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1 更新:由於遊戲更新後的 BUG,導致工具的提示框在編輯器無法使用,這會使玩家在製作地圖時無法查看道路的長度與坡度,因此新地圖還未完成,但後續地圖仍在製作中。
2025.06.11 更新:直到今日的 1.3.3f1 版本中,上述的編輯器 BUG 仍未修復。剩餘四張地圖僅剩路網之外皆已在數個月之前已完成。除此之外更新了魚的自然資源,需要再次上傳新版本才會在遊戲選單上顯示資源量,但由於這個資源沒有對應建築故暫不更新。
本文會分享我在 CSL2 上製作的臺灣城市一比一地圖:
- 臺北:以臺北盆地的地形為中心,包括了臺北市與新北市的核心區域。
- 臺中:以台 74 線與烏溪為界,包含了舊台中市大部分平地區域。
- 高雄:包含了壽山與旗津島的高雄市地圖。
- 桃園:包含桃園與中壢兩大核心以及周圍城鎮的地圖。⭢ 3F 介紹文。
- 基隆:包含基隆、瑞芳、萬里與周圍城鎮的地圖,北至基隆嶼,西南到五堵。⭢ 4F 介紹文。
- 臺南:以舊臺南市為中心,並包含永康與仁德,南側以台 86 線為界。⭢ 6F 介紹文。
- 新竹:以新竹市為中心,包含竹北、竹中與香山等周圍城鎮。⭢ 7F 介紹文。
- 嘉義:以嘉義市為中心,西側以水上機場為界。⭢ 8F 介紹文。
- 彰化:以彰化市為中心,周圍城鎮包含和美、秀水與花壇。⭢ 9F 介紹文。
- 宜蘭:包含宜蘭與羅東兩大城鎮,東側以太平洋為界。⭢ 11F 介紹文。
- 花蓮:以花蓮市為主,最北到新城北埔,南邊以木瓜溪為界。⭢ 12F 介紹文。
- 苗栗:以苗栗市為中心,包含後龍、頭屋與公館等周圍城鎮。⭢ 13F 介紹文。
此圖是目前已上傳地圖在臺灣上的對應位置,模組說明頁面中有該地圖的對應範圍。
特色
- 由特製的內政部 20 公尺 DEM 資料生成一比一地形,採 TWD97 座標系統
- 盡可能還原現實中河流以及溝渠
- 提供國道與省道等重要道路
- 鐵道路線不進行立體化
- 不需要前置模組
- 參考自實際邊界的自定義 441 格地圖區塊 ⭢ 2F 介紹文
- 提供 OpenStreetMap 疊加用地圖
備註
原則上不需要任何前置模組,不過在拉道路時有部分使用 Anarchy,若想要再重建同樣道路時可能會發生碰撞、在水中之類的提示。
推薦使用 Map Texture Replacer 來改變地面材質,使溝渠產生的斜坡不會如此突兀。
地圖中因為地塊面積大與資源較多,因此地圖區塊的購買、維護費用會相較香草地圖來得貴上許多。⭢
5F 心得文。
目前地圖都是用 Beta 版的地圖編輯器製成,可能會出現一些不穩定的情形,還請在底下留言告知我。
設計與製作過程
首先是地圖區域的框選,會挑現有都會區的中心並則納入現有國道交流道與設施,若不行則會避開。
高度圖基本是使用內政部 20 公尺網格數值地形模型資料,對他有興趣的人請至
政府資料開放平台查詢,並混入自己調整過的資料(GEBCO 與其他水文資訊)生成。
此外高度圖只製作一比一(自己不能接受其他比例,會影響到高度與坡度)。
範圍確定後記錄該座標並產生高度圖與其相關圖資(河道與溝渠、疊加圖、模組介紹頁用地圖),總計十幾張。
高度圖再與河道溝渠資訊合併後匯入遊戲編輯器進行水體編輯,這部分的工程是最花時間,要能確保所有的河道溝渠都有水在流動,並且還能使不想處理支流或溝渠的玩家可以用地形工具覆蓋掉(但有部分上面放著 Constant Rate Water Sources 會使水源不斷流出)。
道路只會製作國道與省道,國道會製作相關的交流道,而省道保持簡單,不還原都市內的立體化設計,另外若車道數差異太大會製作一部分相關道路(例如臺北市艋舺大道與和平西路三段路口)
快速公路則不製作(另外依照快速公路規劃的台 63 以及連接台 74 的國三快官交流道同理不製作)。
道路的設計盡可能簡單以保留玩家規劃時的彈性。
其餘的部分包括海空運與鐵道(同樣不做立體化)、各資源(農林礦油與地下水)的分配、種樹和放動物 (Animal Spawner)。
確認無虞後開啟香草模式測試後再上傳至 Paradox Mods 平台上,但可能還是會有缺漏請多包涵。
心得
這幾張做下來發現平均的製作時間近一個月滿花時間。
後續還是會進行其他區域的製作,不過不一定能像現在的頻率發布地圖。
說明會放在下面並開放投票作為發布的順序參考。
後續區域
自四月底以來公布的數張地圖已經完成。後續請參考第二回投票的說明:
介紹文
- 斗六:西側虎尾東側斗六,還包含斗南與莿桐。
- 臺東:以臺東站為中心,臺東市區位在東南側。
- 南投:北邊草屯、南邊南投市的地圖。
- 屏東:以屏東市為主,包含麟洛、長治與內埔等地的地圖。
其他
也可以試試看線上版的高度圖生成器,其中也能自動產生疊加圖相關資料相當實用:
特別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