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AP3-SA 改裝清水搖桿+按鈕
注: HRAP3-SA跟MadCatzTE的零件是完全一樣的 (搖桿, 按鈕, 鑲嵌版)
所以這個搖桿跟按鈕的換裝步驟 也適用在MadCatzTE和MadCatzSE上
而按鈕的換裝步驟 跟一般的HRAP3也是一模一樣的
在嘗試三和JLF跟清水LS-56-01後 因好奇清水頭號格鬥遊戲搖桿LS-32-01的手感
所以決定拿我的HRAP3-SA來試試 (一般的HRAP3 不能簡單的換裝S版"凹"的LS-32-01)
廢話少說 這幾張照片簡單的記錄了換裝的過程 請看
首先 你需要一個HRAP3-SA (Hori Real Arcade Pro. 3 - Special Addition)
注: 所有HRAP3系列搖桿 是設定在PS3使用的 也可以接PC 但不能接PS2.
這個是Hori RAP 第三代的搖桿 裡面裝的是三和的搖桿 (JLF-TP-8YT-SK)
跟按鈕(OBSF30, OBSF-24) 好像還是廢話...
所需工具很簡單 只需要一字, 十字和六角形的螺絲起子 (改一般HRAP3 另外需要7mm的螺絲筒)
換裝的零件為:
搖桿 清水 LS-32-01 (搭配清水SS"凹"鐵板)
按鈕 清水 PS-14-G (30mm)*2 - 我只改了L2跟R2鍵兩個按鈕
清水 PS-14-D (24mm)*2
限量獨賣的三和LB-35-M搖桿球只是換爽的 可有可無
注: 只要是同size的搖桿球只有外觀不同 使用上手感相同
三和的LB-35 清水LB-35以及LB-39搖桿球 因為規格一樣可以不受限制使用在JLF和LS-32上面
用六角的螺絲起子打開版面後 裡面面板翻過來就是這樣
HRAP3-SA跟TE一樣 可以從正面開 不像一般HRAP3要從後面拆起
(恩有點搞不清楚狀況 已經換好了左上的PS-14-D後才拍照...)
要拆按鈕上面的電線很簡單 拿一字的螺絲起子
插入電線和microswitch之間的縫隙 一轉就開了 最好不要用手直接拔
稍微比較一下 白色的是三和的OBSF-30 黑色是即將換上的清水PS-14-G
因為我買的是崁入式的按鈕 只要按著按鈕兩邊就可以裝入或拔除 這個步驟很簡單
接下來拿十字的螺絲起子 把JLF的P1板(平)上面的四個螺絲拆掉
原裝的JLF遙桿拆掉後 就可以看到HRAP3-SA的鑲嵌鈑
再次強調 HRAP3-SA, HRAP3SE跟MadCatzTE, MadCatzSE一樣 有直向+橫向兩組鑲嵌鈑
所以JLF跟LS-32兩種遙桿都可以搭載 一般的HRAP3只有直向的鑲嵌鈑 不能鎖上LS-32-01
同樣的 稍微看一下兩個公司打得火熱的兩大搖桿JLF對LS-32
注意JLF-TP-8YT-SK的P1鐵板是直的(上下向) 裝上時5針電線是面對左邊的 (面對按鈕)
相較LS-32-01的S鐵板是橫的裝上的(左右向) 原裝的LS-32-01的5針電線頭是面對下面
接下來這個步驟很重要 因為原裝LS-32-01的5針連接線方向不一樣
如果直接裝上方向會是錯的 所以必須要把pcb板往左轉90度 (變得跟三和的方向一樣)
只需要把藍色的檔板上兩個螺絲加上下面的四個螺絲拆下 就可以轉動pcb方向
下面的圖是拆解中 注意還沒轉pcb 五針連線頭現在還是朝下的
方向轉對後(往左90度) 就可以裝上啦 請看下圖 注意就像剛才提到的LS-32-01是裝橫的
而且現在5針連接線的頭是面對按鈕這一邊的 順便提到 我偷懶只鎖了兩個螺絲
你要的話 只要在轉pcb的時候先不要裝回pcb跟檔板
就可以不受障礙的把原本三和搖桿的四個螺絲鎖回去
搖桿鎖好 確定按鈕電線顏色接對後 就可以把面板重新裝上 螺絲鎖上
就大功告成啦 下圖是完成品
不想太花俏 所以就以黑白色系為主 搭配上有類似碳纖維紋路的LB-35-M 感覺還不錯
大概就這樣 基本上換裝零件很容易 說穿了就是拆裝螺絲
按鈕的換裝 一看就懂 而搖桿的部分 只要是型號對了 就可以直接換上
因為看到巴友的提問跟友人的建議 所以在這邊加注JLF跟LS-32的使用分享
三和的JLF跟清水的LS-32現在市面上最主流的兩支搖桿
三和的JLF是Hori Real Arcade Pro系列的原裝搖桿 也是MadCatz TE跟SF4 原裝街機搭載的搖桿
不過清水的LS-32 在街機上也常見 愛好者也跟JLF不相旗下 不過家用搖桿則是限量的Hori才有搭載
有些搖桿也可以直接換上LS-32-01 例: HRAP3-SA, MadCatz TE, MadCatz SE
以下是我的HRAP3-SA和HRAP3-SE
1.搖桿手感的比較
首先我想強調這兩隻搖桿都是兩家公司主打的格鬥遊戲搖桿
雖然手感明顯不同 但是差別也不是天壤地別 到底哪隻好用 完全看個人喜好!
兩支搖桿比較起來清水的彈簧較緊 回中力較強 搖桿行程較短
所以LS-32使用上雖然推動所需力道較大 因為彈力強加上行程短
在使用快步 或是快步取消Saving Attack (美版Focus Attack Dash Cancel) 比較容易
而三和的JLF搖桿彈簧較鬆 彈力較小 所以推動起來感覺比較輕巧 順手
但所需力道較小補足了JLF行程些許較長的可能的附帶問題 感覺較鬆 轉動也較靈活
我個人覺得手感的喜好 跟操控搖桿的方式有關係
如果你喜歡"推動"搖桿 不要整個抓緊 只用指頭推動搖桿 讓彈簧出力 搖桿自己回中
那你可能會比較喜歡緊實的LS-32
如果你比較喜歡"掌控"住搖桿 像是酒杯拿法 整個手掌抓住 充實的掌握搖桿的動作
那輕巧的JLF可能比較適合
2.原裝檔版的比較
檔版的部分 兩者都是四方形的 但相較起來
三和的JLF像是完整的正方形 每個邊都是 直線的 "|"
而清水的LS-32的檔版四邊感覺有點弧形 ")"
因為這樣的差別 清水的LS-32相較之下
比較容易讓人沿著檔版的邊"磨"出236或是623的招數
使用JLF時 比較建議玩家不要靠著檔版"磨"236 因為在3的位置會卡到角
而是精準的滑轉出1/4圓的動線 對於新手 或是習慣正圓形檔版的玩家
三和的正四方檔版 這個部分可能會比較不適應
而我個人認為 三和的"正"四角檔版 在使用集氣的角色比較準確
兩支搖桿差別滿大的 不管是手感 跟檔版的觸感
所以看你喜歡的手感選擇 建議都玩過在買
3.三和跟清水按鈕的比較
按鈕的部分 三和跟清水的基本款分別是OBSF跟PS-14-G 耐用度不相上下
三和的OBSF比PS-14-G敏感許多 雖然按鈕的啟動速度一樣 都不會有lag
可是三和的OBSF只要輕輕擦到就會啟動 而清水的PS-14-G比較有要"按下去"的感覺
基本上 三和的OBSF比較敏感 你把手指放在按紐上面休息就可能觸發按鈕
而清水的按鈕則可以讓你放手指在上面"休息" 按下去才會處碰
使用上 因為OBSF觸動較敏感 要連發比較PS-14-G容易點
不過在單一的觸動速度上 只要按鈕按下去後 出招個速度是一樣的
在造型上 三何的OBSF按鈕是拱起來的 PS-14-G則是平坦許多 甚至有點凹下去
照片不是拍的很好 但是可以看得出來外型的不同
注: 如果你買不到清水PS-14-G 清水的PS-14-K跟PS-14-G的觸動感覺類似
但是造型跟規格都不同 PS-14-K是透明的 而且按鈕是像OBSF一樣拱起來的
以下是我的HRAP3 改清水PS-14-K + LB-39(泡泡)搖桿球
JLF型號註解
JLF- 搖桿款
TP- 有裝pcb和5針連結線 (不用焊接)
8- 八方設定 (搖桿可以觸動八個方向)
Y- pcb方向面對側面 (裝上搖桿版面時 五針連接線面對按鈕這一方)
T- 搭載JLF-P1鐵板 (平鐵板)
S- 搭載JLF-P1-S鐵板 (凹鐵板)
SK - 配上搖桿套以及圓形防塵片
所以以HRAP3和MadCatzTE原裝搭載的三和JLF搖桿來舉例
兩個都是使用JLF-TP-8YT-SK 型號的意思是 JLF的搖桿
搭上pcb並以八方位的原裝設定裝在P1平鐵上 連接線方向轉過90度
並且搭配了搖桿套和防塵片
這個相同的型號也是改MadCatz SE的時候推薦的 可以直接螺絲換裝 不用任何更改
注: 因為清水的搖桿型號沒分那麼清楚 所以沒有多加註解
以清水搖桿來講 有加"-01"就代表有搭載pcb (不需焊接)
而LS-32-01 一般都是搭載了清水的SS版 (大致上跟三和P1-S一樣是凹的)
不過LS-32也可以搭載清水的平鐵板 - "RE"版
如果是要換裝在HRAP3-SA或是MadCatz的搖桿 要確定是買SS(凹)鐵版.
搖桿頭款式
這邊貼上幾款搖桿頭跟各位巴友分享
希望能幫助大家選取適合自己手感的搖桿頭
1. 搖桿頭款式
照片中的分別是 (由左至右)
三和LB-35: 基本素色圓形搖桿球 30mm (原裝設定)
三和LB-35-M: 限量版擬碳纖紋路搖桿球 30mm (外觀跟LB-35不同 手感一樣)
清水LB-39: "泡泡"搖桿球 30mm (外觀跟LB-35不同 手感一樣)
清水LB-49: 大"泡泡"搖桿球 40mm (大一號的搖桿球 也有素色的大搖桿球)
三和LB-30N: 球棒形搖桿頭 (對於6, 7年級的玩家充滿回憶和醍醐味的搖桿頭)
註: 以上的搖桿球都可以直接裝上三和JLF和清水LS-32搖桿
LB-30N搖桿棒則需要買轉接螺絲帽 如圖
三和的LB-35, LB-45跟清水的LB-35, LB-45 搖桿頭是一模一樣素色的 只是色澤稍微不同
除了列出的款式外 還有LB-30款 是比LB-35還要小的搖桿球
2. 搖桿頭手感比較
其實三和LB-35-M跟清水LB-39 "泡泡"搖桿球系列只是外表特別其實手感是一樣的
所以手感的比較只是在於30mm, 40mm這兩個尺寸以及球棒形搖桿頭上
個人比較過後 還是覺得30mm的尺寸比較順手
40mm稍微感覺遲鈍 個人感覺重量稍增 靈活度降低
覺得握法的不同也會帶來使用上手感的差異
如果手掌較大的玩家建議可以試試
而LB-30N球棒型搖桿頭則是許多6, 7年級玩家童年的回憶
早期台版的大台電動 搭配的多半是仿美式的搖桿
搖桿頭也是搭配類似球棒的搖桿棒
對於想要尋找兒時醍醐味的玩家 建議可以試試
搭配上三和JLF的八角檔版或是清水LS-32的正圓檔版
就可以達到比擬小時候打大台電動的手感囉
只上 個人的一點淺見 希望這些資訊能幫助各位對搖桿硬體有興趣的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