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愛亂玩遊戲的雪流星。這次來聊聊不久前剛破的獨立遊戲,最近風頭正盛的《星之海》。
本篇心得基本無雷,雖然說本作故事很王道,看到開頭就能猜到後面。但還是有幾個我希望大家可以自己玩到的劇情點。
戰鬥/系統
星之海的戰鬥系統最主要是致敬了很多款經典遊戲,大部分的人都會提到《超時空之鑰》Chrono Trigger,或是《瑪利歐與路易吉》Mario & Luigi 系列 RPG。但其實還有幾款老遊戲,後面會提到。主要元素就是這兩款。
首先,這款遊戲是明雷遇敵,在地圖上觸碰到敵人後就會當場開打,不會另外進入戰鬥場景。這點跟《超時空之鑰》是一樣的
再來就是戰鬥中的適時攻擊/格擋,以及升級系統,這些都與《瑪利歐與路易吉》很像。
特別說一下這點,這個遊戲升級的時候是整個隊伍升級,所以就算戰鬥結束後有隊員倒地了一樣會升級。所以不會有那種角色倒了沒吃到經驗值的問題。再來,本作中角色倒地了,過幾回合就會恢復;所以與其說是「戰鬥不能」,比較像是一般RPG裡石化或是麻痺幾回合那樣,所以只要不是三人同時倒地就不會Gameover。
在戰鬥中,我方本回合內都可以選擇誰先動,敵人則是會有這些數字表示他們在幾個動作之後會動。我方任何動作(除了換人)都會讓這些數字-1。
敵人即將使用大招的時候,還會出現這些屬性鎖;這時候就需要用對應屬性的攻擊去破鎖,全部破掉的話就可以阻止那個敵人行動。
如果沒全部破掉也可以降低傷害強度,所以需要仔細考慮哪個角色先動、要用什麼招式;如果特定屬性的角色已經行動過了,那就只能硬撐。還要注意破鎖的時候,有些特定敵人會擋住你的招式,沒有辦法破。
如果覺得戰鬥太過困難,在序章過後可以開啟聖物「敘事護符」。這樣就可以在每場戰鬥後完全回血,後面也會獲得其他降低遊戲難度的聖物。當然如果你覺得太簡單,也完全可以開啟增加難度的聖物,可以根據你的需要去調整。
技能數量偏少,雖然可以從卷軸中學到新的合體技;但是每個角色的技能最多只有三個,而他們的初始技能就有兩個了。這樣在戰鬥中會讓人感到單調,我猜測是為了讓玩家能夠更加熟悉每個技能的會心時機?後期每個角色會逐一解鎖終結技,這些都要靠攻擊累積量表,然後一次放出來打全體的敵人。
有一點比較可惜的是,有些小怪只是換色而已,沒有把對應技能改名。比如這隻明明就不是雪怪,但是招式名稱卻還是「雪球」。
迷宮中解謎很有薩爾達跟黃金太陽的味道,有些章節中會獲得更多能力:比如推箱子的能力、可以勾住木樁或鐵網的鉤索等等,來解開每個迷宮當中各種障礙物。但由於它不是薩爾達那種動作冒險遊戲,所以不會有迷宮中的道具就是打破boss弱點那種設定。這些道具都只限於迷宮中開路,跟戰鬥無關。
還有個麻煩的問題,那就是沒有快速傳送。雖然後期能解鎖船隻跟飛行功能,但是要去各個城鎮還是要飛一段距離,降落之後才能進城。
尤其後期在解真結局條件到處找海螺的時候,有時候進迷宮找個寶箱也沒辦法立刻傳送出來。有些迷宮裡面的機關還會重置,要重新再解一次。而且戰鬥沒有逃跑功能,有小怪一定要乖乖打。
還有有些是在迷宮後端的寶箱,你想說透過捷徑跑去後面來開比較快,結果因為地圖設計關係,你會卡住過不去,只能從最前面老老實實跑一遍。
玩到後面解真結局的時候變得很煩躁,尤其是解真結局還要卡釣魚小遊戲,我玩到這裡的時候差點想放棄解真結局。我本來想說釣魚只是附加的要素,不去碰它沒關係,這點對我來說是個缺點。
反倒很多人說的戰鬥枯燥這點,我倒是覺得可以接受;不過重複跑迷宮還要重打小怪,加上戰鬥不能逃跑這點,對我來說是很扣分的缺點。
音樂
音樂非常的耐聽,尤其是不斷重複聽的戰鬥曲每次都能無縫銜接至戰勝曲。而且Sabotage Studio還找來了光田康典幫忙作曲,不過他只是特邀作曲家,只寫了十首曲子。
其他的主要是由Sabotage Studio內部的作曲家Eric Brown所做的,甚至同樣曲子還有不同風格,配合後面不同場景的設計。
玩到一半我還以為會跟他們之前的作品《信使》一樣,會透過8位元/16位元來表達過去/未來;還好不是老哏重用,後面還是有驚喜的。
《信使》我還沒玩過,本作《星之海》算是它的前傳;所以我玩了一段之後上網去找了信使的片段,我注意到有很多地名是相同的,不確定本作中文版是不是按照信使的地名翻譯。
劇情
前面說過,本作的劇情其實很王道,一開始就告訴你要對付的反派就是血肉法師,最終Boss也的確是血肉法師;雖然中途有兩個很大的劇情轉折點,但是並沒有改變這個大方向。
我們的主角是兩名至日戰士,在遊戲開始的時候會問我們要操控誰;但其實分別不大,最大的差異就是走在最前面的是誰,還有有些劇情會以誰為主。
他們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一起的,只有中途有段劇情是分開收集材料,會短暫操控不是你選擇的主角。還有一段是主角陷入幻覺,這裡也是看你選的主角是誰,就是操控誰破開幻境。
在打完最終boss進入結局後,會開放真結局路線。這個我建議去解一解,雖然要進入真結局的步驟有些繁瑣,最終boss也打得很煩躁,但是真的很推薦看一看;哪怕去雲一下真結局都好。
誰會想到這款遊戲塑造的最好的,竟然不是男女主角,而是一個死胖子。
(也不要加一個「死」字在前面吧?)
明明是整個團隊中,最不起眼、最沒有特殊能力的人,卻可以用他的廚藝以及樂觀的心態,把整個團隊聯繫起來。整部遊戲很注重「團隊」,從遊戲一開始男女主二人,跟廚師戰士加爾,就一直在一起。他們共享組合技槽、共享經驗值、共享餐點。無論去到哪裡,整個團隊基本都是一起行動,只有一次是為了收集材料烤一個史上最大麵包,才分開行動。
無論經歷什麼困難,他們三個好朋友絕對不分開。
如果說男女主澤勒和瓦萊莉,是天上耀眼的太陽和月亮,那加爾就是腳下厚實的大地。看起來是這麼的不耀眼、不特別,卻是他們最溫暖的歸處。至日戰士們幾乎都不會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他們一出生就會被飛鷹帶到常霧島,從小和他們一起長大的加爾就像是他們唯一的親人。
無論他們到了哪裡,只要回到加爾身邊,總會有一頓溫暖的餐點等著他們。平時照耀著眾人的日月,有時候也會想要有一個可以休息的地方,而加爾身邊就是他們可以放鬆、休息,安心做個普通人的家。
結語
完成度:★★★★★
Sabotage Studio又一個銷量與口碑雙豐收之作,前作《信使》我雖然還沒玩過,但聽說也是不可多得的好遊戲。已經躺在我的收藏庫裡了,改天會拿出來玩玩看
可亂玩程度:★☆☆☆☆
雖然有各種降低遊戲難度的聖物,但是沒有辦法亂搞,也沒有什麼變更外觀的道具,所以沒得亂玩。不過我們不能亂玩,不代表開發者不能亂玩。他們在遊戲裡藏了許多彩蛋,甚至還有YouTuber友情客串出場,比如歡笑鎮這個建築師吉拉德,其實是國外YouTuber “Jirard the Completionist”。
可全女隊程度:★★★☆☆
滿隊三個人,有兩個女的,加上一個性別不明的角色。姑且當她是女的好了,由於破鎖的時候需要切換不同的角色來破,所以沒有辦法全女隊破關。
中文化:★★★☆☆
翻譯有瑕疵但是可以接受,剛開始的翻譯還好,有些翻譯腔但是整體問題不大;但是越到後面感覺越怪。說機翻嗎?又不至於,我看過簡中版裡更糟糕的翻譯。
還有一些原文裡有藏的彩蛋,比如海盜團裡的瓦爾翠德。他的全名 Jacko Valtraid,諧音 Jack of All trade (下半句 Master of None),就是「什麼都會一點,什麼都不精通」,沒翻出來,稍嫌可惜
不過這位的全名倒是全翻出來了(笑)
整體評價:★★★✬☆
很棒的一款獨立遊戲,很多人也會拿這個遊戲跟去年的《鎖鏈回聲》(官方定名為《宿命殘響》)比較。對於這兩款遊戲,我都有喜歡跟不喜歡的點,很難說哪一個我更喜歡。
這一款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款講究【傳承】的遊戲。Sabotage Studio 有一個夢想,他們想把小時候玩過的經典遊戲,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做一個出來。《信使》是他們對《忍者外傳》(又譯《忍者龍劍傳》)等動作遊戲、以及一系列類銀河惡魔城遊戲的致敬。《星之海》是他們對《超時空之鑰》乃至一系列回合式RPG的致敬。
他們用新穎的方式述說著古老的傳說,在結局中已經成為長老的蒂克斯,在對孩子們講述至日戰士的故事時。這個畫面讓我想起了在《古劍3》ED中,小纓子成了岑先生,繼續教育著下一代的畫面。
Sabotage Studio的開發者,從玩紅白機遊戲的小屁孩,成長為書寫自己故事的創作者,甚至還能和兒時的偶像光田康典共事。或許會有現在才接觸遊戲的小屁孩,他們可能啃不下古老的《超時空之鑰》,卻因為玩過了《星之海》而深受觸動,十幾二年後也成為了新的遊戲開發者,開創出屬於自己的新篇章。
抽獎
這次我在回覆Kickstarter上的眾籌獎勵時,我加購了一款NS實體的限定版本。令我意外的是,他們竟然還附送一個NS數位版的序號,所以我打算把這個序號送出去。
從本片上片到我下一支影片上架,只要影片裡留言告訴我你想玩這款遊戲的原因,然後標註【我想要NS版星之海】,就可以加入抽獎。我會送出一組NS版《星之海》序號,雖然是日區eShop的序號,但是一樣有中文,只要換區就能兌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