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想看懶人包,請看藍字
我記得自己從沒創作3 cost,這應該是我的第一次。
這是陸服解包的女神化身3 cost技能
【女神的洗禮】:
[被動]英雄死亡時,驅散自身為中心5格範圍內所有友軍2個弱化效果,恢復女神化身智力3倍的生命,並獲得“遭受傷害降低15%”,持續2回合,不可驅散。
[魔法傷害]攻擊範圍內多個敵軍,造成0.33倍的範圍傷害,對「魔物」有特效。同時恢復範圍內多個友軍生命值,恢復量為施法者智力的3倍,驅散2個弱化狀態,並獲得“遭受傷害降低15%”,持續1回合。 (3COST,魔法傷害,冷卻5回合,射程3格,範圍4格)
但這個解包技能很「災難」:
1.女神化身本來以1 cost炮台為核心技能,但實戰時通常距離隊友較遠,亡語時難以保證隊友能受益。如果想在死亡前先移動到隊友附近,那麼代價就是輸出降低(都要被謀殺了,還想死前選個好葬處?維拉有時也會被偷襲導致死後無法令隊友受益,更何況這招3 cost?);
2.原本2 cost女神的嘆息在實戰時難以廣泛採用,主要原因是cd較長、收益不大、不能自由選取釋放位置(也就是不能令隊友及時受益)。這次3 cost也犯了同樣毛病。
玩了2年一直工作太忙,直到s5才嘗試加入巔峰,幸運地直接打上夢幻(可能我以前的遊戲經驗都是主要與其他玩家pvp的關係吧)。期間女神化身是我其中一個主力。經過至少80局後我意識到女神化身的不足,自從1800分不上不下後已把她下盒子,20局內上夢幻了。
上圖證明
智力較低,但有輔助增傷情況下也足夠秒中高練度的角色。
我認為女神化身的缺陷是:
1.變身後機動性太低,如遇上對面莽陣,極度容易處於被動狀態。如今擁有危險範圍至少8格的英雄較多,變身後就算發動專屬移動+2(還沒說4回合後才發動1次),也只是2+5=7的法師。為了彌補距離不足,只能建議用+1杖,但其他法師也可以這樣做;
2.就算龜陣與龜陣比較,女神化身也難以用盡自身天賦優勢將輸出最大化。將諾埃米及降生之光拿來作比較,更顯得「臭水溝女神」的不足。巔峰到處心機計算,對手會不斷走位試圖壓制女神化身的攻擊距離,練度非常高的人甚至乾脆走到女神化身面前硬吃難以發揮傷害最大化的火球/淨化;
3.技能普遍cd太長,容易斷檔。而且變身已佔去技能欄一格(不帶變身?你牛),剩下兩招技能又難以搭配。在這我說一下親自經歷的情況:
帶火球+淨化(小兵魔女,武器+1杖),那就只有向單點發展。火球淨化火球後,要先發動專屬才能繼續火球淨化火球,但實戰沒可能有那麼理想地使用,還沒算發動專屬後會消耗自身buff的;
群療+女神嘆息(小兵帶祭司)同樣地,那就只有向全職補師發展。群療女神嘆息群療後,要先發動專屬才能群療,但之後就處於cd狀態,除非選擇解除變身,但這樣做如果沒其他隊友加持,至少得等4回合後才能再次變身刷cd;
兩招5cd技能我從來不會同時帶上,如果玩aoe流我還不如選擇其他範圍更大debuff更多的髒水流角色(s5真香,s6比較麻煩);
火球+群療,是打算小兵帶魔女還是祭司?
不管如何,還有其他技能搭配組合也明顯感受到cd的限制很嚴重。看看諾埃米的3 cost buff+火炷1cd+冰槍1cd,再看看降生之光的3 cost攻擊輔助兼備+傳送/強化+隨便1個1cost技能(還有天賦-cd),更顯得女神化身整體上受到掣肘。
4.不使用攻擊技能就無法發揮天賦優勢,尤其用女神歎息的時候,多數情況下是攻擊對手與輔助隊友2選1的情況,等到兩軍都互相接近了,最多能發揮技能作用,但又失去了部份天賦效果。
3 cost 高級女神歎息?算起來還比2 cost更弱。我看到就真的歎息了。
那麼,我來創作一下,看看反應如何。
女神的光輝
[被動]當5格內的一名友軍受到傷害後,自身獲得“輝光”:移動力+1,行動結束時所有技能冷卻-1,持續2回合(最高可以累積2層,無法被驅散)
[主動]可以選擇釋放1種技能:
神聖浄化:攻擊單個敵軍,造成1.5倍傷害,對「魔物」有特效。戰後對目標地形施加“十字架”:遭受弱化效果的敵軍無法移動到該格子上,遭受弱化效果的友軍移動到該格子時驅散1個弱化效果,持續2回合,並使女神的光輝冷卻時間變為2回合。(該地形效果無法被任何施加的地形效果覆蓋)
女神庇佑:扣除英雄最大值50%生命,令5格內其他友軍驅散1個弱化效果,並獲得“女神庇佑”:“遭受下一次傷害降低20%”,“免疫下一次固定傷害”,並使女神的光輝冷卻時間變為5回合。(該效果無法被驅散)
不滅光輝:扣除英雄100%生命,死亡時驅散5格內所有友軍3個弱化效果,恢復女神化身智力3倍的生命,並獲得“不滅光輝”:不會遭受任何弱化效果,移動時無視敵軍單位阻擋,以及無視敵軍造成所有格子的特殊效果,持續3回合。(該效果無法被驅散,無法被免疫)
明顯與降生之光比較,而且降生之光還沒推出專屬(諾埃米也是)。如果按照策劃以前所說的「女神化身是潔西卡的巔峰狀態」,那麼要跟10歲小孩子比較已經很貶低了15歲時的能力。(如果年紀越輕反而能力越強,我建議推出寶寶潔西卡,然後降生之光被完爆)
我曾經看過陸服高手們使用降生之光,pve非常舒服,pvp更搭配傳送再動盡顯走位戰略優勢。10歲很活潑,15歲已是超齡老女人了?
那麼樓主我就是伯伯了。(基扎洛夫:???)
創作3 cost思路(以pvp計算,真正的搖擺位):
1.因為女神化身專屬已推出,首先要在被動技能上解決移動力和cd的問題。以降生之光4個威光buff的發動條件比較,我認為女神化身發動buff的條件可在「受到傷害」後,保持預熱的「優良傳統」。(潔西卡:???)
當友軍(包括自己)受到傷害後,不論女神有沒有變身,也能及時趕上友軍應付敵人(移動力+2),然後利用移動力彌補攻擊範圍問題(3格正常移動-3格變身效果+2被動移動力+變身後5格技能單點距離=7格,剛好追上諾埃米發動3 cost後和降生之光暖機後的7格攻擊範圍。如果和降生之光比較,女神化身會變成2+5=7,降生之光變成3+4=7(這裡沒算+1杖和女神化身專屬)。解決了移動力不足,就能順道解決天賦發揮困難的問題。
cd減少能令續航力大幅提高,在默認變身和3 cost都需要帶的情況下,剩下的2 cost就算如何選擇(尤其2個5cd aoe)也不會造成嚴重斷檔。
接下來就是3選1主動技能。(目前選擇技能不會受到附魔時鐘影響,參考火男和骨王)
神聖淨化:
類近淨化技能,但少了2驅散,多了1個只有1格的十字架。如果十字架有2格或以上範圍效果就太強了,那麼有弱化效果的對手無法通過地形後有可能活生生被毒圈搞死。至於友軍站在十字架上的機會太低了,通常目標附近也有其他敵人,友軍如果還能有機會站上去清除debuff也只是錦上添花而已。當然這技能另一作用是保持女神化身的單點火力輸出,而且不至於喧賓奪主,搶走降生之光的單點地位(除魔物外並無其他克制)。這招的設計是參考光輝斬妖除魔的特色。
女神庇佑:
類近諾埃米天賦,但以「扣除英雄最大值50%生命」及5cd為代價發動技能。驅散1個弱化效果不無小補,如在未開戰情況下可預先為友軍(但不包括自己)提防對手,而即使戰況嚴峻,那就需要玩家去選擇用哪一招技能去應付當前戰況。
假設第1回合發動技能,那麼最快也得要第5回合才能再次發動(假設第2-3回合對面莽陣進攻)。發動技能後小心避免血量過低被對手有機可乘。後期再發動最快也得等3回合cd完畢,換言之一局12回合大概只有3次能發動這招,除非有索菲亞、蒂朵或次元寶珠幫忙刷cd。同樣不會喧賓奪主,搶走諾埃米魔法新衣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巔峰大多情況都是10回合內結束。
如選擇2 cost帶群療,配合女神庇佑當半個奶媽也不錯。這招的設計是參考起源角色天賦和技能互相輔助的特色(例如奶騎天賦回血加狀態+狗狗護衛和被打回全體血+露娜範圍魔防減傷和風神領域等)。
不滅光輝:
此技能需要主動使用,而且要慎用、看準時機用(例如要避免因使用了女神庇佑仍在cd的尷尬期)。與維拉有別的是,維拉發動豪賭的計略時還沒死亡且能繼續作戰(死亡後可以再發動一次亡語),而女神化身發動了不滅光輝必然死亡。
「犧牲自己救贖他人,令他人繼續無懼向前;即使前路受阻也能乘風破浪;即使道路崎嶇也能堅持走下去。人性的光輝永遠不滅」。這是我想出來的思路,對應著此技能的各種效果,而且由於移動力改善了,更容易令友軍受益效果。
對局順境的時候沒事真沒必要用這招(除非很有贏的把握),但逆境就難說了,例如快被aoe團滅的時候,玩家需要考慮清楚是否主動使用以挽回局勢,或者不用這招但有把握繼續與對手僵持,以增加對手的計算量。
這招的設計參考超凡「亡語」以及較重視單兵作戰的特色。
3招主動技能的思路剛好對上女神化身所屬3個陣營,也能突顯女神化身的定位。
總結:
如果降生之光專業莽陣,諾埃米可半莽半陣地的話,那麼女神化身的設計就要傾向陣地。曾經用過女神化身打巔峰的我,知道s6各種單點走起,如今陣地戰比以往更難發揮。
降生之光天賦有4個詞綴容易發動滿輸出,女神化身只有2個詞綴還難以滿發動;
降生之光預熱完畢後攻擊範圍有3+4=7,女神化身0+5=5,算上專屬只能持平,之後的1次要等4次行動回合後;
降生之光小兵攻擊修正40%,女神化身只有35%;
降生之光基礎智力563,比女神化身558高;
降生之光法師線羈絆大心完勝女神化身,只要蒼白之杖效果發動,輸出大增;
降生之光雖然沒專屬,但3 cost足夠大幅增加對手計算量。女神化身專屬已出,1 cost變身又被捆綁,那麼3 cost就不得不非常強,否則正常情況下只會帶共計4-5 cost技能,如何也說不過去,更間接突顯降生之光的完美。
說起來貝蒂、艾米莉亞和女神化身都有漆原皮膚加持,貝蒂基本被判入人機pvp了,艾米莉亞變得更能出場巔峰了。艾米莉亞和女神化身更是原創角色。
期待3 cost回爐重做。
———————分隔線———————
11月6日更新部份資料
回覆難以逐一回應,我在這更新一些觀點
先來幾個有趣的nga圖
還有這幅就像很想拿東西拍死某人的女神
好了搞笑完畢,是時候來點硬數據講邏輯,不憑感覺說事。
這是陸服的「巔峰競技場S5渠道服英雄之路256強至4強的數據統計」,只抽取重點說明。
256強沒有佐證
這圖是128強女神登場及勝率,言語中提及「在256有亮眼發揮的白嫖杖女神,到了128勝率感人,只能躲在後面刷群療?」
這圖為64強女神登場及勝率
32強沒有佐證
這圖為32強的英雄入盒次數及佔比
這圖為直到32強的英雄被選出上場及勝率,言語中提及「許多玩家還在試圖撈下水道女神,不知道她會不會振作起來」
16進8、8進4已無女神。
4進2和冠軍賽沒有數據,估計樓主忘記更新。
變身機制幾乎綁定了角色,但仍會看到與女神化身的區別:
幽遊白書系列(除桑原)變身有加成但往後疲軟,其他技能在變身期間會有額外加成;
黎恩變身有加成但往後沉默2回合,變身期間所有aoe技能會有額外加成;
麗可麗絲是純粹在光明與黑暗之間切換身份令aoe有截然相反的效果,嚴格來說沒疲軟期;
羅澤希爾變身期間同時受到加成與負加成的效果;
幽遊系列和黎恩都是先享受激情時刻,之後進入賢者模式(黎恩:多死幾個隊友後我就是真漢子);
麗可麗絲硬要說變身的代價就是解除後會有cd,但女神化身一樣有;
羅澤希爾是最接近女神化身的變身,同樣變身後立即有正加成和負加成。而根本區別在於,羅澤希爾的目標對象是「可控的友軍」,而女神化身的目標對象是「不可控甚至可能反被控自己的敵軍」,巔峰常客大概都知道,將主動權交給對手是多危險的事。
這樣比較起來,女神化身很難享受激情時刻,畢竟這種激情最好情況是互相配合的,只可惜對象是敵人,相愛相殺真的很難存在。
還是老話,3 cost需要回爐重做。
———————分隔線———————
最新調整的3 cost出來了,但我仍然不會選擇用女神打巔峰,關鍵的移動力低和冷卻時間長仍沒解決。
先說冷卻時間,假設帶1 cost變身+火球/群療+3 cost,先火球/群療再3 cost然後再火球/群療,之後發動專屬再動,再火球/群療,然後又斷檔了。正如文中所說,現實不會這樣理想地發動技能。
然後打算附魔時鐘解決?但女神其實最需要的是輕風,附魔時鐘只會更被逼發動專屬再動,無故浪費1次行動以及失去主動選擇突然移動上去算計對手的機會。比較而言,輕風更能令自己有機會把握主動權。
看來還想保留這種被動亡語(仍然擁有一開始所說的「災難」問題),但我列舉一下:
維拉的定位就是突然極高輔助爆發力的奶媽;
基扎的價值就是超絕和「死了也要為害社會」的搞屎棍玩法;
樹迪的價值除了像基扎一樣,更傾向用蔡徐坤小兵引別人過來一起殉葬的玩法。
但目前女神更像花瓶,最多半職奶媽、不能喊超絕、打人只比樹迪痛一點、生前又不能搞屎棍、沒有蔡徐坤小兵玩彈彈樂。我要是女神的對手,更會先選擇解決其他人,反正她做甚麼也不專業,又或是看準機會封被動擊殺之。
女神的打法整體仍然太被動了,看看還有沒有機會再上修3 cost,不過我始終認為回爐重做才是最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