「交界」的概念——我們褪色者,基本上就是凱茲與卡思嘉般的存在。
多數的道具文本以及劇中演出,指出了我們褪色者與交界地其他居民,有明顯的不同,幾乎是一眼就能被立即認出。「褪色」,何嘗又不是一種「烙印」,如同凱茲與卡思嘉身上的詛咒呢?

——「烙印勇士」的「交界」的概念,可以說是被完整地引用參考在遊戲之中。

褪色者、小黃金樹守衛,以及黃金樹權貴們,為什麼會變成活死人,為什麼會有死誕者,甚至於死亡盧恩,似乎都能從「烙印勇士」的世界觀設定,找尋到答案。
當然,遊戲中還有許多重要的「烙印勇士」致敬元素,將來有機會的話,會做個相關的專題小介紹。


▲神授塔與隕石

我們知道「交界地/The Lands Between/狭間の地」 這個名字,除了歷史文明上參照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外,最重要的是含有「『生』與『死』的交界處」的意義後,接下來,我們將進入下一個階段,解讀黃金樹系統。在那之前,我們先來快速複習以及追申上一回的文章中,簡單介紹過的神授塔——因為神授塔所象徵的意義,是所有黃金樹信仰的開端。

如同現實歷史中的古人們,對天外來的隕石,有著敬畏之心,視隕石為神之怒、神的化身、神的賜予(註五),艾爾登法環的世界,同樣也有著對於隕石的崇拜。
神授塔裡,不只有奇妙的黑色物質飄在空中外,最明顯的,就是滿滿的隕石。所有的牆柱上,都鑲滿了隕石。這類閃著黃金色澤的隕石,我們可以在交界地上墮星獸、艾斯提與白王/黑王出沒的地點發現。


▲對照巨人火爐的外觀,可知神授塔為巨人相關的遺跡

神授塔整體的建築風格,與雪山的巨人鍋爐、各處的古老巨型遺跡相同,都是屬於巨人遺跡。
有趣的是,巨人遺跡的風格,和地底舊時代的王朝遺跡不同,不屬於古羅馬、古希臘,又或者是任何更早的時期,而是具備中世紀歐洲的羅曼式建築(Romane,或稱羅馬式、仿羅馬式)的特徵:外型厚重(石造)、半圓拱、拱頂結構。拱頂有四種主要款式,其中羅曼式時代有三種。


▲具備羅曼式建築物特徵的神授塔

神授塔為石造,有大量半圓拱,其內部的拱頂結構,主要為走道的桶狀拱頂(barrel vault),以及主建築物頂部,屬於羅曼式末期的肋狀拱頂(rib vault)。
這些特徵,表示存在於各地的巨人遺跡,並不是遠古時代就有的建築,而是在黃金流星來襲,舊時代王朝被毀滅之後才出現。換句話說,神授塔正確而言並不是遺跡,反而是和羅德爾王城,以及各地城寨同期的建物。
這點,也能合理解釋為什麼在地底的遺跡,除了裸露在鮮血王朝附近山壁之外的柱子,沒有見到任何與巨人遺跡風格類似的建築物。


▲六座神授塔的位置

我們可以合理認為,圍繞著地圖中央凹陷處,也就是艾爾登流星墜落的地點,建造出的六座神授塔,基本上是反映出交界地古時候的人們,對未知的宇宙、對艾爾登流星的敬畏。也因此,神授塔上為什麼會被稱作為「神授」,以及為什麼有二指、為什麼能讓我們重啟失去恩惠的大盧恩,大概能得到一個端倪。

——引發天地異變的黃金流星,正是黃金樹信仰的開端,也是所有問題的根源。
正巧,在現實世界中,黃金,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宇宙的天外隕石。(參考資料


▲太陽之都之盾與獸人兵

艾爾登流星,曾帶來大規模的毀滅。起碼,在當時有可能是政治與信仰中心的「無名永恆之城」,受到了嚴重的破壞。
甚至於,出現在舊時代骷髏兵與法姆亞茲拉獸人兵的盾牌上,那座已消失的「太陽之都」,都有可能是被艾爾登流星所摧毀。

而從艾爾登之獸的相關文本,例如「艾爾登流星」,以及官方網站上的介紹文,我們能清楚得知艾爾登之獸,是與流星一同來到交界地的外星生物,牠寄生於黃金樹內,為律法/艾爾登法環的具現化。(註六)


▲身為交界地「世界樹」的黃金樹

從圓桌恩雅婆婆的台詞(註七),以及地下遺跡方尖碑的圖示,我們可以清楚知道交界地有明確的「世界樹」概念,也有崇敬巨樹的信仰。

世界樹,是許多的神話與奇幻作品中的常客。世界樹的存在,往往與「生命能量」,或是「世界本身」連上關係。例如之前介紹過的,在北歐與芬蘭的神話,世界樹就是代表整個世界。
法環裡的世界樹,自然也不例外。交界地的世界樹,現在是「黃金樹」。這株世界樹,幾乎可以說是交界地的全部,不只是大地的基底,就連生命能量、大盧恩與賜福,全部都與它有關。也正因如此,艾爾登之獸化身的「黃金律法」,才能夠影響整個交界地。


▲金色排泄物、野獸血液,以及金輪草

「生命能量」的代表,在法環遊戲中,即是「盧恩」。

我們褪色者打死交界地的任何生物,包含死誕者、半神們,甚至是艾爾登之獸,都能獲得盧恩。當然,我們也不例外。褪色者們相互交戰攻擊,勝者也能從敗者身上獲取盧恩。換句話說,在交界地,只要是會動的「生命」,都擁有盧恩。盧恩,可以說是生命的根源,是一種能量。

那麼,盧恩是從哪裡來的?

答案很簡單,世界樹。在諸「黃金盧恩」的文本裡明確地指出,盧恩就是來自於世界樹,也就是黃金樹。巧合的是,「盧恩」一詞的原型來源,正是源自於北歐神話那株構築成九個世界的世界樹,Yggdrasill。(註八)

在交界地,所有的生命,都受到世界樹,也就是黃金樹的影響。不只是花朵、樹葉與果實,會帶有金色光芒外,從「金色排泄物」與「野獸血液」的文本,我們可以明確看到動物們的體內,也帶有黃金。

動物們的體內帶有黃金,植物也會帶有金色光芒,那麼人呢?人的體內有沒有黃金呢?
答案當然是Yes。也正因為交界地的人們,體內也帶有黃金,黃金民的眼睛,才會呈現金黃色。

——這表示黃金,正是黃金樹時代的生命能量的展現。


▲與我們展開對戰之前,瑪蓮妮雅的台詞

這邊,還有一個重要的文本資訊,就是含金的東西,安定性非常高,符合現實世界中黃金的物理性質。因此,金色的糞便不會乾燥,會一直保持剛拉出來時的溫度與味道,而泛著金光的獸血,也不會腐敗。

那麼我們回頭來看瑪蓮妮雅與我們開戰前的台詞,就很有趣了。她提到自己的的身體,是「身體如黃金失色,血液陷入腐敗/My flesh was dull gold...and my blood, rotted./体は貧金、血は腐れ」的狀態。瑪蓮妮雅的這段台詞,敘述著她的身體缺少黃金,血液腐敗。她的疾病,就是出自於含金不足,使得米凱拉將金針插入她的體內,試圖鎮壓住腐敗的蔓延,甚至埋頭鑽研「純淨金」的可能性。
相對於瑪蓮妮雅,米凱拉之所以無法長大,或許也能得到解答了:含金量過高。這對雙胞胎兄妹體內的含金程度過於不平恆,導致一個是體內過度穩定而停止改變,繼而無法成長,一個是酸化/氧化過快,使得身體的成熟甚至過熟腐爛的速度太快。至於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留待之後在個人篇中再來做解讀,又或者等候官方的DLC。

綜合金色糞便、獸血與瑪蓮妮雅的台詞,我們可以推敲出一個結論——黃金樹時代的生命,為什麼生活在離黃金樹越近的黃金民們,或者是血統越接近黃金樹王家,壽命就越長,甚至於越強(例如只有王家子孫出身的惡兆之子,會吐出金黃色的攻擊)呢?為什麼除了瑪蓮妮雅外的半神們可以近乎不死呢?一切的原因,就在於體內的含金量。


▲奧陶琵斯大劍文本,以及死亡盧恩

只是,從熔爐騎士的「奧陶琵斯大劍/Ordovis's Greatsword/オルドビスの大剣」的文本來看,在遠古時期,生命的象徵應是紅色,世界樹也是紅的。此外,在遊戲中,另一個被明確提及的異色盧恩,就是霄眼女王的「死亡盧恩」。關於「死亡盧恩」的部分,考古隊神學士derdog的文章中有簡單的介紹,在此就略過。基本上,交界地的能量展現,也就是盧恩,原本應該是多元、多彩的。

為什麼世界樹會變色,為什麼交界地的生命會發生變化呢?這就和來自天外隕石的艾爾登之獸有關了。

上一回的介紹中,我們有提到,交界地的世界樹曾經斷裂過,且樹幹裡鑲有黃金流星帶來的隕石塊。那塊隕石塊,就是石舞台。來自天外的艾爾登之獸,有不小的可能是透過石舞台,寄生於世界樹之中。


▲小黃金樹教堂的小黃金樹

黃金樹信仰的禱告「黃金樹庇佑」的文本,記述著「黃金樹曾經是萬物之敵」一事。明明是世界樹,為什麼會變成萬物之敵呢?世界樹能夠重生,再次成長茁壯,不是一件好事嗎?
很簡單,因為真正的萬物之敵,並不是世界樹本身,而是寄宿在世界樹裡,讓世界樹變成黃金樹的艾爾登之獸。

若是以各地的小黃金樹的模樣,對照羅德爾王城的黃金樹,以及小黃金樹教堂的小黃金樹,能發現這些樹木有不小的差距——樹皮的狀態。

羅德爾王城的大樹,不只是有金葉子,連樹幹樹枝也全是金的。而小黃金樹教堂的小黃金樹,模樣更是詭譎,整株樹被一層金色的黏液覆蓋,彷彿生病了的樣子。


▲燒樹之前的黃金樹,以及修復路線的各個結局中的世界樹樣貌

此外,在「法環修復路線」的幾個結局,除了金面具的完美律法外,其餘結局裡的世界樹樹幹,不是褪去金色,就是只泛著微弱的金光,隨時會褪去。而金面具的完美律法結局,在本質上也已經不是原本的黃金樹,失去了金色的葉子,剩下光禿禿的樹幹樹枝。

簡而言之,修復路線的所有結局,世界樹都會失去曾經的黃金樹的樣貌。

——這暗示著什麼事呢?


▲白蠟蟲,以及被白蠟蟲寄生的梣樹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有提過,黃金樹的原本樣貌,應該是像北歐神話裡的世界樹Yggdrasill,為梣樹。梣樹又名白蠟樹,為什麼會被稱為白蠟樹,是因為有蟲寄生在樹上,而該寄生蟲會分泌出動物性油脂分泌物,使樹木被寄生的部分被覆蓋上一層白色的油脂。古時候,人們會拿這些油脂來製作蠟燭,也因此梣樹有了這個別名。這樣的狀態,有沒有聯想到什麼呢?

是的,世界樹之所以會變色、會有露滴,豐饒期為什麼會短暫,是因為世界樹被寄生,遭受到影響而病變,才會導致變色。

由於是植物病變,豐饒期才會短暫。畢竟,世界樹生了病,其本身的能量,並不能無限被寄生獸搾取。世界樹持續被提取生命能量的結果,就是影響到整個交界地的生態,以及生命能量的平衡。因此,使世界樹生病了的艾爾登之獸,成為了萬物之敵。也因為是植物病變,是寄生蟲害,使得黃金樹更加畏火,二指與瑪莉卡,才會想除去與火焰相關的勢力。


▲聖杯露滴、紅露滴聖杯瓶、結晶露滴、紅琥珀墜鍊與恩惠露滴護符

除此之外,世界樹被艾爾登之獸寄生感染後,從樹上滴落的樹液/露滴,蘊藏了生命的原始力量。具有神秘力量的露滴,帶來了許多的奇蹟,繼而發展出了全新的宗教:黃金樹信仰。
黃金樹信仰的傳教者們,也就是「調香師」的前身「靈藥師」(註九),一邊使用露滴的力量,一邊傳教。最後,由瑪莉卡統一了全交界地。

這段演變,就如同「惡魔靈魂」的歷史設定——原本應該是造成異變的元兇,因為有人使用了異變所帶來的「奇蹟」,有了新的宗教。


▲黃金樹的樹根,曾經與大樹根相連,以及雙世界樹的概念

我們前面有說過,交界地的世界樹,幾乎就是代表了一切。那麼,除了它的露滴帶有生命的能量外,世界樹還有什麼功能呢?

是的,傳輸補給的能力。因為交界地本身,就是由世界樹,正確而言是兩株世界樹的樹根與樹幹所構成。我們不斷提及,交界地上其實有兩棵世界樹,只是其中一株隨著黃金流星的到來而消失,只剩下現在被寄生的「黃金樹」。
我們在蓋利德,能看到遍地的樹根盤根錯節,甚至於在深根處抬頭往上看,能看到整個大地可以說是建立在滿滿的樹根之上。這樣的結構,能讓由盧恩所組成的褪色者,透過世界樹的樹根,也就是「賜福點」,在交界地的各處任意移動。


▲賜福點和小樹枝、點亮的瞬間出現的金色葉子,以及指引的周圍飄盪的盧恩碎片,

我們褪色者每次抵達一個新的賜福點,在賜福點的四周,能發現盧恩的碎片飄散在空中。點燃賜福點時,畫面上不僅顯示「LOST GRACE DISCOVERED」,也可以看到畫面閃出一片光芒,以及大量在夜晚時分偶爾會遇到的,能增幅盧恩獲取量的黃金葉子。此外,仔細觀看賜福點,亦能看到隆起的地面,有小樹根和小樹枝。

——賜福點,其實就是世界樹的一部分。

附帶一提,合成「擬似賜福」這個有趣的「假」賜福點的物品,是「人骨碎片」和「落葉花」。其中,落葉花是以遠古黃金樹的落葉所培育的花朵,富含黃金樹的力量。至於為什麼會用到人骨,就先留給各位自行想像了。


▲「賜福的指引」與「死亡」

從說明文本「賜福的指引」上來看,賜福點原本是用來引導褪色者,指示他們該走的道路的東西。但是現在賜福點全數毀損,除非我們去重新啟動,而且有一部分的賜福點,已經失去指引的功能。
此外,「賜福記憶」的文本,則是將步入死亡的褪色者引領到交界地,最初的賜福記憶。在OP動畫裡,所有被喚到名字的褪色者,包含葛弗雷與金面具等人,周圍都有浮出「賜福記憶」。或許是我們褪色者為什麼能夠成為「不死人」,為什麼會順應召喚來到交界地,「賜福記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

簡單來說,褪色者與賜福指引,是成對的存在。被尊為「黃金樹女神」的瑪莉卡,透過與世界樹的連結,為了在將來召喚與引導褪色者,建立了賜福指引的系統。也因此,每次我們死亡後,都能在「賜福記憶」的幫忙下,在最後停留的賜福點進行重生。

只是,當年她建立褪色者與賜福指引系統時,或許沒有精準料到掌握大權的二指,能夠反過來利用這個系統,又或者,她故意讓二指使用這個系統,藉此挑選「合適的人」,也就是「沒有指頭巫女」的我們,來達成她的「弒神」目的,導致賜福系統成為她與二指暗地裡角力的重要戰場之一。(相關文章


▲在賜福點,褪色者將得來的盧恩,內化成自身的能力

賜福點除了能讓我們自由在各點間移動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那就是讓我們將取得的盧恩,轉化成我們肉體的能力,也就是「升級」。

先不論梅琳娜到底是誰,從梅琳娜與我們的對話,可以知道指頭巫女能將盧恩轉化成褪色者的力量,幫助成長褪色者的能力。這個轉化的能力,並不限定只有巫女才辦得到。梅琳娜能夠辦到,她甚至還傳授我們方法,讓她就算不在我們身邊了,也能夠自立。(註十)
意即,操控與轉化盧恩,只要知道方法,任何人都能達成。就算我們褪色者的智力或者信仰,或許只有9。也因為必須有人指導,或者有人幫執行盧恩轉化的儀式,所以要是我們死不答應梅琳娜的請求,不只拿不到大家的馬老婆托雷特,更是永遠無法升級。

而我們知道,指頭巫女隸屬於二指,是二指安排在褪色者身邊的「眼線」,每位褪色者都配有一名指頭巫女。換句話說,指頭巫女也是聖職人員。那麼,是不是只要是聖職人員,就有機會得到這樣的「內化・轉化」的能力呢?

在現實世界的十字教信仰裡,每一位信徒在入教的時候,幾乎都會經歷過「洗禮/受洗(Baptism)」的儀式。這邊我們先不討論其意義,給有興趣的讀者們自行上wiki查閱。當然,其他的宗教也多半有各自的入教儀式,像是佛教的「剃度」。

那麼,黃金樹信仰的入教儀式,會是什麼呢?信徒與異教徒.異端的差別,在哪裡呢?


▲當我們與肯尼斯談話時,幾乎是馬上就被他察覺我們是褪色者

在肯尼斯的支線劇情中,我們與他展開談話沒多久,就被他發現我們是褪色者,原因就在於我們的身上,沒有明顯的教徒的特徵——特殊的金色眼睛。

所謂的褪色者,就是雙眼失去金色光輝,失去祝福的人。而褪色者,並不只有我們,就連唱歌的蝙蝠婆婆,也都被包含在內(註十一)。以此類推,所有不被祝福的人,例如混種與惡兆,也許都能歸類在「褪色者」類別。此外,異端與魔法師們,眼睛也不是金色,特別是魔法師,全員的瞳色皆是藍色。

我們早先有提到,在交界地的人們,體內也有黃金的成分存在。從眼睛會變色這一點來看,黃金樹信仰的入教儀式,或者破門時的處罰,理應會涉及到體內盧恩的轉化、授予或摘除。例如在上一回的文章中我們提到,「大盧恩」基本上是有外部授予的可能。初代艾爾登之王的葛弗雷,就是經由授予而獲得大盧恩,然後,也因失去大盧恩而被貶為褪色者。
或許,黃金樹信仰的「受洗」,是人們在入教時,體內原本持有的盧恩,或者接受賜予的盧恩,被以某種方式,將黃金的成分集中在眼球虹膜的部位,使眼睛變色,繼而獲得身分的認證。

當然,此類儀式的執行者,必須是擁有授權的聖職人員,甚至是由瑪莉卡或二指親自執行。


▲位於現世之外的「大賜福」,以及鐵匠修古

接下來,就是「大賜福」,也就是「圓桌」了。

大賜福,是指在圓桌上的超大型賜福點。我們可以在大賜福的周圍,看見許多的盧恩碎片漂浮著。基本上,大賜福亦屬於賜福系統中的一個,能說是所有賜福的中樞點。

在「圓桌」的說明文本中,明確地指出大賜福所在的圓桌,是位於「這個世界」之外,也就是不屬於交界地的任何一個地方,聚集著被賜福指引引領而來的褪色者們。
圓桌的模樣,可以說是完全複製羅德爾王城的城寨。我們甚至可以在城寨裡,在對應圓桌的鐵匠修古所在的位置,找到鐵匠修古的鐵鎚。

關於鐵匠修古,仔細看羅德爾王城的城寨,原本鐵匠所在的地方,並沒有鐵鍊。從他的台詞來看,他是被綁來關在圓桌,「無法死亡」,只能全力替瑪莉卡打造殺神武器,卻來不及在瑪莉卡採取行動之前,完成她交代的事。從此,他就帶著滿心的恐懼與歉意,待在圓桌替褪色者們打造武器,希望能真的達成瑪莉卡要求他做到的事。然後,修古也非常清楚,他的生命是和圓桌綁在一起,若是他沒有逃離出圓桌,那就只有死路一條。

修古為什麼會無法死亡,為什麼不離開圓桌的話,只會與圓桌一起毀滅?我們可以來仔細琢磨一下原因。


▲在釋放命定之死後,解指婆婆恩雅在圓桌死亡,而鐵匠修古則是精神毀損,呈現失憶狀態

我們剛有說,圓桌並不存在於這個世上,而是在另一個空間。要進來這裡,必須要有人帶路。
這個空間,究竟是由誰創造出來的,目前眾說紛紜。但是,若是從賜福指引系統的建立、圓桌的樣式、鐵匠修古被抓來鎖在圓桌偷偷替瑪莉卡打造武器這幾點來看,由瑪莉卡所創造的機率,是相對比較高的。只是這麼一來,瑪莉卡的敵人的二指,為什麼可以鳩佔鵲巢出現在圓桌,那又是值得深思討論的後話了。

我們先來仔細看看圓桌中都是哪些人。

除了解指婆婆恩雅、販賣道具的雙子婆婆,以及鐵匠修古外,清一色全部都是褪色者。褪色者,基本上身體是由盧恩所構成,是真真正正的「活死人」。有趣的是,文本裡明明寫著,要進入這裡就需要有人帶領,但是在這個地方,卻沒有看到任何一位跟在褪色者身邊的指頭巫女。難道,指頭巫女不被允許進來,或者更正確的說法,他們無法進入這個地方嗎?

此外,這裡還出現兩個有趣的人——食糞者,以及「發狂之舌」阿爾佩利希。
如果有進行食糞者的支線,就會知道他基本上是被關在王城下水道的監牢裡,他是以「紅靈」入侵者之姿,進到了圓桌。而阿爾佩利希更是有趣,他同樣是「紅靈」入侵者,但是他早就已經死了。在現實的羅德爾王城城寨一樓,我們可以看到他的屍體,從屍體上取得他的全套裝備。

——欸,出現在圓桌裡的人,幾乎都是死者呢!

撇除自始至終不會與我們交談,毫無反應的雙子婆婆,在我們釋放死亡盧恩之後,解指婆婆恩雅在留下給我們的祝福後立刻死亡,鐵匠修古則是逐漸崩壞,喪失記憶。那麼,我們是否應該仔細思考,解指婆婆恩雅、雙子婆婆以及鐵匠修古,他們真的還在現世「活著」,而不是和我們一樣,都是死者嗎?

如果,他們在現世,是死亡狀態的話,那麼圓桌是什麼樣的地方,就值得深思了。
也因此,圓桌才會禁止打鬥。因為若是在這裡開戰,然後不幸戰敗死亡,那就是直接從系統登出了…。


▲入侵者「紅靈」與協力者「黃靈」、「藍靈」的說明文

既然提到圓桌,那麼我們來談談關於褪色者間的入侵與協力吧。

在入侵者與各種協力者的說明文裡,很清楚地指出每一位褪色者玩家的世界,都是不一樣的世界。當我們展開入侵或協力時,在畫面上會明明白白寫出「進入了OOO的世界」、「回到原來的世界」這類的訊息。此外,火山支線的幾個入侵任務,特別是白狼,也很明確地演出應該只會有一把的傳說武器,居然能同時出現在對方與自己的手上。

簡單來說,這是一個「多重宇宙」,或者「平行世界」的概念。每位褪色者玩家,都擁有其獨立的世界線。透過特殊的方法,可以互相進入對方的世界,進行互動或干涉。當然,這同樣也適用在與我們同期的圓桌夥伴們。在不同玩家的世界線中,這些同期的夥伴們,也會有不同的發展。

關於這部分,也許可以從「The Eternal Champion」這部經典奇幻小說來著手。


▲「The Eternal Champion」系列奇幻文學小說

我們早先有提到,在Edge雜誌的專訪中,宮崎英高提到他受到許多作品的薰陶影響,其中一部有明言的作品,就是「The Eternal Champion」。

這部系列作品,有一個核心的世界觀概念,那就是多重宇宙,或者是平行世界。系列作所有的主角,既是同一個人,又是不同人。他們可以是不同的出身、不同的時間軸,甚至是不同的性別;可以是好人,也可以是壞人,但他們在本質上是同一人。
各個世界線的主角,除了少數的特例以外,基本上是無法互相長時間接觸,就算接觸了,也往往很快就會分離。而這類的接觸,可以彼此扯後腿,也可以互相幫忙。其中最有名的,大概就是四個系列作的主角,曾經在世界的狹縫間碰面,展開共鬪的橋段。

食糞者與阿爾佩利希以「紅靈」的姿態出現在圓桌、準王者維克明明被關在大牢裡,卻能以入侵者「紅靈」的身分跑來砍我們、我們褪色者跑去幫別人打曾經被我們宰掉的Boss…從這類的事件來看,或許,所謂的入侵與協力,是建立在「不同時間線」的「平行世界」上呢。

這部系列作,還有一個有趣的設定——永恆之都,Tanelorn。

Tanelorn位於多元宇宙的中心(或者各個世界的交界點),所有的世界都有它的存在。因此,不同世界線的戰士們,可以同時出現在這個城市,甚至於碰面與交談。
此外,除了在其中一位主角Elric的世界線,Tanelorn是實際的存在外,其他的世界線的Tanelorn,都是虛幻的象徵。也就是,就算是多元宇宙的中心,基本上Tanelorn有一個原型。

…嘿,看到這邊,有沒有覺得Tanelorn的設定,很像圓桌呢?

基本上,法環遊戲的入侵與協力機制、圓桌…噢,更正確的說法,是所有的魂系的入侵與協力機制,以及「據點」的設定,可以說是源自於「The Eternal Champion」這部作品的概念。

只能說英高真會玩呢…。

----

本回大略解讀了關於交界地,以及賜福系統等等的相關設定後,黃金樹信仰的部分,大概就暫時先到此告一段落。剩下來的瑪莉卡與拉達剛的部分,會以個人篇,或者在之後的歷史年表總結篇,再來做介紹了。接下來,我們會將重心移到星月信仰,展開新的篇章。

非常感謝各位的耐心與閱讀,我們下次見!

----
27
-
LV. 25
GP 1k
2 樓 Leoheart leoheart1686
GP17 BP-
以下是附錄篇。內容包含有參考資料,以及中文/日文/英文,三國語言文本的對照,給有興趣想更加深入理解的朋友們。

在附錄篇的開頭,請讓我恆例地附上至今為止,由我主筆,以及部分由考古隊的隊友們所寫的文章。所有的文章,幾乎都有連貫承繼的論述外,也希望能和更多的版友們,交流討論我們考古隊的考察內容。

★背景設定篇(新)
—撰文於DLC發行之前—
—撰文於DLC發行之後—
★背景設定篇(舊)
★各大陣營、事件與角色解讀/介紹篇
  ■古龍與飛龍:龍饗之謎(←傳說中的奶頭文XD)


——————分隔線——————


■註一:巡禮教會瑪莉卡箴言

「在你們面臨死亡之後,那被奪去的會再歸還。返回交界地,投身交戰, 隨心所欲地展現艾爾登法環。與死亡比鄰,成為強者吧── 王的眾戰士啊,吾王葛孚雷啊。/Then, after thy death, I will give back what I once claimed. Return to the Lands Between, wage war, and brandish the Elden Ring. Grow strong in the face of death. Warriors of my lord. Lord Godfrey./そして、お前たちが死した後、いつか奪ったものを返そう狭間の地に戻り、戦い、赴くままにエルデンリングを掲げるがよい死と共に、強くあれ。王の戦士たちよ、我が王、ゴッドフレイよ。」

■註二:「惡魔靈魂」的簡略世界觀


「第一天,人類被被賦予了靈魂,因其帶來了清澈;第二天,大地被種下了無可救藥的劇毒 —— 吞噬靈魂的惡魔。」

「由阿蘭特十二世國王治理的時代,因靈魂之力而欣欣向榮的北方王國——柏雷塔尼亞,被突如其來的無色濃霧席捲吞沒。外界與柏雷塔尼亞的聯絡從此斷絕,膽敢踏入濃霧之人,沒有一個平安歸來。只有那號稱柏雷塔尼亞雙劍之一的拜蘭爾法克斯,從裂隙中逃離濃霧,向世人講述柏雷塔尼亞的滅亡。
沉眠於楔之神殿深處的巨大古獸,因被老國王阿蘭特喚醒,繼而引發無色濃霧,釋放出恐怖惡魔。惡魔們追擊人類,奪去靈魂。被奪去靈魂之人,也失去了理智。他們攻擊他人,讓混亂籠罩世間。拜蘭爾法克斯還講述了那誘人的惡魔之魂的力量。惡魔每奪來一個靈魂,其自身之魂便會受生者之力的潤澤,從而得到無人能及的力量。
這故事一傳十,十傳百。無數英雄受其誘惑,接連穿過裂隙,走進這片被詛咒的大陸,卻無人平安歸來。雙劍之比約爾、幽暗酋領尤特、聖者於爾班、流浪者斯科維爾、第六聖女阿斯特蕾亞、騎士卡爾‧文蘭、以及「開拓者」賢者弗瑞克。
無色濃霧從柏雷塔尼亞悄無聲息地向外蔓延,面對這緩慢的滅亡,人類深感絕望。濃霧遲早會籠罩整個世界。終於,柏雷塔尼亞最後的希望——一位勇者,穿過裂隙踏進了這片國度。他會阻止滅亡,還是終將成為惡魔的奴僕?」

上述為「惡魔靈魂」的開場白。

■註三:「權貴上衣」文本

「綴以細致金色刺繡的優質上衣。王城的權貴們的旅行服裝。受損、褪色得非常嚴重。他們在破碎戰爭後舍棄了故鄉,最後變成四處徘徊的長生者,活在只剩下不死的長生不老之中。/High quality garb adorned with fine golden embroidery. Travel attire worn by nobles in the capital. Terribly faded and tattered. Abandoning their birthplace after the Shattering, these undead wanderers are the pitiful product of unending life./金刺繍で彩られた上質の服。王都の貴人たちの旅装束。ひどく色褪せ傷んでいる。破砕戦争の後、故郷を捨てた彼らは、やがて、さまよえる亡者となった。死なぬだけの長生の果てに。」

值得注意的是,中文文本在翻譯上,在這裡出現了所謂的「超譯」。

英文文本中,對於這些權貴的用詞是「undead wanderers」,而日文文本則是很明確指出他們是「さまよえる亡者」,很直接點出了「亡者」一詞。
也就是說,較為正確的說法,並不是「長生者」,而是「遊魂」或者「活死人」。他們在本質上,其實已經死亡,然而卻因為律法的關係,無法真正得到死亡,只能在生與死的狹縫間掙扎。

■註四:「赫芬尖塔劍」、「死亡儀式矛」與「死亡鉤棒」,其各自的中、英、日三國語言文本

→「赫芬尖塔劍」文本:「參考在靈魂世界中,發出微光、成為死者路標的樹──以赫芬黑尖塔的形象制成的大劍。據說那道光與賜福的性質相似,只有英靈能看見。/Greatsword patterned after the black steeple of the Helphen, the lamp wood which guides the dead of the spirit world. The lamplight is similar to grace in appearance, only it is said that it can only be seen by those who met their death in battle./霊界において死者の道標となる灯火の樹。ヘルフェンの黒い尖塔を模した大剣。その灯火は祝福に似て、英霊だけが、それを見ることができるという。」

→「死亡儀式矛」文本:「允許加入死之鳥行列的古代祭司們懷抱的儀式矛。經過死亡儀式後,司們會成為鳥的守護者。據說此舉也等同立下遙遠未來的再世契約。/Ritual spear used by priests of old who were permitted to come among the Deathbirds. The priests became guardians of the birds through the rite of Death, which also serves as an oath sworn to their distant resurrection./死の鳥、その羽に列することを許された古代の祭司たちが抱く儀式の槍。死儀礼により、祭司たちは鳥の守護者となる。それは、遠い再誕の契約でもあるという。」

→「死亡鉤棒」文本:「死之鳥持有的鉤棒。死之鳥們是墓地的火焰看守者,它們會從火爐內刮出屍體燃燒後的殘渣。/Barbed rod carried by Deathbirds. The birds are graveyard fire keepers; it is said they take out the ashen remains of the dead from their kilns./死の鳥が持つ鉤棒。鳥たちは墓所の火守りであり、炉の内から、遺体の燃えがらを掻き出すという。」

■註五:古代人的隕石信仰



古時候的人們,因為缺乏對大自然與天文異相的知識,便通過想像,以「神」的力量來做解釋。於是,有了各種祭天求雨、神怒、神的恩賜等等的傳說。隕石,就是其中一個「神之力」的展現。
舊約聖經裡,有多處以「天火」、「上帝之怒」來解釋隕石的墜落。「萬惡之城」索多瑪,以及迦南五城的傳說,就是著名的例子。


此外,之前曾在文章中介紹的以弗所(Ephesus)月神阿緹密絲(Artemis)雕像,雖是木頭打造,但據傳其內部包含有隕石,故被認為是來自天上的神蹟。為了供奉這座雕像,希臘人建造了古代七大世界奇蹟之一的神殿。但是這座神殿,於西元前356年,被一個想名留青史想瘋了的白目年輕人,黑若斯達特斯(Herostratic),放火焚毀。後來重建的神殿,則是在西元246年,於戰火中被破壞。
到了古羅馬時代,古羅馬人甚至有個習慣,會在隕石墜落的地點蓋鐘樓來供奉,因為他們認為隕石是來自天上的使者,是神的旨意。


當然,隕石崇拜不分年代,不分種族。日本有許多著名的靈場(修行地.聖地),就是供奉隕石,例如石動山。
至於當今世上最有名的隕石,莫過於擁有千年以上悠久歷史的麥加(Makkah)黑石了。在閃族的習俗中,人們會以非比尋常的石頭來標記宗教崇拜的場所。相傳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曾親吻過它,後來這塊黑石被視聖石,每年千萬人次的朝覲者經過時,都爭先與之親吻或舉雙手以示敬意。

■註六:艾爾登之獸相關文本

→「艾爾登流星」文本:「據說是最古老的黃金樹禱告。“傳說中的禱告”之一。能形成無數顆黃金流星,攻擊四周。在過去,無上意志將黃金流星連同一只野獸送往交界地──據說那後來化成了艾爾登法環。/This legendary incantation is the most ancient of those that derive from the Erdtree. Creates a stream of golden shooting stars that assail the area. It is said that long ago, the Greater Will sent a golden star bearing a beast into the Lands Between, which would later become the Elden Ring./最古とされる黄金樹の祈祷「伝説の祈祷」のひとつ。無数の黄金の流星を生じ、周囲を攻撃する。かつて、大いなる意志は黄金の流星と共に、一匹の獣を狭間に送り、それが、エルデンリングになったという。」

→「艾爾登的追憶」文本:「受黃金樹雕琢的艾爾登之獸的追憶。透過解指的幫助,能獲得追憶之主的力量。如果直接使用,能獲得巨量的盧恩。此為隸屬無上意志的獸物,也是律法概念具現化的模樣。//黄金樹に刻まれたエルデの獣の追憶。指読みにより、主の力を得ることができる。また、使用により莫大なルーンを得ることもできる。それは、大いなる意志の眷獣であり、律たる概念の具現であった。」

→官方中文與日文網站的故事簡介:「在永恆女王瑪莉卡所統治的交界地,黃金樹的根源──艾爾登法環已然破碎。/永遠の女王マリカを戴く狭間の地で、黄金樹の根源たる、エルデンリングが砕けた。」

從上述的幾個文本,可以大致得知「黃金樹」的根源,就是艾爾登法環,也就是艾爾登之獸(エルデの獣)。

■註七:圓桌恩雅婆婆提及「世界樹」的台詞

在我們詢問恩雅婆婆,關於燒刺一事時,恩雅婆婆與我們的對話台詞如下。

「…去找火種吧。在交界地最高的地方,那裏有冒出裊裊輕煙的巨人大鍋——能燒毀黃金樹的火就在鍋裡。然而想讓鍋裡的火竄起,必須要有特殊的火種。…要有能看見火焰虛像的人。唯有把那人當祭品,才能用大鍋的火燒毀黃金樹。前往死往盧恩的路,也會隨之明朗。/You must find kindling. Only the smoldering flame in the Great Forge of the Giants, on the highest peak in the Lands Between, can burn the Erdtree. But special kindling is required to reignite the flame. For the flame to burn the Erdtree, a sacrifice is needed. Of one who envisions the flame. And can lead you to the Rune of Death./…あんた、種火を探すんだよ。世界樹を焼く火は、狭間の最も高い場所、巨人の大釜に燻っている。けれど、それを燃やすには、特別な種火が必要なのさね。…火の幻視を宿す者、その贄だけが、大釜の火で世界樹を焼くんだよ。そして、死のルーンへの導きとなるのじゃ。」

這邊,我們可以發現中文、英文與日文,出現了慘烈的問題…中文版與英文版,並沒有依照日文版的台詞文本下去進行翻譯,導致「世界樹」一詞從台詞文本消失。這是極為嚴重的錯誤。

IGN JAPAN的專訪,可以確定的是所有的台詞與道具文本,都是由宮崎英高所執筆。宮崎英高與大部分FromSoft員工的母語,並不是英語,而是日語。也就是說,在文本的解讀上,應該要以日文文本為主體,英文與中文為輔。

類似這樣的重點翻譯錯誤,在菈妮結局的台詞上,我想各位應該都有見識到會產生多麼嚴重的錯誤理解…。「世界樹」一詞的消失,在解讀上會產生相當的分歧…。

歷代的魂系遊戲,似乎沒有一作有逃出翻譯問題的窘況啊…。

■註八:盧恩符文

傳說中,盧恩是北歐主神奧丁(Odin)所遺留下來的魔法符文。他以自己的長槍,刺穿身體,倒吊在世界樹上九天九夜,不吃不喝,就只為了渴求智慧與奧秘。最後,在接近死亡的時刻.他終於如願從世界樹得到了盧恩符文(Rune),掌握了世界的奧秘。


盧恩符文的字義,指神祕、祕密,或者神靈的低語,用以表現自然界的力量和狀態。盧恩符文已存在數千年之久,它曾是古老歐洲民族,如維京、日耳曼、塞爾特、和盎格魯薩克遜所廣泛使用的字母,是一種書寫文字,而非口說語言。每個符號,都有其個別的發音與意義。
有些古老的符文,曾出現在歐洲的洞穴壁畫中。古代的歐洲僧侶,甚至曾將其視為與神明溝通的工具。

■註九:調香師的前身,靈藥師


→「調香師風帽」文本:「黃金樹王城的調香師們穿戴的風帽。調香師原為備受崇敬的藥草學家,在破碎戰爭時被送往戰場,職責也逐漸變質──香藥化為毒,亦化為火藥。/Hood of an Erdtree Capital perfumer. In time past, the role of perfumer was much respected; a blessed apothecary in the eyes of the many. But after entering the battlefields of the Shattering they performed no such role, trading their aromatics for poisons and explosives./黄金樹の王都の、調香師たちのフード。かつて調香師は、薬師として聖職にあったが、破砕戦争で戦場に送られ、その本分を失った。香薬は毒となり、火薬となったのだ。」

→「靈藥聖杯瓶」文本:「黃金樹的神父——靈藥師們留下的物品。結晶露滴的形成歷時長久,蘊藏的力量能透過此物牽引而出。加入不同的結晶露滴調配,將產生各種特殊效用。在賜福休息能獲得補充。據說座落交界地各處的小黃金樹,祂的樹腳有結晶露滴匯集的水盆。/A relic of the physick chemists, priests of the Erdtree. Harnesses the powers of crystal tears, which only form after the passage of many moons. Various special effects are bestowed upon the drinker, dependent on the specific mixture of crystal tears. Rest at a site of grace to replenish. Basins are placed at the feet of Minor Erdtrees throughout the Lands Between in order to collect their crystallized tears./黄金樹の司祭たる霊薬師たちの遺物永き時の末に生じる、結晶雫の力を引き出すもの。結晶雫の配合により、様々な特別な効果をもたらす。また、祝福で休むことで補充される。狭間の各地、小黄金樹の麓には、結晶雫を溜める水盆があるという。」


從上面的文本,以及考古隊華生的考察,我們可以得知調香師的前身,是黃金樹的神父的靈藥師。換句話說,在黃金樹信仰中,調香師不僅僅是醫生,還是崇高的聖職,相當於神父/祭司的地位。也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許多虔誠的混種,膜拜調香師。這不只是調香師們有試圖醫治過他們,更重要的是,調香師就是神職人員,是神父。

或許,入教的儀式,就是由他們來執行呢。

■註十:梅琳娜的台詞文本

→第一次見面時的對話:「你好。穿越霧前來的人啊。我的名字是梅琳娜…想要和你談個條件。…你知道指頭女巫嗎?她們是侍奉雙指,幫助、引導褪色者的人…但現在的你,沒有女巫在身邊。…我可以代替她們的職務。我能夠將盧恩碎片,化作你的力量。只要你渴望得到艾爾登法環,這件事肯定對你有幫助。…所以,希望你能幫忙——帶我到黃金樹的樹腳。/Greetings. Traveller from beyond the fog. I Am Melina. I offer you an accord. Have you heard of the finger maidens? They serve the Two Fingers, offering guidance, and aid, to the Tarnished. But you, I am afraid, are maidenless. I can play the role of maiden. Turning rune fragments into strength. To aid you in your search for the Elden Ring. You need only take me with you. To the foot of the Erdtree./はじめまして、霧の彼方から来た人よ。私はメリナ…貴方と、取引がしたいの…貴方は、指の巫女様を知っている?二本指に仕え、褪せ人を助け、導く存在…けれど今、貴方には巫女様がいない…私は、その代わりができる私は、ルーンを貴方の力にすることができる。エルデンリングを求めるのなら、きっとそれは、貴方の役に立つ…だから、私を連れていってほしい、あの黄金樹の麓に。」

→抵達羅德爾王城後的對話:「…謝謝你。謝謝你帶我來到黃金樹的樹腳。在這裡,我就可以自由行動。…那麼,我們的約定完成了。我要去確認自己的使命。…再會了。將盧恩化為力量的方法,還有托雷特,我都留在這裡。希望你能達成自己的使命。…你都一路征戰過來了,肯定有辦法當上王——當上艾爾登之王。/My utmost thanks. For bringing me to the base of the Erdtree. Here, I can govern my own movement. And thus, the accord is fullfiled. I shall depart to ascertain the purpose I was given. Farewell. I shall leave Torrent, and the power to turn runes into strength, here with you. I wish you luck, in realising your ambition. You have fought long and hard. I have no doubt you will become Elden Lord. May you take the throne./…貴方、ありがとう。私を、黄金樹の麓に連れてきてくれて。ここなら、私も自由に動ける…だから、契約はこれで終わり。私は、私の使命を確かめに行く…さようなら。ルーンを力にする術も、トレントも、ここに置いていく。貴方が、使命を成就できるように…ずっと、戦ってきたのだもの。貴方はきっと、王になれる。エルデの王に。」

→接受三指顛火後的對話:「…你受賜顛火了。那麼,你我已經不能共存。此時此刻,就是旅行的終點。…希望你能記住,如果你真的當上了渾沌之王…我會對你痛下殺手。這是我的責任——因為我讓你獲得了盧恩的力量。…永別了。托雷特,再見了…。/You... have inherited the Frenzied Flame. A pity. You are no longer fit. Our journey together ends here. And remember... Should you rise as the Lord of Chaos, I will kill you, as sure as night follows day. Such is my duty, for allowing you the strength of runes. Goodbye, my companion. Goodbye, Torrent.../…狂い火を、受領したのね。だったら、貴方とはもう、相容れない。共に旅するのも、もうこれまで…そして、覚えておいて。もし貴方が、本当に、混沌の王になったなら…私は貴方を、殺すだろう。それが、貴方にルーンの力を与えた、責任だから…さようなら、貴方、トレント…」

■註十一:蝙蝠婆婆的歌曲與歌詞


O, locus ille, beatus quondam, nunc deminuit,
Unfortunately, that land once blessed, now has diminished,
噢,如此不幸,曾經賜福的大地如今黯然失色,

Nos destinatae matribus, nunc fiunt turbes.
We were destined to become mothers, now become tarnished.
曾經注定成為母親的吾輩,現在卻成了褪色者。

Ploravimus lacrimavimusque,
We lamented and shed tears,
縱使我們悲嘆與流淚,

sed nemo nos consolatur.
yet no one consoles us.
也沒有任何人會來安慰我們。

Aureum cui irascebaris?
Golden one at whom you were angry?
黃金者啊,您究竟為誰而憤怒了?

----------


▲打個小廣告,歡迎收看我們的影片

最後來打個小廣告,這是我們製作的第一支試作的影片,待文章整理到一定之後,會陸續補上之前文章的相關影片,歡迎各位訂閱我們小隊的頻道。
17
-
未登入的勇者,要加入 3 樓的討論嗎?
板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