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算可以來發這篇心得文了
不停地反覆讀取遊戲測試
實在有夠浪費時間
也終於解決一直想全圖鑑收集的強迫病症...
首先要說
嘎喔!最難搞的就是訓練度
因為他是隨機性的
該階段可不可以訓練
當天晚上會不會扣訓練度
似乎都是隨機性的
所以有時真的得靠反覆讀取遊戲
來達到自己想要的訓練度
先說基本規則
餵食一次+1飽食度
給他吃點心則+1親密度
或跟牠玩耍則是+2親密度(之前寫成+1,感謝網友指正)
訓練一次+2~3格訓練度
每到遊戲裡的下一階段就掉1飽食和親密度
(比如上午到下午、下午到晚上,或晚上到隔天上午)
沒病還給牠打針則可以扣1親密度
空腹、生病、沒清大便持續一整天不理則會死亡
當執行一個動作,可按esc結束動作不必等動畫跑完
全部14個裡面
其中有兩個是再進化
可以大致分為兩大族群
偏溫馴以及偏兇猛
紅色框起來的地方是偏溫馴的族群,其他則是偏兇猛
一開始是魚卵(不能互動)
然後遊戲裡下一階段(比如上午到下午)則變成魚苗
然後第一年變成幼體
第二年變成小魚(黃色或藍色)
所以如果上午開始養(誕生魚卵)
則都是下午進階
下午養則晚上睡覺時進階
晚上養則隔天上午進階
其中小魚是第一個關鍵點
進階前如果親密度3~4
則變成黃色小魚
否則變成藍色小魚
此期間無關飽食度
偏溫馴的族群都是由黃色小魚進階的
偏兇猛的則是從藍色小魚進階
然後在第4年的時候進階成完全體
此時的第二個關鍵點是親密度跟飽食度之間的配比
先說說黃色小魚
表格裡的飽食和親密度
說的是進階前的狀態
也就是如果下午進階
則指的是上午當前的狀態
當親密度達到3~4
也就是淺紅色部分
則都是變海豚或白鯨
其中的分別就是第三個關鍵點
也就是訓練度
當訓練度達到9格以上(包含9)則變成白鯨
否則變成海豚
這也就是為何一般人養出的第一隻
不是白鯨就是海豚
因為通常都會習慣性的全照顧
且能訓練就訓練
當運氣差訓練度沒達到9則變海豚
再來說綠蠵龜跟海牛
也就是表格淺綠色的地方
且親密度保持在1跟2之間
則變綠蠵龜或海牛
其中的分別也是一樣
當訓練度達到9以上(包含9)則變海牛
反之變綠蠵龜
其他則都是變太平洋憎頭烏賊或管口魚隨機一種
也就是說除了海牛、白鯨
其他都無關訓練度
可以完全不訓練都沒差
然後說說鯨鯊
鯨鯊是由白鯨二次進階來的
白鯨在第9年會死
如果在第9年時訓練度有滿
則會直接再進化成鯨鯊
這也是我認為裡面比較麻煩的地方
因為遊戲該階段裡(上午或下午)能否訓練似乎是隨機性的
當你餵食過了也給牠點心或玩耍了
此時左下的注意燈還是亮起
就是代表當前可以訓練
訓練一次增加2~3個訓練度
當可以訓練但沒訓練
晚上睡覺沒幫他關燈
或者晚上睡覺時生病
則都有大機率扣1~2訓練度
以及一種比較奇怪的情況
就是晚上睡覺沒生病也幫牠關燈了
但是注意燈卻還是亮著
則隔天一樣有大機率會扣訓練度
個人猜想是睡覺時出現可訓練狀態
但因為無法叫牠起床訓練
導致隔天扣了訓練值
所以晚上睡覺時是最不可控的
因為牠在睡覺時你也無法替牠做甚麼
再加上上午或下午能否訓練也是隨機性的
導致能否在二次進階前保持滿訓練度的狀態
或者像海牛、白鯨這種在進階當下能否保持9以上
都是比較麻煩的地方
所以我會習慣下午開始養(誕生魚卵)
這樣會在晚上睡覺時進階
當前一晚有狀況
則該天除了上午以外
還有下午一次的機會可以補救
再來說說藍色小魚
跟黃色小魚的部分其實有點雷同
無溝雙髻鯊和管鼻鯙
也就是表格淺綠色的地方
跟綠蠵龜跟海牛一樣
當飽食度保持在2
親密度保持在1~2
則進階成無溝雙髻鯊和管鼻鯙
差別在訓練度9以上(包含9)則為管鼻鯙
9以下則為無溝雙髻鯊
當親密度保持在3~4
且訓練度達到9以上
則變成檸檬鯊
訓練度沒達到9的話
則跟黃色小魚的海豚有點差別
只有飽食度保持在1,親密度保持在3~4
才會進階成藍鸚嘴魚
也就是表格裡的深紅色
而不像海豚只要達到親密度3以上
不管飽食度多少都會變海豚
(但不能餓過頭喔,飽食度0時,還連續兩階段沒吃,依舊會變成其他常出現的)
其他狀態則都是變成黃鰭東方魨或普通章魚隨機一種
也就是說藍色小魚的部分
除了檸檬鯊和管鼻鯙以外
其他都無關訓練度
然後虎鯨是由檸檬鯊二次進階來的
檸檬鯊在第13年會死
在13年時如果訓練度有滿
則直接再進化成虎鯨
比白鯨活更久超拖台錢的.......
關於讀取遊戲存檔
必須至少讀取上一階段尚未玩嘎喔!狀態時的存檔
如果讀的是當前階段的存檔
即使尚未玩嘎喔!但狀態其實已經決定
不能訓練怎麼讀還是不能訓練
至於牠們的最大歲數
除了白鯨9年、檸檬鯊13年以外
其他我都不確定
因為實在不想養那麼久
為了搞全收集真的是很煩...
大概就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