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パイロットは
戦場の全体のことは見ていない。
宇宙(そら)では
何が起こっているか分からないから、
命令違反は無しだ」
「駕駛員根本無法綜觀整個戰場。
在宇宙會發生什麼事情都很難說,
不能違反命令」
By 卡密兒·維丹
《機動戰士Z鋼彈》 TV版
EP21「Z的鼓動」
前言:
2012年再入坑的
就是從RG Z鋼彈開始組。
當時也沒有什麼心得跟YT影片看
就按圖施工
變形的時候卡住
沒想到RG Z鋼彈是整個產線
最可怕的套件哈哈
開箱內容物:
13片零件框架加上1張撕貼
還有組裝說明書
當年發售還有1本印刷精美的型錄。
盒繪:
左側一樣鏡頭放天線上方RG大頭照
右側機體仰拍站姿
不一樣的是中間多了波型戰機
MS型態2視圖:
比較不喜歡的是短半截
藏在領口裏的下巴
其他部分造型算是可圈可點
跟HGUC Z鋼彈 GEP風格略有不同
1/144 卡密兒小人
另一盒RG Z鋼彈的小人
透過廢料延長小腿
直接塗裝成庫瓦特羅·維吉那小人
雙手抱胸站立也跟角色個性很合。
MS與WR型態:
RG Z鋼彈也沒有什麼上凡士林
或什麼地方小心一點
就能多次變型
因為多色成型內構脆弱
某些部分是必斷
如果確定要收
建議一盒體驗完變型後
直接黏死
另一盒MS型態黏死腰部
與飛行裝甲某些可動機構
就能順暢把玩。
說明書機設翻譯:
MSZ-006 Z鋼彈
是由幽谷推動的「Z計劃」
開發的可變攻擊MS。
融合了RX-178 鋼彈Mk-II
帶來的可變框體技術而誕生的。
透過變形改變身體特性的
TMS
(Transformable Mobile Suit = 可變MS)
是在格里普斯戰役時
由各陣營開發並投入戰場的,
而Z鋼彈劃時代的特點是
可以直接由宇宙進入大氣層,
即使在下降過程中也不會失去戰鬥能力,
並且立即轉入作戰行動。
儘管由於結合了 MS(機動戰士)和
WR(波型戰機)功能,
是一架造價非常昂貴的機體,
但它被認為是U.C.0087
最具標誌性的機體之一。
武裝 & Action Pose:
頭部60mm 火神砲
Z鋼彈頭部配備的兩門機槍。
60毫米實體彈對極近距離的敵機
能造成致命傷害。
也可以使用無彈體的液體炸藥
裝彈數與量產機相同。
( ・᷄ὢ・᷅ )⋯⋯頭側黑色部分竟然有分色
當年組完可是傻看了好久
跟老HGUC差太多了太精緻了
榴彈發射器
Z鋼彈雙手手腕配備兩門榴彈發射器。
前臂能加裝彈匣增加彈數,
但是變型WR時需要卸除彈匣。
把彈匣直接投出使用也不是不行。
護盾
伸長後形成WR型態的機首部分
與左右兩片飛行裝甲形成重要的隔熱層
保護身體區塊不受大氣摩擦熱傷害。
RG在裏側追加了榴彈發射器
(也就是說戰鬥時不追加彈匣有6發可用)
光束軍刀
可以手持出擊或裝備出擊都完全沒問題
火力與靈活度都十分便利的武裝。
(;´༎ຶД༎ຶ`)⋯當年一組裝完
就不小心把砲頭折斷
就不小心把砲頭折斷
超級笨
結束就來個Z的系譜合照
想要小巧精緻版Z鋼彈
跟最帥氣不貴的波型戰機
想挑戰最困難RG
證明自己組裝鋼普拉能力及格
沒問題就買吧!
評分就⋯⋯⋯
便利超商的唐揚雞塊⋯⋯
————————————
感謝主
颱風上班雖然捷運高架段停駛
走出捷運站就遇到
超難等的承德幹線公車
一路坐回家

【心得】20250424 鋼彈G之復國運動 機設科普整理點名
人氣:1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