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33
GP 393

【心得】Dota Allstars 英雄在團隊裡所扮演的角色和分類

樓主 暗祭司 lavandula502
GP68 BP-
CM模式已經算是很多人在玩ihclan matchleague或是at vs at 比賽的模式。
「想贏的話,選英雄時是選隊伍需要的,而不是選自己當下想玩的英雄」
既然是選隊伍需要的,那我們又如何知道隊伍需要什麼英雄呢?
那就要從每個英雄的特性和職務分類說起了。
 
有很多人都以敏英、智英、力英來分類,其實這是不洽當的。
 
誤以為每個智英都是法師,所以選了風行者出Dagon?
誤以為每個力英都是Tank/dps,所以地牛不出跳刀當先發,反而先買攻擊性裝備?
誤以為每個敏英的是後期Dps,所以VS整天賺爽爽不去Gank?
 
對英雄特性的誤解,常常會使該英雄無法發揮到100%的潛力。
 
而且很多人在選英雄的時候,常常會冒出「喂!! 我們缺敏英耶!! 趕快選一隻」 或是「靠穩輸的,我們缺個坦」我只能說,Dota不是MMORPG遊戲,誰說每場遊戲都需要有個坦? 有個先發者不就好了? 為何要需要後期carry? 不要把遊戲拖到後期不就好了? 在選角前,也要考慮戰術,更要知道最基本的英雄用法。
(之前看見許多所謂的新玩法另類配裝,概念真是讓人不敢苟同)
 
很多人誤以為玩法配裝幾百種,就可以亂配,卻忽略某些英雄更適合勝任某些特定工作。如何選英雄,也是種學問。
選英雄是看戰術,看角色的扮演和勝任的工作,要知道如何跟別人搭配,也要知道本身的特性是什麼。並不是同一種屬性(智敏力)的英雄,特性就是完全一樣的,有些玩法可以說是天差地遠。
 
選英雄的時候,可以先問問「為什麼是選這個英雄」而不是缺敏英就隨便挑一隻,缺法師就隨便選一隻。
 
一個英雄通常都有自己需要扮演的角色,而許多英雄都會扮演1種以上的角色。 所以我就來說說英雄所扮演的角色分類和特性,並舉出例子。



1. Hard Carry (後期英雄)
靠裝備吃飯,初期容易被壓,肥起來後可以殺到爽。
基本上就是初期靠隊友,後期隊友靠你。
因為坦也是吃裝的後期英雄,Carry有分Beefy Carry(肥坦型)dps Carry(攻擊型)。
攻擊型Carry的特點除了以普通攻擊為主要攻擊輸出以外,都會有一個以上的重點招式,例如會瞬移(逃跑/追擊),會隱形(突襲或保命),會爆擊(裝備成長),會分身(裝備成長),會普攻暈(PK優勢),會吸血(PK優勢),會跳砍(追擊優勢),會加跑速(追擊優勢),會魔免或魔防(會戰優勢),很硬或是會閃躲(PK/會戰優勢)因為此類型的英雄只要裝備龜出來,後期就可以殺爽爽,所以特多新手喜歡使用。但是一個隊伍裡千萬不要超過2個超後期Carry(最好只有1個,讓隊友41),要不然勝率會大減,因為如果大家都需要賺錢,那誰去推塔? 誰去壓人? 誰去Gank? (新手路人場出現5Carry也不是啥稀有的事,必輸無疑)
例: PA、屌面、小狗、CK、幽魂、狼人、SoulKeeper、骨弓、NWNagaSA、分身猴、TW、魚人、BB豬…..etc



2. Babysitter (
褓母)
- Carry初期的最佳拍檔。因為本身不需要太好的裝備,而且初期通常都有很機車的招式,所以可以保護Carry,讓同路的隊友賺爽爽(尾刀都留給Carry)。有些本身會治療,可以順便幫他們省藥水費。 然後負責買眼插眼,防止被Gank,然後專心照顧同路隊伍的隊友,讓他賺的開心不被壓太慘。 玩此類型英雄的玩家必須要有強大的佛心,不自私,和寧願自己死也不要Carry隊友死的犧牲心態。 隊伍裡有個只求勝率不求Kill的褓母,是勝負的關鍵。 基本上這種角色只有比賽和clan內戰才會見到,一般誤以為殺越多就是越Pronoob路人場通常都只會自high,鬼才想當褓姆咧。 OS: 褓母保到尾刀不會算的嫩咖,還不如自己去殺。 PS: 在勝利的一方,褓姆就算是0-10 不是恥辱,是偉大的榮耀。
例: 冰女、暗牧、Warlock、死靈法師、死騎、WD、LichLion ….



3. Semi-Carry (Carry)
- Carry跟後期Carry的不同是,初期不需要褓母,抗壓性高,因為招式偏魔法傷害的關係,初期有大絕或是combo技滿便可以到處殺人,後期普通攻擊輸出也有一定程度(但是比不上同裝的超後期Carry) 簡單的定義是,初中期能不靠其他隊友便可以「輕易」殺人/壓人的後期物理普攻英雄就能算是半Carry 此類型英雄十分重要,也是選角大熱門,因為他集合了GankCarry等雙重要素,既不需要被保,殺人也容易,裝備起來後期轉普攻Carry也頗機車。此類型大部分是偽智英、偽敏英或是偽力英(也就是初期法術狂放的敏/力英,或是後期普攻超痛的智英)
例: 月女、刺蛇、SF影魔、ViperRazor、藍熊貓、阿水、Potm、林精、大劍、Sven、龍騎…….


 
4.Ganker (騷擾者,突襲者,壓人者)
- Ganker顧名思義就是到處去Gank的人/英雄。 此類型的英雄也是有機會拿許多Kill 而且在遊戲裡面扮演著重要角色。一場遊戲的優劣勢,常取決於Ganker的表現。 能幫自己隊伍製造順風,賺錢更安穩,並且騷擾對方,讓對方沒有賺錢的喘息空間,就是Ganker要做好的事情。 「到處殺人、到處鬧人、到處壓人」即是主要工作。
 
Solo Lane Ganker:
簡單來說,就是Solo一條路,然後可以快速達到6(其他路大約4),再利用大絕優勢到處去殺人,讓對方在別線不得安寧。 通常此類型的都會Solo中路帶水瓶,並且查看上下符文,再利用符文優勢來殺別條線的人。 此類型的英雄多半是半Carry、法系英雄,或者是會blink跳或initiate(突入)的英雄(方便搶符文和Gank),也有少部分的快跑追擊類型的也會考慮Solo,如嗜血者和夜潛魔。 Solo的英雄必須要有十足的尾刀能力和抗壓能力,如果Solo失敗了,也就會讓對方的Solo者有更高的等級和機會去別線Gank,所以要除了考慮英雄本身以外,也要依照自己的能力和團隊組合來慎選。PS: 你既然選擇solo6級以上最好就去Gank其他路,不要一直顧著Farm。要不然乾脆不要solo了,浪費團隊的經驗/時間 (除非你是Carry)
例: 發條哥不靈、PotmQoPViper、藍熊貓、鍊金、月女、母蜘蛛、嗜血者、夜潛魔、Razor、影魔、獸王、SSLionLich、林精、女妖、宙斯、睡魔、Doom…….(很多)
 
 
Roam Ganker 游走者
傳說中的插花王。 不需要太強的裝備,也不需要太高的等級,便有一定的影響力。 本身必須要有強力的暈技可以到處幫忙。好的游走者從遊戲一開始便三條路走來走去幫忙支援,順便插眼。游走者可以非常有效率地製造順風外加給對手壓力。
例: VSLion、沙王、冰女… (會暈或是緩的英雄)
 
Jungle Ganker 打野突襲
有些英雄因為可以招喚或是感化中立怪,所以有能力可以打野外。 打野帶來的優勢是讓隊友solo,而有更多的經驗。 打野的英雄可不是farm到天荒地老,無視戰局,而是要出其不意地冒出來Gank其他路的敵方英雄,以達到騷擾的效果。
例: 陳、福利安、林精、黑水、熊德、狼人….
 
 
Ganker
就是Ganker (廢話)基本上,除非你是後期Carry或是急需賺錢(跳刀,其他任何英雄只要你到了一定等級,最好都要去別路Gank Gank時飛捲常帶在身上才能適時地有效支援和守塔。殺手型的英雄,像是甲蟲,BH之類的更是需要到處去殺人,婊到對方發育不良,順便讓自己升級賺錢。 一個隊伍 Gank 的多寡和效率,對exp lead (團隊經驗值領先) 成正比的影響,瑣碎的小戰造成的等級的差距往往是中後期5v5團戰的勝敗的關鍵之一。



5. Initiator (先發者)
- 一場有先手優勢的會戰,能帶來極高的勝率。 55大會戰或是3v3 2v2 小會戰,若有英雄能掌控先發優勢,擾亂對方陣型,那基本上就已經贏了一大半。會戰勝利便能推塔,算是遊戲的勝負關鍵。

群體AOE先發者
建議品: 跳刀 (一刀在手,威力無窮)  
通常此類型的先發者,都有強力的大絕或是震暈combo,若能弄到3個以上的敵方英雄,即是成功的先發。
- 先發英雄(會範圍暈的,率先突入)
地牛、黑水、樹人、沙王、MagnusTiny、屌面、潮獵、AxePuck、CW….
- 後發英雄(不會暈或是偏軟的,第二突入,否則變炮灰…)
刺蛇、冰女、TS、雙頭龍….
- 人未到,招式先到,AOE非以自身當圓心 (不需要跳刀,先後順序沒差)
老牛TCQoPCoCo、屁王、冰魂
 
單人非指定遠程突襲先發者
因為本身會跳或是傳送,不需要跳刀,也能達成先發條件。
雖然只有偷襲單一英雄,其實也足夠了,先手就是有優勢!
例: Potm 箭,發條哥布靈勾人

單人位移先發者
先把一個抓過來圍毆幹掉,瞬間變成5v4,何樂而不為?
例: 勾肥勾人、VS換位、蝙蝠拉人



6. CC (控場者)
暈、變羊、綁、咬、睡,任何能使對方無法動彈的招式,都算是場控。 (就算英雄本身不會,也可以買羊買吹來達到效果) 有些英雄只有單純的暈,但是場控時間不算久,或者是因為是大絕而CD太長,所以只能算半個控場者。 真正專職的控場者,有能力讓對方英雄無法動彈長達3秒以上,並且本身至少有2招能讓對方單一目標暫時殘廢。 讓本來5v5的會戰,變成5v3甚至5v2會控場的英雄,能為會戰帶來非常大的優勢,也能提升Gank和突襲的成功機率。 此類型英雄為智英居多。
例: BE睡魔、LionShadow Shaman



7. AOE (法術性範圍性傷害輸出者)
專門使用魔法範圍性招式的英雄。
此類型英雄在2v2或是1v1時或許表現差強人意,但是5v5能展現可怕的威力。
會範圍性法術傷害的英雄,可以在短時間內對敵方造成最多的攻擊總輸出。
範圍性傷害的多寡也是5v5會戰優勢的指標之一。
例: TS,女妖、刺蛇、雙頭龍、白法、冰女、火女、死靈法師、黑水、DSeerQoP、光法、屁王、影魔、沙王、地牛、TCTiny、潮獵…. (很多)



8. TowerPusher (推塔者)
一場遊戲的最終目的,當然是把對方主塔給推掉。 所以推塔型英雄擔任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能有效率地推塔對團隊來說,有非常大的利益。當然有些英雄推塔只是附加效益而已(例如炸彈客),還有些是後期才能有效推塔(例如分身系英雄),一般來說想推塔不會直接聯想到這些角色。 初期能推塔的角色,可以賺塔錢以外,也給隊伍帶來初期穩定的收入。
例如: 女妖、WarlockSS、福利安、ChenPugna、蜘蛛、TS…….



9.  Sub-roles (次要角色/英雄型態)

Sub-roles 通常為兼職類型,而不是專門的。 一般來說裝備買法會比較偏混合或是戰況需求取向,而不是取向於下列兼職類型。

Tank 坦克顧名思義,就是血多,通常都在最前線接受傷害的英雄。
不過這是比較有問題角色類別。 正常的來說,團隊通常不會需要一個專職的Tank。
因為一個成功的先發,能讓我方不受太大的損傷的情況下把敵方一一擊敗。
但是專職的Tank也其實是可以的,但是前提是要有本錢farm(因為坦裝很貴),而且本身要有在場影響力,(例如BB豬一直噴毛,在場上就會一直造成傷害,但是打他噴更兇,不打他也不行)。 有些英雄,血在多也沒有用,衝進去招式放完後,就沒有什麼下文了... 不打他無所謂,稍後kite 死他就好啦(如果他不會反彈傷害那更爽)。
很多人以為某些英雄血多皮硬,可以當坦,所以傻傻地衝坦裝,卻不知道其實買dps裝或是輔助裝會更好。 把坦當作是本身英雄的唯一用途通常都會邁向無用狀態。 某些英雄因為設定的關係,比其他英雄更適合當坦,因為他還沒死,就是種威脅。 該不該走坦裝路線已經不是本身英雄str 力量成長係數高不高的問題,而是本身角色技能的問題。並不是所有的英雄撐血量就能當成主坦,有些疑似很肥的英雄,其實走輔助或是dps路線會更適合。

血多,皮硬但是整天躲起來偶爾才出現的就不適合走坦裝。
(例如樹人)
血多,但是先不理他也沒啥大事的,也不適合買坦裝。 (招式CD太長,放完就發呆/裝忙的那種)

當坦不是力英的專利,甚至某些智英和敏英走坦克路線,比本身輔助或dps的潛力來的高。 (所謂的pseudo tank偽坦克,其實是為了增加生存時間買血裝而產生的變相坦克) 女妖買智坦四寶就是個很好的例子(雞血石、希娃冰盾、龍心、盾甲) 綠杖也是很常見的智坦道具。

通常適合買坦裝當坦的英雄,通常都有下面一種以上的特點。
1.     該英雄必須需要靠近敵方才能夠成傷害。(自身圓心範圍aoe)
2.     打他會反彈傷害
3.     他在場上,會一直有AOE或範圍持續傷害 (有些甚至會考慮買閃耀聖衣)

BB豬、Axe、死騎、勾肥、灰鳥、CW、死靈法師、女妖、Razor

例外:  傷害招式跟自身血量有關係的。 (此類型雖然可衝坦裝,但不能算坦,實質上是個1 vs 1 DPS打手)
Huskar、快手熊


Nuker 法師/魔法傷害輸出者
也就是有強力法術的Combo型英雄,法術很強但是缺乏普通攻擊威力的英雄。 有人狹意為智英,但忽略其實力英和敏英也有許多擅長魔法傷害的英雄。所以法師我定義為魔法傷害combo型英雄。 此類型的英雄又分成爆發型,能掌握「短時間內造成爆發型魔法傷害」,還有折磨型「使用毒、緩等等DOT讓對方死去」和CC型「綁、暈、羊、OOXX婊到死」
當然也有綜合型,使用兩種以上或是其他特殊的手段(例如追擊)當作combo組合技。
爆發秒殺型: 火女、Lion、雷神、TinkerOgreLichTiny、地牛
DOT型: DoomTS、雙頭龍、刺蛇、蝙蝠….
CC型: 睡魔、SSLion….
綜合Combo型: 冰女、沙王、Puck、冰魂、骨法、白法、QoP WD….
 
Healer 治療師
顧名思義就是補血或是輔助技能為「重點」,並且特別機車的英雄。 除了可以當褓姆以外,也可以當dps或是坦。除了前面介紹的褓姆,目前會補血的英雄許多都充斥著暴力或坦克奶媽,所以依照裝備和玩法,會有許多不同的出路。基本上幾乎所有的治療師都兼具暴力和硬皮的潛力,要殺也不好殺。
例: 小王子、死靈法師、死騎、暗牧、林精…. 等等
 
Special/Situational Abilities 特殊輔助
有些英雄除了擔任所謂的正職以外,還有特殊的能力,會讓人考慮選他們。例如骨法的杖,樹人的偵查,冰女的靈氣,毀滅者/光法的回魔,雄人魚的精靈火等等。



 
10. Direct Counter (剋星)
輪流選英雄的模式,不是沒有他的道理在。 意味著你有機會選可以剋對方的英雄。相對地,挑選英雄時,也要考慮把天敵給Ban掉。
對方選隱形英雄? 那只好派出雄魚人。
有人愛打野? 樹人偵察。
一堆法師? 那考慮看看敵法或骨法。
一堆招喚物和分身? 那把地牛選起來暈給他們死。
對方有肥坦? 那選死靈法師準沒錯。
對方CCchannel技一堆? 那只好讓沉默師來發威一下了。


 
11. 其他
- 炸彈兵算是目前戰術的異類之一。不過應該歸類為輔助。 他的炸彈可以當偵查眼,聖堂刺客的大絕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可以防Gank,會戰暈仗也是能讓隊伍佔地利,遙控炸彈影響力也非同小可。 不過因為破解容易,缺點不少,所以正常選角會比較冷門一些。
- 福利安和幽魂的傳送也算是獨特的全地圖攻擊/突襲戰術
- 後期偷塔不算是正規戰術之一,偷塔任務多半要會隱形或是能逃跑的英雄來擔任

 
 
 
這算是我花滿多時間寫出來的心得,給新手們做個參考,當然也接受指教。
祝大家能Out-Pick 敵對,百戰百勝。
(修改了一些錯字和語法,順便補充一點東西)
                                         
68
-
未登入的勇者,要加入 2 樓的討論嗎?
板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