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話說這個吞3也真用心啊... 的確是個可以增長知識的好機會。
剛看到題目完全傻眼... 深感書沒讀好...
爬了許多文之後了解很多,自己加了一些字跟大家分享一下囉
-----------------------------------------
(函谷關任務-考前衝刺)
B:地勢顯要,穀道僅容一車通行。
函谷關最早在春秋戰國時代由秦國所建。
「因在谷中,深險如函而得名。東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號稱天險。」
關隘地處深險谷地,地勢險要,窄處只能容一輛馬車通行,所謂「車不方軌,馬不並轡」。
2:於函谷關所完成的著名典籍為合?
B:道德經
函谷關另一個比較特殊之處是他被道家和之後的道教視為聖地,
因傳說老子是在此地創作《道德經》的。
3:所謂[紫氣東來]意指吉祥的徵兆,這是因何人過函谷所流傳下來的一段佳話?
C:李聃(ㄉㄢ)
老子李聃,因不滿朝庭腐敗,諸候相爭,辭宮不做,
離開洛陽,打算經函谷關西去,過隱居生活。
老子皓首長須,神彩奕奕,倒騎青牛來到函谷關前。
守門關吏見此人與眾不同,立刻報告關令尹喜。
尹喜趕忙來到關前,將老子迎到客捨,共進餐膳。二人邊吃邊敘,談得很投機。
函谷關一帶景色秀麗,尹喜關令又極力挽留,
老子就留下來,寫出了彪炳後世的五千言《道德經》後才離關西去。
4:請問,下列何者非函谷關所留下來的典故?
C:護法討袁(是袁世凱,剛看到題目以維是袁紹 0.0 )
5:函谷關是由誰自晉國手中奪取崤函之地,其後設置機構?
A:秦孝公
春秋時秦孝公由晉國手中奪取,爾後六國圍攻秦國時,
靠著函谷關優異的天險優勢守下。函谷關功不可末。
西漢賈誼的過秦論寫道:「於是六國之士……嘗以什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遁逃而不敢進」,其中的「關」就是指函谷關,可見其戰略影響。
6:下列那一件歷史事件和函谷關有關?
A:鴻門宴
由於函谷關易守難攻,秦朝末年各地起義抗秦後,
新立的楚懷王為儘快平息戰亂,宣告誰先入關中,得為關中王,此處所提的關亦是函谷關,之後劉邦先入關中,不過並非直入函谷關,理由即是函谷關易守難攻,加上關內即是秦的首都咸陽,護守函谷關的秦軍必是精銳,為避免攻堅,劉邦接受張良的建議繞道進入關內。
不過,項羽不滿劉邦先入關,設下鴻門宴,但又不願違逆楚懷王當初的宣告,因此在冊封時將劉邦封為巴王,之後封為漢王,雖然巴、漢兩地也屬於關中關內(函谷關以西),但當時為未開化的不毛之地,甚至是秦與秦朝專門用來流放罪犯的地方。不過劉邦仍然在漢中成功積蓄力量,最終在楚漢相爭中戰勝了項羽。
-----------------------------------------
參考:維基百科-函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