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34
GP 1k

【心得】決定版戰役淺談-2.《征服者入侵》

樓主 混沌 ccchaos09
GP28 BP-
 
  各位好,本篇繼續帶來第二張,也是大多老同好最熟悉的資料片。
 
  《征服者入侵》
 
  跟之前的《帝王世紀》相比,本回封面的三個頭像正好對應了資料片中新增的三個主題戰役,身份呼之欲出。
 
 

  左方一臉凶樣的是把羅馬攪得天翻地覆的匈王阿提拉
 
  匈牙利博物館的阿提拉像。
 
 
 
  右方騎士裝束的是西班牙民族英雄,席德坎培多爾
 
  西班牙的席德雕像,頭盔的部分繪圖有參照到。
 
 

  中間美洲扮像的是阿茲特克的君王蒙特祖馬二世,舊版講古過場中有出現其標誌性的羽冠,而此冠似沒被其姪子瓜特穆斯繼承?

 

  存放於博物館的蒙特祖馬二世羽冠。
 
 

  從《征服者入侵》資料片開始,封面三頭像人物都是新發布且有長篇戰役的文明,高清版的《非洲王國》《王者崛起》至決定版的《最後的可汗》都遵循此模式。
 
  直到去年的《西方霸主》《公爵的黎明》才打破規律,採用一個尚未有長篇戰役的老文明配上兩個新文明的模式。
 
  《失落的帝國》則是例外,是由民間製作扶正為官方戰役,也因此至今都沒有經典的三頭像劇照,有些遺憾。
 
  以下為各戰役內容感想和個人主觀評分(實心一星,空心半星,滿分五星★★★★★)。



  阿提拉

  「上帝之鞭,呼風喚雨」

  劇情:★★☆

  美觀:★★

  難度:★★★☆

  老牌經典戰役之一,獵豬梗的出處,老玩家想必都嘗試過不同的走法。

  講古和戰役中都是貫徹匈人燒殺擄掠的宗旨,除最初和貝里達的獵豬比賽以及營救斯基泰王子爭取談判較有變化和劇情外,其他關卡的內容偏單調。

  美觀方面是本資料片中最粗糙的,頂多君士坦丁堡這個老牌城市、以及決定版新加的古羅馬水道較為突出,其他幾個城鎮則相形失色。

  難度部分是老牌戰役中強化最多的,二三關尚可,第一和後三關敵方勢力進攻欲望大幅提升,尤以沙隆戰役的成就最為棘手。


  攻打高盧一戰,奧爾良淪陷時招來的西羅馬大軍從原先的甲冑騎兵與劍兵勇士替換成百夫長軍團兵是一個亮點,然而難纏程度也提高了不只一星半點,沒做好防禦工事當心被都更。

  而在沙隆戰役中,從西哥德人願和仇家西羅馬帝國暫且放下嫌隙共同作戰,側面描繪出哥德對匈人忌憚之深,也呼應了《失落的帝國》阿拉里克終了時山雨欲來的氛圍……

  戰役中多在四處燒殺劫掠、少有曲折;反而敘事人.阿曼德神父在講古間透露出心境逐步被匈人同化、甚至在結尾時冷不防冒了句驚悚之語,比起戰役過程還具戲劇張力。

  順帶一提,阿提拉剛推出合作戰役時,個人曾和朋友連線打過。由於打完最難的末三戰有點累,想說初戰比較單純、看下獵豬流程就要休息了。

  原本是想走最佳解法:讓貝里達被鐵野豬咬死、自己回營地接受所有兵的。孰料貝里達遲遲不肯過來打獵,反而阿提拉因離太近被鐵野豬纏上,好不容易才甩掉讓牠掉頭去咬貝里達……

  冷不防,一隊騎兵衝了出來,居然是營地的匈人跑來救駕了!

  卻見鐵野豬被擺平後,貝里達表示一山不容二虎並下達抹殺令,麾下騎兵頓時一擁而上,一陣金鐵交鳴聲後,阿提拉和埃德科被圍毆致死……

  畫面顯示「你戰敗了」,我跟朋友的第一反應……




  席德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劇情:★★★★☆

  美觀:★★★★

  難度:★★
 
  官方主題中首個英雄全勤的戰役,之後獲頒出席全勤獎的還有《失落的帝國》斯福爾札《最後的可汗》伊瓦依洛,還有《西方霸主》大公爵父子檔。
 
  同時是最初會因故事更動文明的戰役,續作中有此情形的還有《失落的帝國》德古拉《公爵的黎明》的雅德維嘉
 
  最重要的,是個人的第一個主題戰役!
 
  還記得當年第一次用家人的電腦玩時,看到比武會場真的驚艷。
 
  即便多年後劇情戰役不斷推陳出新,仍無損於本主題在個人心中的地位,決定版推出時也是最先接觸的一批。
 
  比武會場和卡斯提爾、異教並存的托雷多、流放時的雪景和薩拉戈薩、瓦倫西亞都繪製細膩,只有最後一局除了主城外其他場景稍嫌粗糙。
 
  有趣的是,如果在初戰比武完、尚未騎上巴維卡前,席德跑去農奴的領地時還會被罵蠢士兵
 
 

  騎上巴維卡後再去,農奴頓時誠惶誠恐地改稱殿下……
 
 

  故得證,農奴認馬不認人!

  如果沒有巴維卡,你只是個蠢士兵;只有看到巴維卡,他們才尊你殿下!
 
  作為西班牙著名的民族英雄,一波三折的坎坷經歷,以及中箭亡故後將遺體固定於馬背上鼓舞軍心的壯烈形象,相信是許多老同好的回憶。

 
  劇情方面可謂環環相扣,從最初為桑喬授意俘虜阿方索、種下不睦的種子。之後因人望日漸高漲受猜忌、流放時期的投奔與結仇、與穆斯林侵略者的鬥爭……都與君臣之間的不和脫不了關係。
 
  最終席德逝去,沒了威脅的阿方索才放下心,順水推舟做了個表態厚葬之,首次看到時不免有些五味雜陳。
 
  戰役設計得挺巧妙,在盡可能還原席德的生平基礎上塑造出一個民族英雄的悲劇史詩,並淡化他在史實上較為不光彩的一面,或許這就是「英雄」身份讓人會懷有的憧憬和浪漫吧。
 
 


  蒙特祖馬

  「開門揖盜,腹背受敵」
 
  劇情:★★★★

  美觀:★★★★

  難度:★★☆
 
  老牌戰役中講古內容最為沉重的一個主題。
 
  簡而言之,強勢的外來殖民者侵略原生住民的悲歌。
 
  茂密的植被、寬廣的湖泊、壯麗的城市,生意盎然的熱帶雨林間暗藏威脅,配上阿茲特克的旋律有種神秘古老的氣息。
 
 

  主題是蒙特祖馬,然事實上在故事中戲份最為吃重、影響最大的是敘事者瓜特穆斯
 
 
  在故事中,瓜特穆斯扮演的是冷靜謹慎、觀察透徹的智慧形象。隱隱不滿君王的懦弱怕事、不盲從祭司的傲慢迂腐、始終戒慎外來者、洞悉侵略者的貪婪嘴臉……蒙特祖馬、祭司、甚至科爾特斯的小動作都沒逃過他的眼。
 
  儘管蒙特祖馬並非主人公,但在通篇故事中其戲份仍挺多的。不過主要在體現其懦弱怕事的性格,在得知羽蛇神將歸來時,最先反應是處心積慮保住王座,在西班牙人來犯時嘗試以財物賄賂,以開門揖盜來詮釋再合適不過……
 
  與史實中阿茲特克最終亡於侵略和瘟疫不同,給了玩家一個逆天改命的結局,在戲內充斥壓抑和殘酷的氣氛中,多少提供了一些慰藉。

 

  戰役方面,新版的索洛托勇士取代原本不知所云的答喇罕騎兵,豹勇外皮的騎士外型可謂時髦拉風,讓人眼睛一亮。


  然而最終戰役中諸神賜予的龜甲船被改成西班牙丟下的火砲戰船還是有些遺憾,儘管火砲戰船射程較遠、能清理岸邊防禦塔,但原本的龜甲船耐打得多、打起海戰更有利。
 
  此外,本戰還有個防止世界奇觀被毀的任務。
 
  任務上寫道「防止奇觀被毀能保證我軍士氣」……
 
  此句絕非唬爛,後果不堪設想。

 

  那如果被毀會發生什麼呢?
 
  —敵方鷹勇士得到馬雅金冠黃金國印加金冠織布盾……
 
  南美金冠三合一,毋庸置疑最強鷹!
 
 

  —敵方火砲戰船得到土耳其金冠砲兵葡萄牙金冠火繩槍……
 
  更快、更遠、更準!最強火砲戰船!
 
 

  如果想挑戰自我的同好可以開局自毀大金字塔,一樣有效喔。
 






28
-
LV. 34
GP 1k
2 樓 混沌 ccchaos09
GP15 BP-

  征服者的戰役
 

  劇情:★★★☆

  美觀:★★★☆

  難度:★★
 
  首回以多個文明各自成一個獨立劇情所構成的主題,續作中目前僅有《失落的帝國》資料片中有沿用此模式,決定版將兩者合併為歷史戰役,更多內容可參考另篇文章「歷史戰役集錦」。
 
  由於都是基於歷史事件做出的獨立戰役,劇情表現上中規中矩,但也受限於篇幅沒能有進一步著墨,多少有點遺憾,尤其是還沒有長篇劇情的文明。
 
  隨著資料片推陳出新,新主題中不乏有和以往的劇情事件相互牽連。各官方戰役彼此交織和歷史的淵源已成了全作的一大看點,也是粉絲間樂此不疲的討論話題。
 
  征服者戰役除一些勢力文明修正外沒有太多變化,頂多北地傳奇、哈斯汀斯和京都之戰的敵方積極度上升,露梁海戰的皇龍寺有了作用、不再限蓋城堡。
 
  不知為何,其中法蘭克似乎格外被厚待,前已有長篇劇情外還在八個獨立戰役中獨佔二席。
 
 

  都爾
 
  「柏柏征途的終結」
 
  時間軸上是《非洲王國》塔里克.伊本.齊亞德戰役後續,意氣風發朝歐陸進擊的柏柏大軍於本戰役鎩羽而歸,也遏止穆斯林在基督世界的侵略。鐵鎚查理威望水漲船高,為其子矮子丕平和孫子查理大帝(查理曼)日後的輝煌奠定牢固的基礎。
 
  順帶一提,時隔二十年了,鐵鎚查理的空氣坐騎依然下落不明。
 
  說你是騎兵,所以我說那個坐騎呢?
 
 
 
  北地傳奇
 
  「有夢最美的維京探險史」
 
  本主題中最具史詩感的一個,嚮往未知世界的探險家穿越重重阻礙一償宿願的傳奇故事。
 
  你看這個艾立克,才被咬幾下就掛了,真的太遜了~
 
 
  凶悍的狼王和獨樹一幟的野人增添許多神秘色彩,海中央的大海龍堪稱征服者戰役中最讓個人驚艷的地圖。
 
 
 
  哈斯汀斯
 
  「『私生子』的野望」
 
  哥德三色布丁海?擲斧重弩射到歪。
 
  諾曼王朝的興起,百年戰爭的遠因。
 
  征服者威廉的事蹟,在《西方霸主》歐特維爾家族主題內,宮中太傅向同有諾曼血統的年輕君王講古時也有提及。
 
 
 
  曼奇克托
 
  「千年帝國崩潰的序曲」
 
  稍為平淡的敘述,實則是暗潮洶湧。
 
  《失落的帝國》巴里結局主人公提及將前往養老(?)的安納托利亞於本戰役失陷,此回失利是千年帝國拜占庭崩落的開端,同時為巴里的結局平添了幾分懸念和驚悚的氣息……
 
 
 
  阿金庫爾
 
  「英格蘭的福音,法蘭西的噩夢」
 
  百年戰爭轉捩點之一,此役後英軍勢如破竹把法國幾乎逼入絕境,直到聖女貞德橫空出世才扭轉乾坤……
 
  本戰役裡還原出史實上英軍挫敗法軍的低窪地是個亮點,美中不足是雙方聲勢不夠浩大,沒能更傳神體現出法國貴族送頭大會的慘烈感。
 
 
  過場中提及勃根地從此役中得利,也和《西方霸主》大公爵主題有所連動,此戰主人公亨利五世在「掃蕩巴黎」一關中也有登場,初次遊玩時頗有種舊識重逢的感覺……
 
 
  勒班陀
 
  「危急存亡的生死之戰,大氣磅礡的海上交鋒」
 
  個人的第一個歷史戰役,想當年初次打還被土耳其搶灘的重部隊嚇到。
 
  好笑的是,戰役中船隻靠近土耳其海域時會冒出警語,表示深入敵軍勢力範圍太過危險云云。而事實上只要龜出足夠數量的火砲戰船就能反攻甚至剃光頭,耗時還比奇觀倒數來得快……
 
  開局講古時的艦隊集結隱隱透出山雨欲來的氛圍,來勢洶洶的鄂圖曼帝國,枕戈待旦的神聖同盟,雙方衝突箭在弦上。
 
 
  —鏖戰的結果,由神聖同盟的決定性勝利畫下句點。
 
  鄂圖曼帝國雖出師不利,卻未從此一蹶不振,只花半年就重振旗鼓、迫使威尼斯獨自談判並簽訂割讓賽普勒斯的和約。
 
  儘管本戰告捷沒能徹底擊潰鄂圖曼,但遏止了其在地中海勢力的進一步擴張,也大幅鼓舞了在宗教戰爭後低迷的基督教諸國士氣。保衛基督世界免於穆斯林入侵的意義相似上面提到的都爾戰役
 
 
  京都
 
  「戰國權位的更迭」
 
  源自日本戰國史上出名的本能寺之變,「魔王」信長的殞落及「猴子」秀吉的崛起。
 
  最早光碟版信長的城堡還是寫英文,不過史實上政變時信長是待在一間寺廟的,為啥不用直接用日本奇觀東大寺?
 
 
  還有既然都把信長做出來了,為啥不順道把政變主謀的光秀跟得利於此的秀吉也做出來?尤其是秀吉在之後的朝鮮戰爭也有戲分……
 
  唯一於決定版中改變圖示的征服者戰役,原先的日本武士被隔壁俱利伽羅拿去用。有趣的是,新圖示火砲跟鄱陽湖之戰的圖示龍舟一樣是該文明無法自行生產、在戰役劇情中才能取得的單位。
  
 
  露梁
 
  「明朝大捷,日亦大捷?」
 
  自從某回改版把朝鮮文明加成的強化箭塔射程改為須研發的銀冠科技後,開局箭塔反制敵船的效果大打折扣,困難下皇龍寺幾乎沒救。不過決定版改為可自建城堡,防禦日本陸軍上頗有幫助。
 
 
  挺微妙的一個戰役,既反映當時朝鮮的民生凋敝,又誇大本戰朝鮮的反敗為勝。
 
  反映朝鮮史實故事細節安排得十分巧妙,挺細膩的。
 
  *大戰之前王朝的貪汙腐敗→帝王開局科技落後。
  *連年戰火摧殘下生靈塗炭→人口兵力少得可憐。
  *漆川梁海戰水師全軍覆沒→起手海軍戰力不濟。
 
  儘管在敘事和戰役中,都描寫得猶如朝鮮置之死地而後生,然史實上本戰與其說是防衛戰,不如說是追擊戰成分居多。而為強調李舜臣和龜甲船的威能,出力不少的大明水軍慘被邊緣化……
 
  彼時因一意孤行伐朝的豐臣秀吉病逝,日本諸將無心戀戰決定撤兵,明朝聯軍得訊趁隙截擊日將小西行長、打算殲滅前來救援的日本援軍。最終日本撤退離去,朝鮮失去李舜臣、大明折損鄧子龍等將兵。
 
  值得一提的是,歷史上本戰明日朝三方都自稱大捷
 
  *大明出兵援朝,終把倭軍逐出附庸國,保住了「天朝上國」的威信。
  *日本不求戰勝只求撤退,完成目標之餘還賺了兩個敵方名將的人頭。
  *朝鮮結束戰爭,保衛住國土還把倭軍打回老家,王室貴族重立門面。
 
 
 
 
  話說設計組你們是多愛紅色啦?征服者戰役超過一半的文明顏色都是紅的……




延伸閱讀:歷史戰役集錦

15
-
LV. 36
GP 2k
3 樓 混沌 ccchaos09
GP9 BP-

  悲痛之夜
 
  悲痛之夜(La Noche Triste,為十六世紀西班牙征服者入侵美洲時,和阿茲特克帝國的衝突,也是西班牙-阿茲特克戰爭的重要事件。
 
  征服者時期因為翻譯的粗製濫造而被弄成奇葩的「的里雅斯德北部」,堪稱光碟版中最鬼扯的翻譯之一。
 
 
 
  順帶一提,的里雅斯德Trieste在世上還真的存在,只不過是位於義大利東北部的一個港口城市。
 
  由於La Noche Triste(西班牙文)Trieste(義大利文)拼法只差一個字母e,當時的天兵譯者恐怕查到有類似地名就直接自創翻譯了……
 
 
 
  言歸正傳,本回衝突是西班牙征服阿茲特克過程中傷亡最慘痛的一次。
 
  公元1519年二月,埃爾南.科爾特斯率領西班牙殖民者在墨西哥灣登陸,開始了在美洲的征服和侵略,並和當時的原住民阿茲特克人起了衝突;同年八月,西班牙人攻陷了特諾奇提特蘭,阿茲特克帝國正式滅亡。
 
  登岸的西班牙殖民者很快和當地住民有了接觸,科爾特斯受到阿茲特克統治者.蒙特祖馬二世的邀約來到特諾奇提特蘭,並於幾日後在當地一個院落落腳。
 
 

  然不久之後,西班牙人因垂涎於阿茲特克城中大量的金銀財寶,俘虜了蒙特祖馬並意圖藉此操控阿茲特克帝國。
 
  西班牙人的圖謀不軌很快引起阿茲特克人的不滿和憤恨,在一次的祭典中雙方起了嚴重爭執,多名在神廟中的阿茲特克貴族和祭司慘遭屠殺,憤怒的群眾包圍了西班牙駐地。

 

  科爾特斯不得已,只得把被軟禁的君王蒙特祖馬推上台,試圖讓其安撫人民的怒火,停止對西班牙人的圍攻襲擊。
 
  但當時的蒙特祖馬早已失去民心,阿茲特克人另推其弟.奎特拉瓦克取而代之,蒙特祖馬被西班牙人推上台時,底下的人民紛紛譴責他的懦弱,並向台上投擲石塊和短矛。
 
  混亂中,蒙特祖馬的被亂石砸中而從台上跌落,西班牙人並未救治他,幾天後便死去。
 
  蒙特祖馬過世後,阿茲特克人對西班牙的圍攻越來越激烈,在糧食、用水和火藥都即將用盡下,科爾特斯決定鋌而走險,趁夜突圍。
 
  為使阿茲特克放鬆警惕,科爾特斯提議停火休戰、繳回掠奪的黃金,以換取和平離去;實際上卻暗中吩咐手下盡可能多帶上戰利品,趁夜遁逃。1519年六月底,科爾特斯和手下在暴風雨掩護下,於夜裡偷偷出城。
 
  然天不從人願,西班牙人的行蹤很快地曝光,並遭到阿茲特克人的瘋狂圍剿。
 
  慘烈的戰鬥下,西班牙人死傷慘重,不少人因貪婪拿太多東西、導致逃亡速度慢而被宰殺。
 
 

  指揮官科爾特斯率領一支騎兵隊率先逃出生天,後又返回救出幾名倖存的同胞。最終西班牙殖民者在傷痕累累下逃出了特諾奇提特蘭,但也損失慘重,除幾百人喪生外,還失去了大部分的戰馬和火砲。
 
  此戰後,西班牙人逃至北方,並在兩星期後的奧圖巴戰役以寡擊眾打敗了阿茲特克軍隊,並返回了盟友特拉斯卡拉的部落。
 
  一年後,科爾特斯偕同特拉斯卡拉包圍了特諾奇提特蘭,最終徹底滅亡阿茲特克帝國。

9
-
未登入的勇者,要加入 4 樓的討論嗎?
板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