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43
GP 1k

【心得】《水星的魔女》登場機體以及相關技術的個人考察(有雷圖多)(更新:火炬型異端審判者

樓主 奶油威威白 MOKU
GP72 BP-

大家好
由於前一陣子偶然入手了第一季的完全專集
看到版上好像還沒有巴友發布相關的文章,所以我就先來獻醜了

本文的內容是以官方網站+S1完全專集+模型說明書+日本維基+機設師的推文+劇中表現+個人的補充+個人的N87日文綜合而成,機體的命名以及名子原型全部都是我推測的,所以並不是100%正確
圖片的部分大多是從劇中截圖或是從推特搬過來的,少部分則是從完全專集截下來,若連結的出處有誤麻煩提醒我。
由於第二季的完全專集目前還沒有發售的消息,整個世界觀的故事也尚未結束,也因此有隨時做更動的可能
(更新一下,第二季完全專集預計於2023年12月22日發售,我在購買後同樣會以第二季完全專集的內容對之前的文章進行修改。 相關情報: 【情報】《The Report of 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 Season2》預定於2023年12月22日發售 )
這篇文章全部都是我用零碎的時間蒐集資料打出來的,所以更新速度可能會有一點緩慢,麻煩大家包容一下。
另外,大多數的機體武裝都沒有相關的中文譯名,為了排版除了原文命名外我還有自行取中文譯名,如果未來有正確的官方譯名的話我會再另外補上去。


本文可以看做我之前兩篇文章的延伸以及統整,所以會有部分內容重疊,敬請見諒。

如果有翻譯錯誤的或是敘述不正確的情形的也歡迎在下方的留言區訂正
------------------------------------------------------------------------------------------------------------------------
更新日誌

2024/11/27 更新火炬型異端審判者 (凱南吉小隊專用機/利德里克小隊專用機) (66F)GUND節點機(6F)的內文補充&修正。
2024/11/25 更新戴斯爾塔 (24F) 的模型發售消息,並補充了一些圖片。 其餘如武裝名稱、MS敘述等會於HG模型發售後再進行補充。
2024/08/26 更新至行星間雷射輸電系統(ILTS) (65F)、完成魔靈鋼彈 量產試作機 (9F)魔女審判者 (34F)的內文更新。全文完。
2024/07/10 更新至寂靜零號 (64F)
2024/05/28 更新至機動載具 (63F)
2024/05/11 更新至提克巴蘭 (62F)
2024/04/26 異靈鋼彈 (13F)吉烏魔靈鋼彈* (14F)亞諾克塔・魔靈鋼彈* (15F) 的內文進行補充,並更新了一些措辭及補上更多相關的圖片。
2024/04/20 更新至哈囉 (61F)
2024/04/09 烏爾魔靈鋼彈 (10F)索恩魔靈鋼彈 (11F)鋼沃爾瓦 (12F)進行了內文的更新以及錯字修正。並且補充了關於Staff畫集中特別收錄的陸戰型索恩魔靈鋼彈的相關資訊。
2024/04/06 魔靈鋼彈 (8F) 魔靈鋼彈 量產試作機 (9F) 進行了內文的補充以及錯字更正。
2024/04/03 對風靈鋼彈 (3F)風靈鋼彈 - 米拉蘇爾公司製飛行組件裝備 (4F)風靈鋼彈(修改型)(5F)、GUND節點機 (6F) 的內文進行補充,並修正了大量錯字、更新了一些措辭以及補上更多相關的補充圖片。
2024/04/02 更新至卡拉戈爾 (60F)。 動畫本篇登場MS已全數更新完畢。
2024/03/23 更新至普羅多洛斯 (59F)
2024/03/19 更新至拉科威(58F)
2024/03/12 更新至克里柏利道恩 (57F)
2024/03/11 更新至吉內特 (56F)
2024/03/04 更新至卡佩爾吉歐 (55F)
2024/02/28 更新至茲瓦爾維 (54F)補完了三巨頭MS(22F)(31F)(40F)在第二季武裝的內容解說。
2024/02/18 更新至海佩里斯 (53F)
2024/02/15 更新至霍斯勒II (52F)
2024/02/13 關於霍斯勒II的部分,由於imgur一直無法登入導致不能上傳圖片。所以直到imgur網站修復完成之前會先暫時停止更新。
2024/02/12 更新至霍斯勒II (52F),更新了魔靈鋼彈 量產試作機 (9F)魔女審判者 (34F)的備註並以模型圖片完善內文。隔壁未商品化的MS點名文也久違的更新了一下。
2024/02/02 更新至阿茲拉萬/阿茲拉一號 (51F)
2024/01/27 更新至克里柏利 (50F),完善亞諾克塔・魔靈 (15F)、迪米警衛機 (44F)的內容以及補充。
2024/01/22 更新至其他公司製MS (48F)、卡佩爾庫 (49F),替戴斯爾塔 (24F)的內文做了點小更新。
2024/01/17 更新至迪米馬鎧機 (47F)布里翁公司系MS更新完畢。
2024/01/16 對戰騎鋼彈 (23F)內文以及機體命名的部分做了點更新。
2024/01/13 更新至迪米教練機 雀丘專用機 Season2 (46F)
2024/01/12 更新至迪米教練機 雀丘專用機 (45F) 、 幫吉烏魔靈鋼彈* (14F)補了一張機設師賀圖。
2024/01/12 對戰騎鋼彈 (23F)補充了點第二季公式書的敘述以及設計師訪談。
2024/01/08 對鋼沃爾瓦 (12F)補充了點第二季公式書的敘述以及設計師訪談。
2024/01/05 更新至迪米警衛機 (44F)
2024/01/01 更新至迪米教練機 YOASOBI特製機 (43F)最近有點忙,昨天才剛把電馭判客的心得寫完XD
2023/12/27 對GUND節點機(6F)補充了點第二季公式書的敘述以及設計師訪談。
2023/12/26 對異靈鋼彈(13F)補充了點第二季公式書的敘述以及設計師訪談。
2023/12/22 更新至迪米教練機 (42F)
2023/12/20 更新至布里翁公司 (41F)
2023/12/15 更新至惡魔審判者 Season2 (40F)葛雷斯利防禦系統MS更新完畢。
2023/12/08 更新至惡魔審判者 (39F)
2023/12/01 更新至五號審判者 多米尼克斯隊機 (38F) ,關於鉤爪腳掌的敘述總覺得哪裡怪怪的,可能之後還會修改一下
2023/11/25 更新至五號審判者 (37F) 抱歉這星期跟下星期都要再水一回,除了事情還沒忙完外,我在隔壁cyberpunk的心得文也差點難產了XD
2023/11/19 更新至風暴型海因德里 (36F)抱歉最近有點忙,而且今天還跑去HACHI的演唱會,所以更新有點晚了XDD
2023/11/12 更新至海因德里 (35F)
2023/11/04 更新至魔女審判者 (34F)
2023/10/29 更新至異端審判者 (33F)、更新了葛雷斯利系MS中,關於駕駛艙的敘述(32F)
2023/10/21 更新至葛雷斯利防禦系統 (32F)、個人考察:戰爭經濟鏈的破壞,沙迪克與米奧琳涅的貝納里特集團瓦解計畫(32F)
2023/10/06 更新至鐵騎鋼彈 Season 2 (31F),佩爾科技機體更新完畢。更新達里巴爾迪 Season2 (22F)關於配件包的發售消息。
2023/09/30 更新至鐵騎鋼彈 (30F)
2023/09/23 更新至重裝型佐渥特 (29F)
2023/09/22 更新至佐渥特 (28F)
2023/09/15 更新至佩爾科技 (27F)、個人考察:伊蘭的辭職信 (27F)、用HG模型替亞諾克塔・魔靈補了一些圖片。
2023/09/10 更新至烏薩爾 (25F)迪蘭薩 ラングランズ社特製機 (26F)杰特克重型機械機體更新完畢。
2023/09/09 更新至戴斯爾塔 (24F)
2023/09/08 更新至戰騎鋼彈 (23F)
2023/09/01 更新至達里巴爾迪 Season2 (22F)
2023/08/31 更新至達里巴爾迪 (21F)
2023/08/30 更新至迪蘭薩索爾 (20F)
2023/08/29 更新至迪蘭薩 勞達專用機 (19F)
2023/08/28 更新至迪蘭薩 古爾專用機 (18F)
2023/08/27 更新至杰特克重型機械(16F)、迪蘭薩(17F)
2023/08/26 新世、奧克斯地球機體已更新完成。
2023/08/25 更新至:亞諾克塔・魔靈(15F)、準備重新調整MS的排版。為了方便閱讀以及後續容易編輯,所以打算從一公司一樓改成一台MS一樓的模式,目錄的部分不會改變。在更新完目前已有的新世、奧克斯地球機體後才會開始更新杰特克以後的MS。
2023/08/21 更新至 奧克斯地球。
2023/08/15 修改錯字、更新目錄排版。

-------------------------------------------------------------------------------------------------------------------------------------
星元122年——
擴展到宇宙的企業形成龐大經濟圈。「聖堂」的總代表戴林格·連布蘭創立了貝納里特集團,聯同旗下的「葛雷斯利防禦系統」、「杰特克重型機械」和「佩爾科技」成為了機動戰士(MS)產業的龍頭企業,共稱「三巨頭」。
貝納里特集團創辦了阿斯提卡西亞高等專門學園,入學方式是由集團下屬的企業推薦。此學園獨有的文化為「決鬥」,允許學生之間以金錢、榮譽等任何想要的事物作為賭注,並使用MS進行決鬥。
來自邊境地區——水星的蘇萊塔·墨丘利在母親的安排下偕同「風靈」轉校至此。
蘇萊塔・墨丘利自水星轉學至阿斯提卡西亞高等專門學園之後,作為米奧琳涅・連布蘭的新郎以及鋼彈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員,過著充滿邂逅與刺激的學園生活。

目錄:
1.MS相關技術及用語(本樓)
2.新世開發公社(2F)
           ●XVX-016 風靈鋼彈 (3F)
             ∟●XVX-016 風靈鋼彈 - 米拉蘇爾公司製飛行組件裝備 (4F)
           ●XVX-016RN 風靈鋼彈(修改型)(5F)
           ●XGF-E3 GUND節點機 (6F)

3.奧克斯地球&瓦納迪斯機構 (7F)
           ●XGF-02 魔靈鋼彈 (8F)
           ●XGF-01 魔靈鋼彈 量產試作機 (9F)
           ●EDM-GA-01 烏爾魔靈鋼彈 (10F)
           ●EDM-GA-02 索恩魔靈鋼彈 (11F)
           ●EDM-GB 鋼沃爾瓦 (12F)
           ●X-EX01 異靈鋼彈 (13F)
           ●XGF-01[II3] 朱爾魔靈鋼彈/吉烏魔靈鋼彈* (14F)
           ●AVP-03 亞諾克塔・魔靈鋼彈* (15F)
           ■

4.杰特克重型機械 (16F)
           ●MD-0031 迪蘭薩 (17F)
           ●MD-0032G 迪蘭薩 古爾專用機 (18F)
           ●MD-0031L 迪蘭薩 勞達專用機 (19F)
           ●MD-0031UL 迪蘭薩索爾 (20F)
           ●MD-0064 達里巴爾迪 (21F)
             ∟●MD-0064 達里巴爾迪  Season 2 (22F)
           ●MDX-0003 戰騎鋼彈 (23F)
           ●MD-0021 戴斯爾塔 (24F)
           ●烏薩爾*(25F)
           ●迪蘭薩 ラングランズ社特製機* (26F)
           ■

5.佩爾科技 (27F)
           ●F/D-19 佐渥特 (28F)
           ●F/D-20 重裝型佐渥特 (29F)
           ●FP/A-77 鐵騎鋼彈 (30F)
             ∟●FP/A-77 鐵騎鋼彈 Season 2 (31F)
           ■個人考察:伊蘭的辭職信 (27F)

6.葛雷斯利防禦系統 (32F)
           ●CEK-040 異端審判者 (33F)
           ●CCP-068 魔女審判者 (34F)
           ●CFP-010 海因德里 (35F)
           ●CFP-013 風暴型海因德里 (36F)
           ●CEK-077 五號審判者 (37F)
             ∟●CEK-077 五號審判者 多米尼克斯隊機 (38F)
           ●CFK-029 惡魔審判者 (39F)
             ∟●CFK-029 惡魔審判者 Season 2 (40F)
           ●CEK-043LBK 火炬型異端審判者 (凱南吉小隊專用機)*(66F)
           ●CEK-043LBR 火炬型異端審判者 (利德里克小隊專用機)*(66F)
           ■個人考察:戰爭經濟鏈的破壞,沙迪克與米奧琳涅的貝納里特集團瓦解計畫。 (32F)

7.布里翁公司 (41F)
           ●MSJ-121 迪米教練機 (42F)
             ∟●MSJ-121 迪米教練機 YOASOBI特製機 (43F)
           ●MSJ-OP122 迪米警衛機 (44F)
           ●MSJ-105CC 迪米教練機 雀丘專用機 (45F)
             ∟●MSJ-105CC 迪米教練機 雀丘專用機 Season 2 (46F)
           ●MSJ-R122 迪米馬鎧機 (47F)
           ■個人考察:對於地球宿舍的態度,城府極深的布里翁宿舍 (41F)

8.其他公司制MS (48F)
           ●TKG-328 卡佩爾庫 (49F)
           ●BTz-48 克里柏利 (50F)
           ●F06-12 阿茲拉萬/阿茲拉一號 (51F)
           ●FMS-v-3 霍斯勒II (52F)
           ●AX-B120 海佩里斯 (53F)
           ●MV-7 茲瓦爾維 (54F)
           ●TKG-333 卡佩爾吉歐 (55F)
           ●UM-HT-426 吉內特 (56F)
           ●BTz-50hv 克里柏利道恩 (57F)
           ●GM-02R 拉科威 (58F)
           ●HU-45p 普羅多洛斯 (59F)
           ●UOR-108 卡拉戈爾 (60F)

9.其他機械
           ●哈囉 (61F)
           ●提克巴蘭 (62F)
           ●機動載具 (63F)
           ●寂靜零號 (64F)
           ●行星間雷射輸電系統(ILTS) (65F)
           ■

※當機體名稱後方有" * "的標示,代表此機體還沒有正式的中文譯名。
※本篇文章所使用的譯名皆以繁體中文版的動畫字幕為主。
-------------------------------------------------------------------------------------------------------------------------------------
1.MS相關技術及用語

帕梅特(パーメット,Permet)
只能從太陽系內局地特產礦物中找到的元素。由於個別帕梅特之間具有能共享資訊的性質,其共享資訊的特性是所有理論的基礎,因此透過將帕梅特與素材和推進劑等物品混合發揮控制效果,成功地研發出了各式技術。在本作中人類早已發現帕梅特並發展了很長一段時間,因此幾乎所有東西(範圍可以從地球劃至前線)都有使用到帕梅特的技術,沒有使用的機械甚至被戲稱是可以放進博物館等級的老古董。


GUND
一種利用帕梅特來擴充身體機能的技術。
讓帕梅特流入人體而成的身體機能擴充技術,通過機械方式補償人體的缺陷和功能。可說是得以進出宇宙的基礎所在。 將GUND技術轉作軍事用途的系統被稱作「GUND型」,搭載該系統的MS總稱為「GUND-ARM」。



GUND醫療
由「GUND型」理論的最高權威—卡爾朵・納博所提倡的技術。是藉由GUND技術來修補或擴充人體機能的行為,並無特定型號,從義肢型的手臂、下肢到眼睛、內臟器官甚至心臟都可以是執行GUND醫療的部位。瓦納迪斯機構正在將其作為一項新的醫療技術而進行研究。



GUND型 (GUNDフォーマット,GUND-FORMAT)
將GUND技術轉作軍事用途的系統被稱作「GUND型」,通過GUND將駕駛員和MS互相連結,搭載此系統的MS則總稱為「GUND-ARM」,即「鋼彈」。


GUND-ARM (ガンドアーム)
本作中的鋼彈型MS是指通過安裝GUND型藉此提升多重跨領域跨域戰鬥能力的MS。 正式名稱為“GUND-ARM”,但一般通稱為“GUNDAM(ガンダム,鋼彈)”。 基本結構與現有MS為相同標準,即使不使用帕梅特刻痕連接,駕駛員也可以將其作為普通MS操作。
使用GUND型來控制機動戰士是利用一種基於帕梅特共享資訊的性質來增強特性以進行軍事操作的系統,這涉及到駕駛員人體與機體之間大量信息的交換。這個過程中會因信息造成信息量的爆炸性增長從而引發數據風暴。駕駛員可能會經歷各種症狀,如異常出汗、呼吸困難、空間感知下降、語言/神經系統障礙,甚至有些情況下會導致死亡。
在本作中,由於發展GUND型的風險過大以及引發的倫理問題,MS開發評議會在第零話將整個GUND技術包含鋼彈全部凍結,而相關技術的繼承者則被稱為“魔女”。



帕梅特刻痕 (パーメット スコア,Permet score)
可以視作駕駛員和鋼彈之間的連結程度,當使用者連結GUND達到一定程度或更高時,流入體內的帕梅特會在皮膚上呈現出發光的紋路。隨著帕梅特刻痕的提升,駕駛員身上的光痕會擴大並且更加痛苦,而MS上的外甲傳輸組件/殼狀組件(シェルユニット,shell unit)也會跟著發生變化。
正常人類在到達帕梅特刻痕3時就已經是臨界區,而少數人以及經過改造的強化人士也只能到達帕梅特刻痕4。 但即便是強化人士也不能連續接收數據風暴,當超過耐受值後就會對身體機能造成不可復原的損傷。


數據風暴 (データストーム,DataStorm)
隨著鋼彈和駕駛員的連結越深,彼此之間交換的信息量不斷增加就會發生侵入性的情報回流。其引起的資訊熱力學熵會給人體帶來巨大的負擔,輕則身體部分機能受損,嚴重一點導致癱瘓,重則失去性命。因此MS開發評議會認為開發鋼彈本身就是一個的危險因素,所有鋼彈的駕駛員不久後都會死在駕駛艙當中,也是鋼彈被稱作的「詛咒」的原因之一。
雖然被稱為詛咒的源頭,但那只不過是對人類的肉體而言,其實數據風暴並不是GUND的詛咒,而是不存在於現有網絡中的超高密度資訊體系。(第十四話)
而且只要有乘上鋼彈並開啟帕梅特刻痕,駕駛員的意識都會被寫入數據風暴之中。



外甲傳輸組件/殼狀組件 (シェルユニット,Shell Unit)
鋼彈型MS一定會安裝的內置控制終端,用於在駕駛員和機動戰士之間傳輸大量數據。通常存在於機體胸口和頭部,視機型的不同在機體的四肢、武裝上面也會搭載。它能夠傳輸和處理駕駛員與MS之間交換的大量情報,當開始傳輸大量資料時該終端會發出光芒,並且當GUND型的操作級別變得穩定時,會出現類似紅色電子電路的發光圖案,隨資料量的不同發出的顏色也有可能產生變化。
但是外甲傳輸組件本身其實是與GUND型完全無關的技術,在其他公司製造的高端MS上也都會採用。例如杰塔克公司的達里巴爾迪、葛雷斯利公司的惡魔審判者及五號審判者。




強化人士 (強化人士,Enhanced Person)
為了搭乘GUND-ARM,使用了由貝爾梅莉亞提出的擴充神經理論,在生物學與奈米技術上,運用有數據風暴承受性的人工中樞神經對身體施加了改造的人類。其實驗對象皆是從對GUND型的數據風暴有著較高承受度的人類中挑選而出,強化完成後在一定程度上能承受並維持更高等級的帕梅特刻痕。



反制波/解毒劑 (アンチドート, Antidote)
對鋼彈特殊武裝「反制波」為葛雷斯利防禦系統獨有的技術之一,普遍安裝於公司的旗艦機型上。啟動時會強制斷開GUND型和駕駛員的連結,使對方失去對鋼彈型MS和GUND子機的操控能力。不過能強制切斷的有效範圍只限於帕梅特刻痕3及以下,碰到帕梅特刻痕4以上的連結等級則無法進行任何干涉。



意志擴充人工智慧 (意思拡張AI,Decision Making Extension AI)
杰特克重型機械基於過去各項戰鬥數據所研發出來的AI系統,經由將AI置入無人子機中使其能夠自律行動並掩護駕駛員操控的MS。不單只有控制子機的功能,也能夠單獨控制MS的行動。


官方的用語參考:


本文章僅發表在巴哈姆特-哈拉區鋼彈版,請勿轉載至其他網站




72
-
LV. 43
GP 1k
2 樓 奶油威威白 MOKU
GP28 BP-
「逃走只會得到一樣東西,前進的話就能得到兩樣東西」
                                                                                         — 蘇萊塔・墨丘利

新世開發公社(シン・セー開発公社,SHIN SEI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創立33年,先前的主要業務為開採水星的帕梅特,但自從月球上也能夠開採到帕梅特後,水星的人才逐漸流失,整體環境也因此沒落。根據公開的公司信息,新世開發公社的銷售額在集團157家公司中排名第151位,內部排名D,不過據企業情報的顯示,每年的專利數量超過200項。自從普洛斯佩拉·墨丘利擔任CEO之後,主要業務則轉以MS開發和福利工程(福祉工学)為主。為了在水星的惡劣環境下也能安全工作,因此打造了使用新型無人機技術的MS-風靈,並交由CEO的女兒—蘇萊塔·墨丘利駕駛。



本文章僅發表在巴哈姆特,請勿轉傳至其他網站

28
-
LV. 43
GP 1k
3 樓 奶油威威白 MOKU
GP27 BP-
風靈鋼彈 (ガンダム・エアリアル,GUNDAM AERIAL)
機型編號:XVX-016
頭頂高度:18.0m
重量:43.9t
開發商:新世開發公社
駕駛員:蘇萊塔・墨丘利



擁有次世代群體遙控操作兵器系統,並且配備了由GUND子機所構成的護盾。
由水星的新世開發公社所開發,新世的CEO稱此MS使用了新世開發的最新型無人機技術,其目的為了能夠讓人類在如水星等環境險惡的現場也能安全工作。
基本結構是透過模仿人體的關節,並以EMT(馬達)進行驅動。雖然與其他公司製造的機動戰士有著相同的標準以及運作模式,但是骨架的傳動以及系統群的設計讓地球宿舍替風靈進行維護工程的學生們讚嘆不已。可以如同普通的MS般進行操作,但不知為何如果駕駛員是蘇萊塔的話,則能夠展現遠超一般MS的性能。
▲風靈鋼彈的設計圖

機體的武裝除了平時懸掛在背包的光束步槍、兩把光束軍刀、頭部的兩門光束火神炮之外,還有一面以11架GUND子機所組成的盾牌,也可以另外將11架GUND子機分別安裝在機體各處形成被稱為「Bit on模式」的型態。
此模式下可以利用連接至MS的方式替GUND子機快速充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機體的防禦力以及機動性。
使用GUND子機時,子機彷彿沒有特定的運行模式,其反應性與驅動系統也明顯過於有機化,彷彿有另一個人在操控GUND子機般靈活至極。

在風靈的身上也發現了GUND型特有的的平行結構,其帕梅特編號與過去奧克斯公司的某臺機體相似。該機體的特徵與採用了GUND型的GUND-ARM(俗稱“鋼彈”)、受明令禁止的MS非常相似。
不過,雖然以在風靈上發現的證據要將其稱為"鋼彈"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但是該機體既沒有出現過去GUND型最被世人所忌諱的「詛咒」,也無法識別到GUND型特有的數據風暴。

▲風靈鋼彈的駕駛艙展開步驟(來源:機動戰士鋼彈水星的魔女完全專集 Season1)

在接連和達里巴爾迪、鐵騎鋼彈、惡魔審判者決鬥並勝利後,風靈成為了貝納里特集團中唯一一台擊敗過三巨頭的MS,所屬的鋼彈股份有限公司也因此聲名大噪。


在第一季片頭曲 YOASOBI「祝福」的原作小說:「搖籃之星」之中有提到,風靈本身就具有自我意識而且第一人稱為「僕」,其資料庫還擁有數種不同類型的遊戲以及各式以地球圈作為舞台的作品。小說中以風靈的視角敘說了從她在蘇萊塔的童年所扮演的角色並看著蘇萊塔的成長。對於媽媽的復仇計畫會將蘇萊塔牽扯進去而表示反對,但是看著眼前已經成長的蘇萊塔,才意識到她已經不是那個只要一傷心就馬上躲進駕駛艙的那個小女孩了。因此,做為朋友、作為家人、作為她守護者,她將會以「風靈」的身分陪同蘇萊塔進入阿斯提卡西亞學園就讀。



雖然風靈具有自我意識,但是她卻無法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平時只能夠在駕駛艙中以閃爍燈號與蘇萊塔溝通,直到到達刻痕六之後才逐漸能夠和蘇萊塔"交流"。
在貝爾梅莉亞對普洛斯佩拉的詢問中確定目前風靈的意識就是來自當初在瓦納迪斯事變時和自己逃離至水星的女兒—艾莉克特·薩瑪雅的人格,因為當時的艾莉身體太過虛弱沒有辦法承受如水星這種極端惡劣的環境,而艾莉的生物識別碼又與數據風暴完全同步,所以普洛斯佩拉選擇將艾莉的人格導入正在改裝中的魔靈,讓MS作為艾利在物理空間中的「身體」,並以「風靈」的身分陪伴蘇萊塔成長。
平時戰鬥時MS的部分會由蘇萊塔操控,GUND子機則是由被稱為「魔女集會之子」(the Children of the Coven)的艾莉的擴充意識們進行操控。



劇中表現:
●與迪蘭薩 古爾專用機的戰鬥中,展現了GUND子機優異性能,除了能組成盾牌擋下光束攻擊之外,透過GUND型獨有的技術使子機能夠懸浮在MS的四周防範來自四面八方的攻擊。
●為了和伊蘭·凱萊斯駕駛的鐵騎鋼彈在前線外宙域決鬥,於背部加裝上由地球宿舍學生製造的米拉蘇爾公司製飛行組件裝備(ミラソウル社製フライトユニット),雖然在決鬥中左側推進器被光束槍擊破而陷入劣勢,但是在同場戰鬥中風靈因為刻痕的提升發出了類似「反制波」的干擾電波使鐵騎鋼彈露出不小的破綻並被加以逆轉。
●由於鐵騎鋼彈使用了GUND型的事情曝光,貝納里特集團的三巨頭打算藉此在創業育成派對上以「違反聖堂條約」的名義在報廢鐵騎的同時拉風靈下水一同陪葬,但是被在場的米奧琳涅以提案的方式成立鋼彈股份有限公司並收購風靈和鐵騎以及各自的開發團隊,以此免除兩台鋼彈面臨被報廢的命運。風靈的擁有權也從新世開發公社轉為鋼彈股份有限公司。
●地球宿舍和葛雷斯利的宿舍戰中,被「反制波」擊中後除了失去GUND子機的控制權外,蘇萊塔和風靈的帕梅特連結也被強制斷開,使得蘇萊塔只能手動控制MS和敵方六架MS進行戰鬥。但彷彿是回應了蘇萊塔的想法般,風靈再次連結並覺醒至帕梅特刻痕6,外甲傳輸組件的紅色光帶也轉為藍色,透過GUND子機彼此連接將場內的「反制波」裝置透過越權控制全數關閉,並在擊毀數架MS後以隊友的遠方狙擊結束決鬥。
●由於風靈在葛雷斯利宿舍戰中的受損情形已經遠超地球宿舍能夠負擔的程度,因此送回原製造公司—新世開發公社進行維修和升級。
●在貝爾梅莉亞和普洛斯佩拉的對話中確定風靈鋼彈就是由當初母女倆逃離時所搭乘的魔靈鋼彈修改而來。



機體武裝:
頭部光束火神炮 (ヘッドビームバルカン,Beam Vulcan) ×2
內置於頭部外甲傳輸組件/殼狀組件兩側,除了牽制之外也能作為近距離的攻擊手段使用。

光束步槍 (ビームライフル,Beam Rifle) ×1
風靈的常規武器之一,平時通過懸架掛置在背包的後方,可以通過光束步槍上的小型推進器移動至風靈的手中或飛回背包的掛架。通過增加出力能讓步槍變成較大尺寸的光束軍刀,也能夠連結兩個GUND子機來延長光束步槍的槍管,壓縮光束使其增加火力並提高射擊精度。

光束軍刀 (ビームサーベル,Beam Saber) ×2
用於近距離戰鬥的武器,平時放置在背包的上方,可以使用軍刀劍柄發射出光束刀刃。

GUND子機「紋章盾」 (エスカッシャン,Escutcheon)(ビットステイヴ,bit stave ×11)×1
風靈鋼彈最標誌性的武裝。由11架GUND子機組成的蜂群兵器,使用GUND型的次世代群體遙控兵器系統,通過連接MS和駕駛員達到攻防一體的效果。可以透過不同的組合方式形成盾牌、增強步槍出力或是分散至機體各處。
GUND子機本身塗有PPA(帕梅特塗料裝甲),可以抵擋大多數的光束攻擊,在分離時能夠懸浮在機體的四周進行無死角的防護,也能透過彼此連接形成的力場抵擋大威力的光束攻擊,每一架子機也都具有發射光束炮的功能,可以做為浮游炮從各種方位攻擊敵人。
*Escutcheon一詞來自於古北部法語的「escuchon」,屬於紋章學的概念之一,既可以指紋章中央的盾形,亦可以指盾牌內部的小盾。


機體命名:
風靈鋼彈 ガンダム・エアリアル GUNDAM AERIAL
AERIAL一詞意思為空中的;空氣中的。其名稱應該是取自莎士比亞的著作《暴風雨》當中的風之精靈—愛麗兒(Ariel)。
不是某個零食品牌,也不是某洗滌品牌,更不是某條小美人魚。

據機設師JNTHED的訪談,一開始接到的指示是「盡量不要以傳統魔女的刻板印象去進行設計。」但是由於自己對於鋼彈沒有什麼基準,所以設計了一套像是魔女的帽子般漂浮在頭上的裝備以及一把形似掃帚的武器。此外還融入了西洋中世紀騎士盔甲的元素,外觀的設計靈感來源於保護女巫的騎士身上所穿著的板甲。在被採用後以「在邊境之地打造的非正統MS」(「辺境の星で造られた異端のモビルスーツ」)的要求,在保留初稿的同時,加入了各種曲面和裝飾,為了強化機體的特徵差異,設計了較寬的下半身以及和人體肌肉線條相似的曲線。雖然每個部分的設計都與傳統鋼彈的外型不同,但是使用的配色還是能夠讓人一眼就看出風靈具有以往鋼彈的風範。
另外,「GUND-ARM」這個名子也是JNTHED老師提出「GUND(魔術)」+「ARM(武裝)」的想法所結合而成。



小趣聞:
●在發表初期因為和過往鋼彈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引發熱烈討論,不少人認為這是以女性的身形去設計,甚至還有人拿出《萊莎的鍊金工房》的主角萊莎進行比較,只能說體型幾乎一樣。
●由於亮麗且獨特的外型以及第一集的精采表現,使得HG風靈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只要一再版過沒多久就被搶購一空,也有不少轉賣廚藉機哄抬價格使HG風靈的現貨價格居高不下。之後推出的FM風靈即使價格差了2~3倍,也是遭遇了同樣的情況。
●在目前已發售的風靈鋼彈產品中,除了PB的HG 風靈鋼彈 帕梅特刻痕6以及ROBOT魂 風靈鋼彈 ANIMA 周年紀念版之外,其餘的版本附屬的光束特效件全部都是錯誤的顏色。(所有模型中的顏色都是實戰的藍色,但是風靈除了在OP之外,從出場到改裝前退場都是保持在學園規格的綠色,這點在HG達里巴爾迪上也有發生)(截至2023/08)



機設師:JNTHED



本文章僅發表在巴哈姆特,請勿轉傳至其他網站


27
-
LV. 43
GP 1k
4 樓 奶油威威白 MOKU
GP10 BP-
風靈鋼彈 - 米拉蘇爾公司製飛行組件裝備
(ミラソウル社製フライトユニット装備,MIRASOUL FLIGHT UNIT)

駕駛員:
蘇萊塔・墨丘狸

蘇萊塔・墨丘利



和鐵騎於前線外宙域的決鬥之前,地球宿舍的學生為了應對風靈鋼彈沒有推進組件的劣勢,耗盡經費購入米拉蘇爾公司製的飛行組件廢件,修復與改裝的工程由地球宿舍機械科二年級的妮卡·七浦主導,並依據風靈的性能調整可變推力的啟動時機。另外將原本背包上的兩把光束軍刀柄收納至兩側推進器的底部,從收納位置展開時可供風靈反手握持。當進入三次元高速機動的高機動模式時,兩側的推進器會再分別展開一組推進器支援。
最後在決鬥時被鐵騎的腳部光束炮擊毀。

▲展開的副推進器。
▲米拉蘇爾公司製的飛行組件廢件。



機體武裝:
頭部光束火神炮 (ヘッドビームバルカン,Beam Vulcan) ×2
內置於頭部外甲傳輸組件/殼狀組件的兩側。

光束步槍 (ビームライフル,Beam Rifle) ×1
風靈的常規武器之一,平時通過懸架掛置在背包的後方,但由於原本的背包在這次決鬥中換成外掛式飛行組件,所以直接用手部握持。
▲出擊時直接用手部握持光束步槍。

光束軍刀 (ビームサーベル,Beam Saber) ×2
用於近距離戰鬥的武器。因為增設了推進組件的緣故,因此將原本裝備於背包的光束軍刀收納在兩側推進器的底部。

GUND子機「紋章盾」 (エスカッシャン,Escutcheon)(ビットステイヴ,bit stave ×11)×1
風靈鋼彈最標誌性的武裝。由11架GUND子機組成的蜂群兵器,使用GUND型的次世代群體遙控兵器系統,通過連接MS和駕駛員達到攻防一體的效果。可以透過不同的組合方式形成盾牌、增強步槍出力或是分散至機體各處。



裝備命名:
MIRASOUL
雖然並沒有什麼原型人物或典故,也能夠視為米蘇的一個小彩蛋,不過「MIRA」這個名子我認為挺有趣的,大家就當作故事看看就好。
MIRA一詞源自拉丁語,通常用作女生名字。雖說如此,在不同的語言中分別具有不同的涵義, 在拉丁語中,它有「奇妙」的意思。 在梵文中,它代表「邊界」或「海洋」。 在西班牙語中,具有「看」和「觀察」的意思。在斯拉夫語中,代表「和平」。 在阿爾巴尼亞語中,它的意思是「善良」。
SOUL一詞源自中世紀英語「 soule 」和古英語「 sawol 」,意思為「擁有感情、思想和意志的非物質實體」,通常代表「靈魂」的意思。



小趣聞:
●為了購買改裝用的廢件,地球宿舍幾乎耗盡了所有的經費,因此奧傑洛和努諾將所剩無幾的錢全部壓在勝率是2.7倍的蘇萊塔上,如果蘇萊塔輸掉那麼地球宿舍將會直接破產。
●當初萬代推出「HG 1/144 米拉蘇爾公司製飛行組件裝備」時,將風靈鋼彈的開掌手型放進去一起賣,而HG的魔靈、風靈、風靈修改型和異靈全部都只有握持手型,讓想重現拍番茄場景的玩家只能硬吃或是借隔壁烏爾索恩的手來用。



機設師:JNTHED



本文章僅發表在巴哈姆特,請勿轉傳至其他網站


10
-
LV. 43
GP 1k
5 樓 奶油威威白 MOKU
GP22 BP-
風靈鋼彈(修改型)(ガンダム・エアリアル(改修型),GUNDAM AERIAL REBUILD)
機型編號:XVX-016RN
頭頂高度:18.2m
重量:53.2t
開發商:新世開發公社
駕駛員:蘇萊塔・墨丘利
->普洛斯佩拉·墨丘利
->艾莉克特·薩瑪雅



經由新世開發公社施加修改而成的風靈。在把與葛雷斯利宿舍決鬥時受的損傷給修理好之餘,亦對外部裝甲和裝備類進行了翻新&增裝。
由於在與葛雷斯利的宿舍戰當中風靈受到的損傷太過嚴重,以至於無論是設備、資金還是技術都已經遠超地球宿舍能夠負擔的程度,因此送回原開發商—新世開發公社並於奎達工廠進行維修和翻新。在保留GUND型基本結構的同時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造,因為裝甲的更新使胸前外甲傳輸組件的露出範圍更加龐大。除了更新外裝裝甲之外還增加了如飛行組件等裝備,大大提升了風靈鋼彈的固有能力。
▲風靈鋼彈(修改型)的持盾模式(來源:機動戰士鋼彈水星的魔女完全專集 Season1)

原有的武裝也進行了完全的更新,除了翻新11架GUND子機的外觀之外,光束步槍不再需要連結子機,只要透過結構的展開就能實現長槍管模式,還能通過光束步槍連結全部子機的方式將光束的威力提升至反艦級光束炮。

經歷葛雷斯利宿舍戰後已經能夠隨意開啟帕梅特刻痕6,以GUND子機展開數據風暴掌握空間後進行偵查或越權控制。



劇中表現:
●在奎達工廠遭受弗德黎明攻擊時,蘇萊塔駕駛剛整修完成的風靈鋼彈(修改型)迎戰蘇菲駕駛的烏爾魔靈鋼彈以及諾蕾雅駕駛的索恩魔靈鋼彈,在與敵方兩機纏鬥時因為加裝了飛行組件和GUND子機的掩護,在機動和火力都佔據優勢,最後以連結GUND子機的步槍所射出的反艦級光束炮結束戰鬥,雖然沒有擊中任何敵方MS,但其威力也足以震攝住在場所有弗德黎明的MS駕駛員。
●為了保護弗德黎明士兵槍口前的連布蘭父女,蘇萊塔直接用風靈的右手將敵方士兵拍扁(艾莉&風靈的整修人員:哭阿),蘇萊塔的反應以及表情更是令米奧琳涅不寒而慄。
●在風靈維修的期間蘇萊塔也不斷受到決鬥的要求,回到學園後以車輪戰的方式對決阿茲拉萬/阿茲拉一號、霍斯勒II、海佩里斯、茲瓦爾維、卡佩爾吉歐等五台MS。照理說明明對挑戰者比較有利,但最終風靈以自身的性能及駕駛員的高超技術獲得完全勝利。令決鬥委員會的眾人感嘆「在目前的貝納里特集團中沒有一架機體能夠打贏翻修後的風靈呢」、「令人毛骨悚然的MS」。
●在校園開放日和迪米教練機 雀丘專用機、鐵騎鋼彈一同參加大亂鬥,當烏爾魔靈以及索恩魔靈帶著六架鋼沃爾瓦亂入大亂鬥會場後,藉由被轟開的外壁將烏爾魔靈支開至學園外,風靈(艾莉)開啟刻痕6越權控制了對方的鋼沃爾瓦後打算對蘇菲下殺手,但是在她動手之前蘇菲就因為無法繼續承受數據風暴而在駕駛艙中逝世。
●由於攻擊學園的弗德黎明是來自地球的勢力,因此地球宿舍中的風靈鋼彈以及迪米教練機 雀丘專用機都還來不及維修就被前線管理公司以調查的名義沒收。相關學生也因此被暫時停學。
●佩爾科技打算趁著前線管理公司調查期間將風靈鋼彈偷走,所以命令伊蘭·凱萊斯(強化人士5號)前去格納庫竊取,過程中強化人士5號被艾利拖入數據風暴內用灌入數據風暴的方式把他電到挫青屎給予警告後逐出駕駛艙。
●在米奧琳涅的要求下再次和古爾駕駛的達里巴爾迪進行決鬥,殊不知這其實是米奧琳涅&普洛斯佩拉的計畫中的一環。儘管目前的風靈因為還沒維修而少了一個推進器,但是在GUND子機的支援下依然處於上風。受古爾的突襲而失去MS的左手後開啟刻痕六越權控制了達里巴爾迪的無人子機,同時間覺醒至帕梅特刻痕8,外甲傳輸組件也轉為白色並帶有粒子特效。在重創達里巴爾迪後打算以GUND子機形態下的光束步槍結束戰鬥,但是在風靈準備開炮時被米奧琳涅安裝在蘇萊塔學生手冊上的程式給關閉,古爾也抓緊機會削掉風靈的天線獲得勝利。風靈在此次戰鬥中迎來首敗,蘇萊塔不但失去風靈,也因此失去衛冕者的資格,更失去了米奧琳涅未婚夫的身分。
●因為在和古爾的戰鬥中覺醒至帕梅特刻痕8,因此艾莉已經不需要駕駛員也可以靠自己的意識去控制身體(風靈)的行動。
●在蘇萊塔戰敗後第一次乘上風靈時,艾莉將蘇萊塔拉入數據風暴內並把關於兩人的身世、自己的處境以及自己已經可以自主行動的事情全部告知給蘇萊塔,而後利用數據風暴將瓦納迪斯事變的相關訊息灌給蘇萊塔後把她自駕駛艙彈出,自己則和普洛斯佩拉一同前往地球。
●在擔任米奧琳涅護衛的同時,利用越權控制讓地球方的武器走火,普洛斯佩拉則趁亂駕駛風靈飛至裝滿魔靈鋼彈 量產試作機的倉庫,普洛斯佩拉出於憤怒將倉庫內所有的量產試作機全數炸毀,其聲響之大讓抗議方誤會而開始對宇宙方的護衛MS開火,就此克茵哈伯陷入交戰局面。
●和普洛斯佩拉回到宇宙後直接前往寂靜靈號擔任其運作核心,並操控GUND節點機作為寂靜靈號的護衛。碰上宇宙議會聯合的艦隊時運用無人機的快速機動性以及展開數據風暴後的越權控制將在場的所有艦隊癱瘓後一一擊墜。
●為了取回聖堂從奎達工廠取走的核心組件因此前往集團的前線基地,途中遭遇駕駛異靈鋼彈的蘇萊塔阻止,為了勸妹妹離開艾莉控制風靈飛到寂靜零號之外與其"溝通"。雖說看似是在家暴交戰,但實際上雙方都沒有要下殺手的意思。(艾莉只瞄準異靈的四肢,蘇萊塔用敲、踢的方式應付GUND子機,只有對GUND節點機才會開炮)
●為了保護被ILTS瞄準的眾人,指揮所有GUND節點機去防禦ILTS的攻擊,但是ILTS的威力過於巨大即便幾乎消耗了所有GUND節點機,風靈的機體依然承受了毀滅性的打擊,除了四肢嚴重受損外意識也因系統當機陷入沉睡。但直到系統當機以前,GUND子機都還在異靈的身邊保護著蘇萊塔。
●在蘇萊塔和伊蘭·凱萊斯(強化人士4號)共同展開的數據風暴中甦醒,感嘆著眼前的傻妹妹後將GUND子機全部安裝在異靈鋼彈上,藉此將姊妹倆的帕梅特刻痕提升至8以上,外甲傳輸組件的光帶也從白色進階成虹色。
●連接異靈、鐵騎、戰騎並將數據風暴拓展至整個地球圈藉此以越權控制強制關閉ILTS後,和在場所有鋼彈一同被帕梅特分解成粒子狀態,但是在完全分解之前受到蘇萊塔的願望影響,艾莉以及她的擴充意識們從風靈上被移植進蘇萊塔手中的吊飾。
●被移植進蘇萊塔的吊飾後,以「大姑」的身分跟著米奧琳涅東奔西跑,平時則利用米奧琳涅後腦杓的裝置進行溝通。



機體武裝:
頭部光束火神炮 (ヘッドビームバルカン,Beam Vulcan) ×2
內置於頭部外甲傳輸組件/殼狀組件兩側。

光束步槍/GUND子機型步槍 (ビームライフル/ガンビットライフル,Beam Rifle/GUND-BIT Rifle) ×1
風靈修改型的專用武器,和前一代一樣可以用步槍上安裝的小型推進器隨時調整步槍的位置。不同的是不必再透過連結GUND子機的方式延長槍管,而是可以透過自己槍身的展開達成延長槍管的模式。
修改型的步槍設計重點在於與GUND子機的連動能力,因此可以將11架GUND子機全部安裝至展開模式下的光束步槍,安裝時原本的傳感器會自行從步槍上脫離。此模式下的光束步槍即便是學園規章程式規定的出力,其光束炮的威力扔然可以提升至反艦級,在奎達工廠戰時弗德黎明駕駛的戴斯爾塔僅僅是擦邊的程度,MS的雙腳就已經被熔毀。
▲光束步槍的各種模式(來源:機動戰士鋼彈水星的魔女完全專集 Season1)

光束軍刀 (ビームサーベル,Beam Saber) ×2
用於近距離戰鬥的武器,平時放置在背包的上方,可以使用軍刀劍柄發射出光束刀刃。

GUND子機「紋章盾」 (エスカッシャン,Escutcheon)(ビットステイヴ,bit stave ×11)×1
風靈修改型標誌性的專用武裝,由11架GUND子機組成的蜂群兵器,使用GUND型的次世代群體遙控兵器系統,通過連接MS和駕駛員達到攻防一體的效果。和翻修前一樣也能在bit-on模式下分散安裝至MS的各處。
在風靈整修的同時GUND子機也同樣在外觀和功能性上做出了更新。可以將11架GUND子機全部連結至展開的光束步槍以此射出具有反艦級威力的光束炮。

風靈專用飛行推進組件 (フライトユニット,Flight Unit) x1
為了彌補推進能力的不足,在風靈背部增加的專用可選式裝備。使用回轉式展開的葉片大幅增加了飛行時的機動性以及空中迴轉的能力。



小趣聞:
●當初風靈修改型出場時因為壯碩的體格以及更加接近傳統鋼彈的設計讓部分觀眾覺得修改前的風靈反而比較獨特,連在劇中都被蘇菲吐槽過比較喜歡以前的表情。
●風靈修改型在12集的某些戰鬥畫面讓部分觀眾認為和之前的鋼彈作品有異曲同工之妙(像是把烏爾魔靈推出工廠、GUND子機型步槍的反艦大炮)。
●風靈修改型在12集最後的那一擊番茄掌不但拍出米米的陰影,還拍出了當天觀眾的驚訝、當天推特的熱門話題,更一掌將《水星的魔女》這部作品拍上日本放送倫理機構(BPO)。
●最初開預購單時風靈鋼彈(修改型)的商品名是新商品A,由於沒有商品圖所以部分玩家並沒有加以理會,但直到公布之後加上12集的表現讓HG風靈鋼彈(修改型)又出現和先前HG風靈鋼彈一樣供不應求的狀況,因此當第二季的新商品B預購消息出來時基本上大家都乖乖去預購了。
●在HG風靈鋼彈(修改型)中由於天線做的實在太粗,以至於從正面看時頭部火神炮會被天線擋住,就有玩家揶揄如果開炮天線就會被自己轟斷。
●不知道是不是作畫失誤,但是風靈鋼彈(修改型)的GUND子機有時會出現槍口的構造有時則無。

在設計師訪談中有提到,風靈鋼彈最初是以「非典型的機動戰士」(異端のモビルスーツ)去設計的,但是在修改型的設計中則是採用「所謂的鋼彈」(いわゆるガンダム)的想法去進行設計。增加了推進組件讓風靈也能夠在宇宙戰中得心應手,設計了較為挺拔的肩膀讓其更加具有「戰士」的味道。(*原文:さらに「いかり肩」で『戦士』的なニュアンスをもたせておりま。 這句話我是真的不知道該怎麼翻,如果有更好的翻譯麻煩在留言區告訴我)


機設師:JNTHED


本文章僅發表在巴哈姆特,請勿轉傳至其他網站

22
-
LV. 43
GP 1k
6 樓 奶油威威白 MOKU
GP11 BP-
GUND節點機(ガンドノード,Gundnode)
機型編號:XGF-E3
頭頂高度:18.9m
重量:44.1t
開發商:新世開發公社



由普洛斯佩拉主導,與《寂靜零號》同時開發的MS型GUND子機。作為宇宙戰專用MS,廢除了手掌及著陸用的腳掌,手臂前端以機械爪取代,駕駛艙的位置和鋼沃爾瓦相同安裝GUND型特化接收器,自身的外甲傳輸組件會隨著目前風靈使用的刻痕來改變光帶的顏色。

GUND節點機是一款由新世開發公社的設計理念所啟發,並由戴林格·連布蘭秘密策劃與開發量產的MS型GUND子機。該MS最主要的設計用途是作為增幅器,增幅擴大風靈鋼彈展開的數據風暴,並利用多台GUND節點機的互相連接建立龐大的數據風暴網路。
除此之外,GUND節點機還具備強大的空間實戰性能,憑藉其強大的作戰能力提供防禦支援。與此同時,還能裝備額外的MA組件作為其進一步提升戰力的選項。然而即使不啟動GUND FORMAT進行操作,採用特殊設計的GUND節點機,也能夠利用AI進行自主行動,可說是先前大戰中無人機技術的再次進化。
儘管GUND節點機使用了這項被世人否定的GUND FORMAT技術,但也正因如此,GUND節點機以能夠控制所有武器的絕對武力,成功成為以創建一個沒有戰爭的世界為宿怨的先鋒。

當GUND節點機連結成功並拓展數據風暴後,產生的防護力場也能夠輕而易舉地擋下來自敵方船艦的光束攻擊。
還能夠另外加裝可選式裝備《裝甲包》(アーマーパック,armor pack),此形態下不但能夠提升自身的火力,也能藉由MA上的外甲傳輸組件將數據風暴更大範圍地空間化。



劇中表現:
●GUND節點機的設計圖最早是在貝爾梅莉亞手中的終端亮相。
●在寂靜零號前進的途中遭遇宇宙議會聯合的艦隊時,風靈指揮了無數的GUND節點機上前迎擊。一開始以無人機所擁有的高機動以及數量的優勢壓制了艦隊的MS部隊,當風靈啟動刻痕6時,GUND節點機以寂靜零號為中心向外展開了一個球型的數據風暴空間,並以越權控制強制切斷敵方的控制權後如同捕食困於蜘蛛網上的獵物般,輕而易舉地將整個艦隊殲滅。
●宇宙議會聯合的艦隊第二次來襲中,先用力場擋下艦隊的光束攻擊,再將進入數據風暴空間的飛彈全部射回敵方的船艦。宇宙議會聯合則因受損的情形太嚴重而暫停行動。
●到達前線基地後,派出大量GUND節點機-MA型態去對付闖入數據風暴空間的異靈鋼彈,但直到異靈開出第一槍,艾莉才和普洛斯佩拉確認架駛異靈的人是蘇萊塔。
●為了保護被ILTS瞄準的眾人,指揮所有GUND節點機去防禦ILTS的攻擊。但是ILTS的威力過於強大幾乎消耗了所有GUND節點機。



機體武裝:
光束迴旋步槍 (ビームレヴライフル(ビームバルカン),Beam Rev Rifle (Beam Vulcan)) ×1
由MS手臂的機械爪夾持並固定的專用便攜式武器。通過旋轉槍管,可以在用於遠程射擊的單發光束步槍模式與具有高速射威力的光束機槍模式之間切換,以應對不同作戰需求。

光束刀 (ビームブレード,Beam Blade) ×1
內藏於MS前腕部的固定式近戰武器。相比於普通的光束軍刀,它有更寬闊的展開範圍以及更高的輸出功率。

增幅型外甲傳輸單元 (アンプリフィアシェルユニット,Amplifier Shell Unit)
GUND節點機的外甲傳輸單元主要為信號增幅裝置,用於擴展並增強數據風暴的涵蓋範圍。
在構建網絡時,其背部的*單元葉片(バインダー)會從水平位置展開並向上擴展。

頭部組件 (頭部,Head unit)
由於GUND節點機採用獨特的配置設計,因此本機的頭部具有較大幅度占比的外甲傳輸單元。
此外因其特殊的結構,MS雙眼位置是作為輔助感測器所運作,而主攝影機則安裝在位於下顎的部位。

MA機體武裝:
GUND子機 (ガンビット,GUND-Bit) ×4
平時掛在MA的四隻機械臂上,使用時會脫離機械臂並保持在MA的後方以光束炮攻擊。

光束軍刀 (ビームサーベル,Beam Saber) ×4
當四隻機械臂的GUND子機都脫離後,機械臂前端能夠發射出光束軍刀。



機設相關:
海老川老師在第二季公式書的訪談有提到,最初收到的指示是要創造一台鋼彈無人機,並且有著巨大的天線作為數據風暴的放大器。由於這台機體並不是通用型MS,而是專門用於戰鬥以及擴大數據風暴的無人機體,所以廢除了接地用的腳掌以及機械掌,組成了相當堅固的設計。(ソリッドなデザインにまとめています)
另外,雖然在動畫中沒有演示出來,但是其實在MA形態下是能夠分離MA背上的大型外甲傳輸組件,將《裝甲包》投入戰鬥中使用。



小趣聞:
●GUND節點機MA型態登場時,海老川老師有在推特上表示:GUND節點機MA打從一出場外甲傳輸組件就是藍色的,如果能夠像外星機甲那樣有著不明的詭異感就更好了。
目前在官方網站的MS項目中唯一一架還沒模型商品化的機體。
*更新:HG 1/144 GUNDNODE於2024年3月12號在日本、台灣的PB上限定發售。配件除了固有的光束迴旋步槍以及光束刀以外,還有展示地台以及能夠連接至其他GUND節點機重現劇中展開數據風暴的特效件。
另外當台PB當天下午4點開賣不到一秒就被秒殺,所以別問,問就是買不到。



機設師:海老川兼武



本文章僅發表在巴哈姆特 - 哈拉區鋼彈版,請勿轉傳至其他網站


11
-
LV. 43
GP 1k
7 樓 奶油威威白 MOKU
GP3 BP-
「你們什麼都不懂,你們要奪走的…是GUND所要拯救的...未來啊!」
                                                                                                             — 卡爾朵·納博

奧克斯地球 (オックス・アース・コーポレーション,Ochs Earth Corporation )

設立於地球的MS製造企業,收購了作為GUND技術先鋒的瓦納迪斯機構後將GUND技術運用至MS開發的軍事用途上。透過GUND型開發出了許多具有強力機能的鋼彈型MS,因此被眾多地方單位相中而獲得大量資金,同時鋼彈對於搭乘者所造成的生命倫理問題也引發了來自各界的聲討。但是奧克斯公司為了獲得更多贊助反而將尚未完成的魔靈鋼彈提早公開,並成為了GUND技術受凍結以及奧克斯地球及瓦納迪斯機構被清算的導火線。
雖然開發人員全被射殺或逮捕,公司也因此被關閉。但是奧克斯地球倖存的殘黨反而被宇宙議會聯合吸收,並作為議會所屬的情報機構重生。



瓦納迪斯機構 (ヴァナディース機関,Vanadis Institute)

研究身體機能擴充技術「GUND」的組織。原有研究目的是探討在宇宙環境中對身體機能的輔助,為了避免因經濟困難而凍結研究,無奈之下接受了該公司的協助。但在由MS製造商奧克斯公司提供資金的交易條件下,將GUND技術轉為利用到軍事方面。
被收購後開發了「GUND型」,即GUND的軍事版本,並將此技術放在MS開發上研製出了GUND-ARM。由於奧克斯公司過早公開魔靈鋼彈的資訊導致自身成為各界聲討的對象,在MS開發評議會宣布凍結GUND技術的期間,建造於小行星前線的瓦納迪斯機構實驗室—弗爾克范格,遭到多米尼克斯隊的襲擊並將研究資料以及人員全數銷毀,GUND只差臨門一腳的未來也因此消逝,此事件被稱為「瓦納迪斯事變」。



本文章僅發表在巴哈姆特,請勿轉傳至其他網站


3
-
LV. 43
GP 1k
8 樓 奶油威威白 MOKU
GP11 BP-
魔靈鋼彈(ガンダム・ルブリス,Gundam Lfrith)
機型編號:XGF-02
頭頂高度:18.0m
重量:49.3t
開發商:奧克斯地球
駕駛員:埃爾諾拉·薩瑪雅



奧克斯地球公司開發的試作機。
為採用創新GUND型技術的MS「GUND-ARM」的其中一架,搭載了由GUND子機這種群體兵器系統所組成的護盾。
奧克斯地球公司開發並在弗爾克范格測試的次世代GUND-ARM原型機,開發代號「LF-03」。雖然同樣是「魔靈鋼彈」,但是和同設施的其它兩架魔靈鋼彈不同,是為了證實GUND型的穩固性而研發。若成功了,不但能證實GUND的穩定,還能夠讓魔靈成為人類未來的明燈而非單純只是作為兵器使用。
因為奧克斯公司的莽撞,使得瓦納迪斯機構必須承受來自MS開發評議會的威脅,讓魔靈的開發組必須在更加縮短的時限內完成LF-03的開發。測試駕駛員埃爾諾拉・薩瑪雅也顯得十分焦慮。
機體的武裝在頭部有兩門光束火神炮,背部的推進器掛架有兩把光束軍刀,掛架上有分別裝載的GUND子機以及一把光束機匣(レシーバーガン),透過7架GUND子機組成的護盾防禦敵方的光束攻擊。
同樣具有將7架GUND子機安裝於背包的掛架以及機體上的BIT-ON模式。BIT-ON模式下不僅提高了機動性,在所有姿態下都能表現出超越一般MS的加速和製動能力。



劇中表現:
●初登場於「PROLOGUE」。在瓦納迪斯機構位於前線小行星的弗爾克范格實驗室中進行魔靈AI的測試,但是實驗始終止步於帕梅特連結第33層之前。
●據測試駕駛員埃爾諾拉所說,如果成功獲得第33層的回應並啟動魔靈,那麼不但能夠證實GUND型的穩固性,或許就不會發生數據風暴會傷害駕駛的問題。
●在卡爾朵博士的提議下,艾莉克特・薩瑪雅進入了魔靈的駕駛艙,在連接中和魔靈分享著自己的生日、自己生活的點點滴滴以及最愛的父母。經過對話過後成功啟動魔靈,艾莉也獲得了帕梅特連結第34層的回應。
●為了逃離弗爾克范格,埃爾諾拉駕駛魔靈逃至太空之後遭遇多米尼克斯隊。透過艾莉選擇目標,魔靈使用GUND子機擊墜3架魔女審判者。
●被凱南吉駕駛的異端審判者用反制波癱瘓GUND子機並被砍斷MS左手時,受奈迪姆・薩瑪雅駕駛的魔靈鋼彈(LF-01)支援後趁隙逃離現場。
●於本篇第16集,貝爾梅莉亞和普洛斯佩拉的對話中確定風靈鋼彈就是由當初母女倆逃離時所搭乘的魔靈鋼彈修改而來。18集艾莉的數據風暴中出現了正在改裝成風靈的魔靈鋼彈。



機體武裝:
頭部光束火神炮 (ヘッドビームバルカン,Beam Vulcan) ×2
內置於頭部外甲傳輸組件/殼狀組件兩側的牽制性武器。

光束機匣 / 光束刀 / GUND子機型步槍 (レシーバーガン / ビームブレイド / ガンビットライフル,Receiver Gun/Beam Blade/GUND-BIT Rifle) ×1
魔靈使用的遠程武器之一,除了可以像光束步槍快速射擊之外,還能透過增加出力使槍身部分形成一把巨大的光束刀。除此之外能夠和將GUND子機連接在機匣的前後方形成GUND子機型步槍,經由GUND子機射出的集束光束不但提高了威力,射擊的精準度也有所提升。
光束機匣連接GUND子機後的GUND子機型步槍

光束軍刀 (ビームサーベル,Beam Saber) ×2
MS裝備的標準近戰用兵器。通常收納在推進背包掛架的兩側。

複合型GUND子機護盾 (コンポガンビットシールド ,Compo GUND-BIT Shield)(ビットステイヴ,bit stave ×7)×1
用7架採用次世代遙控蜂群武器系統的GUND子機組合而成的護盾。平時收納在背包的掛架上,使用時除了可以組成護盾外,還可以透過子機上的光束發射器進行浮游炮攻擊。



機體命名:
在JNTHED老師的訪談中,魔靈鋼彈(ガンダム・ルブリス,Gundam Lfrith)這個名子其實是參考自「甘道夫 Gandalf」(古諾斯語:Gandálfr),名字來源於古諾爾斯語棒子(gandr)和精靈(álfr),延伸有「魔法的精靈」(Magic Elf 或 Elf of Sorcery)之意。甘道夫在北歐神話中是一個揮舞著魔杖的侏儒。最著名的角色形象則是出自J.R.R 托爾金筆下的灰袍甘道夫you shall not pass
但一開始「魔靈」這個名子其實原本是提議給目前的「風靈」使用,一開始是提議用「先祖(せんぞ,senzo)」拼音顛倒的「オズネス (OZNES)」為名,如果以目前翻譯的模式推測,其譯名應該會是「祖靈鋼彈」。

JNTHED老師在設計魔靈時受限於PROLOGUE發生的時間點,因此設計上不能夠太跳脫傳統鋼彈的框架,不過在機體配色上就能夠自由嘗試,所以最終定案才會以粉紅色及洋紅色為基礎。



小趣聞:
●在「PROLOGUE」中艾利選擇了三個目標讓魔靈攻擊,目標炸毀後配上艾利天真的笑容成為了本作「四歲點蠟燭」的名場面。
●由於魔靈和風靈相似的外型,因此從第一集開始就不斷有觀眾推測風靈可能就是由魔靈改裝或是模仿魔靈打造,直到動畫第十六話才真相大白。
●可能是因為HG魔靈是水星的魔女系列的第一款產品,C型卡榫的腳掌非常容易脫落(後來的風靈、風靈修改型雖然也是C型卡榫,但是情況都有改善),頭部的外甲傳輸組件也是水星的魔女全系列唯一一個沒有帕梅特刻痕特效的鋼彈。



機設師:JNTHED



本文章僅發表在巴哈姆特,請勿轉傳至其他網站


11
-
LV. 43
GP 1k
9 樓 奶油威威白 MOKU
GP10 BP-
魔靈鋼彈 量產試作機(ガンダム・ルブリス 量産試作モデル,Gundam Lfrith Pre-production model)
機型編號:XGF-01
頭頂高度:18.0m
重量:49.1t
開發商:奧克斯地球



奧克斯公司所製的魔靈鋼彈量產型機體。
背部搭載了能收納GUND子機的大型發射器。

魔靈鋼彈是由奧克斯地球與瓦納迪斯機構共同研發融合了GUND型的新世代MS。這款MS作為量產型的原型機種,不但可以在任何環境下使用,還同時具備高水準戰鬥能力,並在之後以「GUND—ARM」的名義作為全新世代的機動戰士所發表。
不過由於發展GUND型所造成駕駛者致死的問題被認為存在巨大風險,MS開發評議會便立即決議封鎖GUND型相關技術並對開發基地進行了武力襲擊,後世便將這場事件稱為「瓦納迪斯事變」。
然而被戲稱並扣上「詛咒」之名的GUND-ARM在瓦納迪斯事變後本應也該被徹底銷毀,但仍有相當數量的原型機在事變中殘存並流通於地面之下。隨後,這些機體的組件被再次利用,從而衍生出多種新型態的GUND-ARM。
看似被撲滅的詛咒之火,其餘燼卻隱藏於暗處不斷蔓延,直到21年後再度以星火之姿燎原至天際。



劇中表現:
●雖然全部都稱作魔靈鋼彈,但是目前除了LF-03之外,其餘的魔靈鋼彈(包含已經量產的)都只是尚未完成的殘疵品。
●弗爾克范格中只有三架MS,奈迪姆駕駛出擊的是LF-01,埃爾諾拉和艾利搭乘的是LF-03,推測後來溫蒂駕駛的魔靈開發代號就是LF-02。
●雖然只是試作機,但是透過GUND型發揮的反應能力以及機動性都令多米尼克斯隊的駕駛員驚嘆不已。
●在克因哈伯的倉庫中存放著大量的魔靈鋼彈 量產試作機,推測在奧克斯地球重生後、甚至是瓦納迪斯事變以前就已經有更多魔靈被生產並運往世界各地。



機體武裝:
頭部光束火神炮 (ヘッドビームバルカン,Beam Vulcan)  
內置於頭部外甲傳輸組件兩側的牽制性武器。

光束步槍 (ビームライフル,Beam Rifle) x1
量產試作機使用的光束步槍。雖然在常規情況下僅具備標準的火力性能,但透過GUND型的介入,便能使其展現出無與倫比的高精度射擊,從而在整體上達到了極高水準的火力。

「龜式」子機發射艙 (キローニアン,Chelonian)(ガンビット,GUND-BIT)
收納大量機雷型GUND子機的發射艙。每具發射器有上、下兩個艙門,每個艙門內都裝載5個機雷型GUND子機。
發射後透過啟動帕梅特刻痕便能遠程操作GUND子機的飛行路徑,並抓附在攻擊目標的外甲後引爆。



機設相關:
キローニアン Chelonian
在HG模型發售後才於說明書上發布的設定。於関西リョウジ老師的推文中可以得知「キローニアン」其實是參考自日軍曾經使用過的一款被稱為「亀の子」的反坦克兵器。
而Chelonian一詞也有龜、海龜、龜類的意思。



小趣聞:
●在弗爾克范格中有三架魔靈鋼彈正在進行測試,不過LF-01和LF-02僅僅只是作為GUND型MS的階段性試作品,因此在對於駕駛員的保護措施上遠不及正在測試的LF-03。
雖然MS評議會宣稱在瓦納迪斯事變之後就已經銷毀所有鋼彈,但由於奧克斯公司提早公布試作機的消息並直接量產,所以在事變以前就已經有不少鋼彈在前線裝箱甚至已經流入市場了。
●除了異靈鋼彈以外,在本作品中登場的所有鋼彈型MS全部都是以魔靈鋼彈 量產試作機為基礎進行修改,或是像鐵騎鋼彈、戰騎鋼彈一樣沿用魔靈鋼彈的GUND型架構。如果使用的是異靈的GUND型架構可能每台機體只會出場一次而已
雖然已經登場許久,也和HG魔靈鋼彈共用不少零件,不過直到作品完結後都沒有商品化的消息。
*2024/02/08更新一下,HG 1/144 GUNDAM LFRITH PRE-PRODUCTION MODEL已於2024/02/08分別在日本PB、台灣PB上架,日本同年五月發送,台灣則是在同年六月發送。
●在外傳漫畫中有提到,縱使經過了瓦納迪斯事變的洗禮,也只不過是讓鋼彈產業從台上轉為地下罷了。各方對於鋼彈的渴望依舊存在,使得本該被銷毀的MS繼續流轉在各方勢力中。
雖然魔靈鋼彈 量產試作機早在第0集就正式登場,但是關於其專用的GUND子機的正式名稱卻是在本篇動畫完結許久後,才於HG模型發售時的模型說明書上正式公布。



機設師:JNTHED



本文章僅發表在巴哈姆特,請勿轉傳至其他網站


10
-
LV. 43
GP 1k
10 樓 奶油威威白 MOKU
GP7 BP-
烏爾魔靈鋼彈(ガンダム・ルブリス・ウル,Gundam Lfrith Ur)
機型編號:EDM-GA-01
頭頂高度:21.2m
重量:75.9t
開發商:奧克斯地球
駕駛員:蘇菲・普羅涅



瓦納迪斯事變發生以前,以奧克斯地球公司開發的魔靈量產試作機為基礎所研發出的鋼彈型MS。
後來被提供給在地球活動的反宇宙居民組織「弗德黎明」。

雖然繼承了魔靈的名字,但它僅保留了GUND型的基本部件,其餘的部件如外甲和框架則大部分都經過了重新設計。作為短時間戰鬥特化型MS,機體的設計方向著重在能夠瞬間輸出極大火力的能力,因此無論是機體性能還是火力輸出的平均值都遠超一般的戰鬥特化型MS。
機體武裝除了內置於雙肩的光束機槍外,其餘則以光束加特林機槍及背部左後方裝備的相控陣列加農砲(フェーズドアレイキャノン)為主要武器。
作為禁忌「GUND-ARM」中的其中一員,烏爾魔靈除了向世人展示了其壓倒性的戰鬥力外,也成為了MS開發評議會對於"鋼彈"恐懼所具現化的象徵。



劇中表現:
●收到王子的命令,和諾蕾雅駕駛的索恩魔靈鋼彈一起去攔劫打工人鮑伯所在的卡修譚卡號運輸船。
●在確認了戴林格·連布蘭的位置後,裝備了大型光束切割裝置和索恩魔靈一同將奎達工廠的C區隔離。
●為掩護諾蕾雅和奧爾柯特等人,獨自迎擊四架多米尼克斯隊的五號審判者,戰鬥過程中一度被「反制波」干涉失去對MS的控制,但蘇菲隨後就提升至帕梅特刻痕4抵銷了反制波的效果,並在恢復後迅速將四架五號審判者各個擊破。
●尋找目標的途中偶然看到蘇萊塔,所以擅自更改目的駕駛烏爾魔靈獨自在各個機庫中尋找著風靈鋼彈的身影。看到疑似風靈的身影就毫不留情地開火,只不過所有的攻擊都被風靈的GUND子機擋下,自己還被剛整修完成的風靈給推出工廠外。
●被推出工廠後開始和風靈交戰,在戰鬥中趁機嘲諷風靈以前的臉比較好看。儘管在烏爾的實戰規格以及諾蕾雅的支援下面對學園規格的風靈有著些許優勢,即便如此,不但在戰鬥中完全沒有擊中對方,反而還被對方的反艦大砲給震攝住,最後只能在多米尼克斯隊的炮火中撤退。
●經由沙迪克的安排,和諾蕾雅一起潛入校園,烏爾及索恩則被藏在學園的MS格納庫中。在大亂鬥時帶著六架MS型GUND子機—鋼沃爾瓦闖入決鬥場並將一旁的迪蘭薩 勞達專用機攻擊至失去機能後,開始攻擊外壁使薩里烏斯乘坐的車輛損毀。
●達成沙迪克的命令後,為了履行和蘇萊塔的「決鬥」緊隨風靈來到學園外太空。在戰鬥的過程中直直闖入了風靈的數據風暴內,攜帶的兩架鋼沃爾瓦在被風靈越權操控後轉移槍口開始朝著烏爾開火,自己也因為帕梅特刻痕的壓力而感到痛苦。但是為了那近乎癲狂的執著,因此不惜燃燒生命也要將刻痕提升至4以上,自己以及烏爾的刻痕也從紅色變成紫色,並在看到風靈中的艾利之後因無法承受更多的數據風暴在駕駛艙中暴斃,烏爾魔靈以及駕駛員的遺體則被後來趕到的諾蕾雅回收。
●在機體被回收後重新修復並放置在學園的MS機庫中。為了阻止諾蕾雅,伊蘭·凱萊斯(強化人士5號)駕駛烏爾魔靈上前和索恩魔靈對峙。但是在目睹索恩魔靈被貫穿駕駛艙後忍不住啟動帕梅特刻痕,令原本已經停止的鋼沃爾瓦重新啟動並再次展開攻擊,5號則逃離現場並將烏爾魔靈棄置在外太空中,機體最後被前線管理公司及多米尼克斯隊回收。



機體武裝:
肩部光束機槍 (ビームマシンガン,Beam Machine Gun) ×2
內置於雙肩的光束機槍,可以和光束加特林機槍同時發射。

光束加特林機槍 (ビームガトリングガン,Beam Gatling Gun) ×1
烏爾魔靈專用的攜帶式武器。槍身的內側裝有握把供烏爾雙手握持。以旋轉槍管的方式快速發射光束子彈,彈藥由槍身下方的高容量電池供應。可以透過加大出力的方式實現高火力快速連續射擊,也能另外在槍身側邊加裝槍盾提供額外的保護。

光束軍刀 (ビームサーベル,Beam Saber) ×2
能夠投射光束刀刃的近距離武器,平時收納在槍盾的背面,藉由調整槍盾的角度將劍柄取出。

槍盾 (ガンシールド,Gun Shield) x1
和索恩魔靈同樣的盾牌。平時裝備在光束加特林機槍的右側,也可以裝備在雙手手臂的接口上。槍盾的內側可以收納兩把光束軍刀柄。

相控陣列加農砲 (フェーズドアレイキャノン,Phased Array Cannon) ×1
一個裝備在烏爾魔靈背部左側的大型裝置,使用時能夠發射威力極強的指向性光束炮。搭配GUND型系統,能夠直接實施廣域範圍攻擊。當駕駛員使用高等的帕梅特刻痕時,裝置會展開形成大型天線。

其他裝備:
大型光束切割裝置(大型ビーム切断ユニット,Large beam cutting unit)
奎達工廠戰時,為了隔離總裁所在的區域所使用的大型武器,使用完成後因槍口嚴重熔毀而直接拋棄。

鋼沃爾瓦 (ガンヴォルヴァ,GUNDVÖLVA)
烏爾魔靈與索恩魔靈配備的MS型GUND子機。在駕駛艙設置了GUND型的無人機。



機體命名:
烏爾魔靈鋼彈 ガンダム・ルブリス・ウル GUNDAM LFRITH UR
烏爾的原文UR 對應的盧恩字母為ᚢ (原始日耳曼語名字 ūruz,uruz,ur,urus,oruiox,urox)
原意為原牛(aurochs),代表原始的慾望和衝動,原牛是一種已滅絕的牛,其體態魁梧、力大無比,而且極其難被馴服,對應了烏爾魔靈魁武的機體和蘇菲最後的下場。
除此之外「ᚢ」(Ur)也有「水」(*Ūrą)的意思,對應其外甲的顏色以及彈幕式的攻擊方式。

柳瀨老師在設計烏爾魔靈時考量到烏爾是由地球方的弗德黎明駕駛,因此在外甲、武器、機體配色上都採用了相當強烈的狂野風格。
(原文:地球の「フォルドの夜明け」が運用するので、装甲、武装、カラーリングなどに強固さとワイルドさを込めてデザインしました」)



小趣聞:
●烏爾魔靈鋼彈的頭頂高度為21.2m,是目前水星的魔女系列中最高的MS,次高的MS則是惡魔審判者的20.3m。
●初登場時壯碩的體魄以及體型反差極大的兄弟機讓不少觀眾都在猜測,到劇情後期會不會有兩機合體的畫面,但是直到本作完結都沒有實現過。
●由於其機設師柳瀨老師同樣也在《機動戰士鋼彈00》中擔任機設師,因此部分觀眾覺得烏爾魔靈的外型和德天使鋼彈、熾天使鋼彈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相較於動畫中顏色比較黯淡的外甲,HG模型的實體發色比起動畫和3D模型示意圖鮮豔了不少,整體配色也更加明亮。*詳情





本文章僅發表在巴哈姆特,請勿轉傳至其他網站


7
-
LV. 43
GP 1k
11 樓 奶油威威白 MOKU
GP9 BP-
索恩魔靈鋼彈(ガンダム・ルブリス・ソーン,Gundam Lfrith Thorn)
機型編號:EDM-GA-02
頭頂高度:14.4m
重量:41.2t
開發商:奧克斯地球
駕駛員:諾蕾雅・杜諾克



被提供給在地球活動的反宇宙居民組織「弗德黎明」的鋼彈型機體。
與兄弟機烏爾魔靈相同,是以魔靈量產試作機為基礎並施加了大幅升級改良而成。

其獨特的長臂短腿設計,旨在讓索恩魔靈能夠在最激烈的戰況下持續戰鬥。藉由配置在機體各處的推進器進行高難度動作,特殊的比例也令機體具有非常穩定的重心。
與兄弟機烏爾魔靈的定位不同,比較擅長在後方提供支援炮擊以及廣泛範圍的壓制性射擊。屬於後排支援型角色的戰術令它展現了和烏爾魔靈截然不同的性能及特點。
機體以手持的光束擴散炮為主要遠程武器,近身戰則以手腕處的光束軍刀發射單元進行戰鬥。



劇中表現:
收到王子的命令,和蘇菲駕駛的烏爾魔靈鋼彈一起去攔劫打工人鮑伯所在的卡修譚卡號運輸船。
●在確認了戴林格·連布蘭的位置後,裝備了大型光束切割裝置和烏爾魔靈一同將奎達工廠的C區隔離。
●在烏爾魔靈獨自迎擊多米尼克斯隊的同時,和奧爾柯特等人駕駛的戴斯爾塔一同應付工廠的MS防守部隊。以來回穿梭於戰場之間的方式將敵方的迪米警備機逐一擊墜。
●收拾完防守部隊後和戴斯爾塔開始攻擊停泊在工廠港口的船艦,但是在看到妮卡發出的暗號後直接離開。
●在烏爾魔靈被風靈推出工廠後與之交戰時,途中索恩魔靈也為了支援蘇菲而加入戰局。雖然無論是數量還是規格都是她們佔據優勢,但是依舊不敵風靈和GUND子機之間的配合,並在風靈準備開炮時立即察覺到危險並警告奧爾柯特等人趕緊後退,最後則在多米提克斯隊船艦的炮火下撤離。
●經由沙迪克的安排,和蘇菲一起潛入校園,烏爾及索恩則被藏在學園的MS格納庫中。在大亂鬥時帶著六架MS型GUND子機—鋼沃爾瓦闖入決鬥場,在過程中以加大出力的光束擴散槍直接射擊由大業宿舍的裘貝裘駕駛的克里柏利道恩,在貫穿對方的駕駛艙後指揮鋼沃爾瓦攻擊在場的學生。
●在達成沙迪克的目的後領著剩餘的鋼沃爾瓦一同撤離至學園外,原本打算去支援烏爾魔靈但被制止,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蘇菲死在駕駛艙中。戰鬥結束後回收停止運作的烏爾魔靈及蘇菲的遺體。
●大亂鬥結束後,修復完成的烏爾魔靈、索恩魔靈以及剩餘的三架鋼沃爾瓦全部藏在葛雷斯利宿舍的MS機庫中。
●受地球戰事的刺激,諾蕾雅在逃離軟禁房後再次登上索恩魔靈並帶領剩餘的鋼沃爾瓦衝出機庫,開始對阿斯提卡西亞學園展開無差別轟炸,並在同時間與凱南吉駕駛的五號審判者交戰。
●在精神逐漸陷入瘋狂時,被伊蘭·凱萊斯(強化人士5號)駕駛烏爾魔靈上前制止,並被對方的話語感化後解除帕梅特刻痕。不過多米尼克斯卻趁著這個空檔使用長程光束狙擊步槍 (ロングスナイパーライフル)直接貫穿駕駛艙,索恩魔靈也因此墜毀於學園中,事後其機體和烏爾魔靈皆被前線管理公司及多米尼克斯隊回收。



機體武裝:
光束軍刀發射單元 (ビームサーベルユニット,Beam Saber Unit) x2
索恩魔靈內建在手腕處的光束軍刀發射單元。使用時發射單元會向前滑出後朝外側旋轉展開,並從單元的發射口向前投射出光束刀刃。

光束擴散槍 (ビームディフューズガン,Beam Diffuse Gun)
索恩魔靈的攜帶式武器,也是最主要的遠程攻擊武器。槍身的內側裝有握把供索恩雙手握持。除了能夠發射集束光束炮外,也能夠發射威力強大的擴散炮。為了能夠長時間持續攻擊,以槍身下方的高容量電池供應能源,在槍管及槍身的各部分均採用高效散熱裝置。

光束軍刀 (ビームサーベル,Beam Saber) ×2
能夠投射光束刀刃的近距離武器,平時收納在槍盾的背面,但是索恩都使用手腕處的光束軍刀發射單元進行戰鬥,因此沒有使用的必要。

護盾 (シールド,Shield) x1
和烏爾魔靈同樣式的盾牌。平時裝備在左手手臂的接口上。槍盾的內側可以收納兩把光束軍刀柄。

相控陣列加農砲 (フェーズドアレイキャノン,Phased Array Cannon) ×1
和烏爾魔靈同樣的裝備,平時安裝在MS背部的大型裝置,使用時能夠發射威力極強的指向性光束炮。搭配GUND型系統,能夠直接造成廣域範圍攻擊。當駕駛員使用高等的帕梅特刻痕時,裝置會展開形成大型天線。

其他裝備:
大型光束切割裝置(大型ビーム切断ユニット,Large beam cutting unit)
奎達工廠戰時,為了隔離總裁所在的區域所使用的大型武器,使用完成後因槍口嚴重熔毀而直接拋棄。

鋼沃爾瓦 (ガンヴォルヴァ,GUNDVÖLVA)
烏爾魔靈與索恩魔靈所配備的MS型GUND子機。在駕駛艙設置了GUND型的無人機。



機體命名:
索恩魔靈鋼彈 ガンダム・ルブリス・ソーン GUNDAM LFRITHR THORN
索恩的原文THORN,對應的盧恩字母為ᚦ (原始日耳曼語名字 þurisaz,thurisaz,thorn,thursis,thurs),除了有荊棘的意思之外,在盧恩字母中還有索爾、巨人、力量的意思。

最初在設計時收到的要求是「雖然與烏爾是兄弟機,但是在外型上希望能夠做出徹底改變。」(ウルとは兄機ですが、シルエットは思いっきり変えてほしいというオーダーでした。),因此最初的設計概念是一台可以坐在烏爾背上的小型機體,但與此同時又希望它擁有強大的武裝。所以設計師調整了機體的比例,讓手臂以及裝甲變得更長,最終形成了這個獨特的外形。



小趣聞:
●索恩魔靈的機體高度僅有14.4m,在本作中屬於最矮的機體。有趣的是,作為兄弟機的烏爾魔靈機體高度為21.2m,屬於本作中最高的機體,和索恩形成強烈對比。
●最初登場時就因為長臂短腿的造型引起不少討論,有部分觀眾推測也許後來可能會和烏爾魔靈合體,但直到完結都是以當前的形象戰鬥到最後一刻。
●雖然是長臂短腿的造型,但是在HG模型上設計師特別將手肘以及膝蓋關節的接口設計一致,因此可以將手臂以及腿部互換安裝,令索恩魔靈在造型調整上增加了不少可玩性。
●在2023年12月22日發售的『機動戦士ガンダム 水星の魔女』お疲れ様本中,有特別收錄柳瀨老師所設計的陸戰型索恩魔靈鋼彈。
「作為陸戰使用的MS,不再需要宇宙空間等級的姿態控制,因此卸下原先帶有推進器的小型腿部,更換成帶有多段關節的雙足使得MS在開火時能夠更加穩定。原本使用的光束擴散槍和烏爾魔靈使用的光束加特林機槍一同裝備到MS的背部並更名為"光束擴散砲",平時則以鋼沃爾瓦的光束卡賓槍作為攜帶武器。機體的手臂也因應不同的戰況而被置換成與鋼沃爾瓦相同的組件,肩甲則是採用了與烏爾魔靈相同的裝備,更進一步提升火力以及防禦。考量到未來或許會有MS近身戰的可能,故保留了原本的光束軍刀發射單元,並在左手臂裝備了相控陣列加農砲。使得索恩魔靈成為了高機動型的宇宙專用MS。(備註:這只是幻想)」




機設師:柳瀨敬之


本文章僅發表在巴哈姆特,請勿轉傳至其他網站


9
-
LV. 43
GP 1k
12 樓 奶油威威白 MOKU
GP7 BP-
鋼沃爾瓦(ガンヴォルヴァ,GUNDVÖLVA)
機型編號:EDM-GB
頭頂高度:18.5m
重量:42.9t
開發商:奧克斯地球



烏爾魔靈與索恩魔靈所配備的MS型GUND子機。在駕駛艙設置了GUND型的無人機。

在眾多裝備中,弗德黎明選擇同樣是以魔靈鋼彈 量產試作機進行改良的"機體"作為烏爾魔靈與索恩魔靈的選配式裝備。完全廢除了可以說是MS最重要部分的駕駛艙模塊,並在原位置加裝了專門用於接收GUND型功能的特化組件,這種特殊的構造是GUND-ARM獨有的優勢,也因此烏爾魔靈與索恩魔靈才能夠以自身的帕梅特系統驅動次世代遙控集群武器系統,換句話說,鋼沃爾瓦實際上就是有著MS外型的GUND子機。身上的外甲傳輸組件會隨著主控MS的帕梅特刻痕改變顏色。
因為是無人機,只要駕駛艙位置的接收特化組件沒被擊中,即使失去主監視器(頭部)也依然能夠運作。
在機體武裝配置的方面,為了避免在操控機體時產生干擾MS的動作,因此選擇了輕便的光束卡賓槍作為主要遠程武器。另外裝備的護盾上下方各有一對備用的彈匣以及光束軍刀劍柄。



劇中表現:
●為了達成沙迪克的目的,六架鋼沃爾瓦和烏爾及索恩被秘密送入學園,並於大亂鬥時在兩架主控MS帶領下進入決鬥場並開始攻擊在場的學生以及學園外壁。
●在過程中一架鋼沃爾瓦被伊蘭·凱萊斯(強化人士5號)駕駛的鐵騎鋼彈用連接模式的光束滑膛槍 (ビームマスケット,beam musket)攔腰射斷,另外兩架則在遭到風靈越權控制後被烏爾魔靈擊毀。
●事件告一段落後,剩餘的三架鋼沃爾瓦則和修復完成的烏爾魔靈、索恩魔靈藏於葛雷斯利宿舍的MS機庫中。
●受地球戰事的刺激,諾蕾雅逃離軟禁房後再次登上索恩魔靈並帶領剩餘的鋼沃爾瓦衝出機庫,開始對阿斯提卡西亞學園展開無差別轟炸。在攻擊的過程中一架鋼沃爾瓦的主監視器被雀丘利・潘蘭杞駕駛的迪米馬鎧機重創頭部,儘管如此MS本身依然沒有停止機能,並在過程中擊毀數架迪米警備機。
●因諾雷雅停止使用帕梅特刻痕而關機,不料強化人士5號反被諾雷雅的死去刺激而啟動帕梅特刻痕,使得原本已經停止機能的鋼沃爾瓦重新啟動攻擊在場多米尼克斯隊的五號審判者。
●在事件結束後能夠看到被打到解體的鋼沃爾瓦四散於學園,推測應該是被後來支援的多米尼克斯隊解決。



機體武裝:
光束卡賓槍 (ビームカービン,Beam Carbine) ×1
一般MS使用的標準便攜式光束武器,小體積的優勢讓其無論在攜帶或移動時都具有優秀的反應能力。雖然整體大小略小於普通的光束步槍,但是光束的輸出火力依舊能夠輕而易舉地擊穿敵方MS的外甲。能夠用槍身側面的接口將光束卡賓槍掛在MS的小腿外甲上。

光束軍刀 (ビームサーベル,Beam Saber) ×2
一般MS使用的標準近戰武器,平時收納在盾牌內側下方。

盾牌 (シールド,Shield) ×1
一般MS使用的標準防禦裝備。在盾牌內側上方可以收納兩個光束卡賓槍彈夾,內側下方則收納兩把光束軍刀炳。



機體命名:
鋼沃爾瓦 ガンヴォルヴァ GUNDVÖLVA
GUND一詞原本就有"魔術"的意思,在本作中則代表GUND型。
VÖLVA (古諾斯語:vǫlva,複數:vǫlur;冰島語:völva,複數:völvur)是北歐異教中的一種巫覡宗教女預言家,是北歐神話中經常出現的人物形象。古諾爾斯語「vǫlva」的意思是「帶魔杖者」,在原始日耳曼語中為「walwōn」,亦來自於「魔杖」。
渥爾娃女巫會使用seiðr(一種北歐巫術)而且擁有很高的地位,甚至被認為擁有神之父的力量。奧丁本人就曾向渥爾娃女巫求教。渥爾娃女巫並不邪惡,她們在人類世界中維京社會的地位如魔法女神芙蕾雅在阿斯嘉特的地位一般。最後則因羅馬天主教興起而逐漸消失,在盎格魯-薩克遜教會法中也禁止了渥爾娃女巫。

柳瀨老師在第二季公式書的訪談中有提到,最初在設計時,雖然同樣是基於魔靈鋼彈的機體,但由於是地球方製造的MS,因此在設計上刻意和魔靈鋼彈與風靈鋼彈做出區隔。而且鋼沃爾瓦大多都是以複數形式登場,因此特別設計了大型的護盾,藉此減輕製作團隊在作畫時的負擔 柳瀨老師我的超人
另外希望能透過裝備的卡賓槍讓其產生類似吉姆量產機的感覺,並以此和作為控制母體的烏爾魔靈以及索恩魔靈做出區分。
(サブマシンガンはGM的量產機感が欲しかったのと、親機のウル、ソーンとの差別化も狙いました。)



小趣聞:
●HG鋼沃爾瓦在最初開放預購時的商品名叫"新商品A",直到14集正式登場後官方才透漏真正的名子。



機設師:柳瀨敬之



本文章僅發表在巴哈姆特,請勿轉傳至其他網站


7
-
LV. 43
GP 1k
13 樓 奶油威威白 MOKU
GP14 BP-
異靈鋼彈 (ガンダム・キャリバーン,GUNDAM CALIBARN)
機型編號:X-EX01
頭頂高度:18.2m
重量:44.7t
開發商:奧克斯地球
駕駛員:蘇萊塔・墨丘利



由奧克斯地球公司與瓦納迪斯機構共同研發的其中一架鋼彈試作機。
由於在設計上完全不顧及駕駛員的性命,因此在競案中敗給魔靈,之後研究開發記錄全數遭刪除。
在瓦納迪斯事變發生之際,機體本身被宇宙議會聯合扣押並暗中保管。

在GUND型技術完成之前,瓦納迪斯機構除了魔靈鋼彈之外,還陸續開發了多種以不同研究方向為主旨的試作機。在這之中就有那麼一架特殊的MS,雖然同樣都是鋼彈,但異靈鋼彈的開發方向卻和強調駕駛員安全性的魔靈鋼彈完全相反。以駕駛員為第一優先的魔靈其研究方向是在一定的帕梅特刻痕內讓駕駛員在承受最小的負荷下進行操作,然而異靈的運作方式卻是透過規模相仿的帕梅特來發揮並維持高等級刻痕,以此將機體的性能發揮至極致,與有加裝減輕數據風暴反饋過濾器的魔靈完全不同。正是因為採用了這種罔顧駕駛員生命安全的極端策略,讓異靈在與魔靈的競爭中落敗,機體被永久封存,其研究資料也被徹底銷毀。
儘管致力於成為GUND-ARM的主流,但是會對駕駛員造成劇烈反噬的異靈鋼彈,可說是最被詛咒的鋼彈,也因此被冠上了「怪物」之名。

雖然和魔靈鋼彈在設計上有著根本性的差別,但是異靈鋼彈在外裝甲的設計上與風靈鋼彈完全一致,因此也能夠安裝上風靈鋼彈所裝備的GUND子機。
可以透過異靈鋼彈腳板部件的展開形成高機動模式 (ハイマニューバモード,High Maneuverability Mode),此功能是專為太空移動期間進行姿勢控制而設計。高機動模式下能夠讓異靈鋼彈在三維空間中的機動性獲得近一步的提升,以此讓異靈鋼彈獨特的戰鬥風格能夠發揮地淋漓盡致。



劇中表現:
●宇宙議會聯合的特工—古斯頓·帕切為了中斷議長的行動以及阻止普洛斯佩拉,試圖拜託蘇萊塔駕駛21年前議會在瓦納迪斯事變時扣押的異靈鋼彈去阻止寂靜零號計劃。
●蘇萊塔以自己的力量克服帕梅特刻痕5後,承受著高度的壓力駕駛異靈獨自闖入數據風暴中,並在戰鬥過程中以可變式杖型光束步槍擊墜數架GUND節點機後終於到達艾莉的面前。
●面對艾莉的攻擊,蘇萊塔都以敲打或踢擊的方式回擊風靈的GUND子機,只有在面對GUND節點機時才會主動以光束炮攻擊。(話雖如此,艾莉在攻擊蘇萊塔時也僅瞄準異靈的四肢)
●在面對為了擋下ILTS攻擊而嚴重毀損的風靈鋼彈而感到不知所措時,長時間維持帕梅特刻痕5的蘇萊塔卻因無法繼續承受駕駛異靈所帶來的負荷而陷入昏迷,兩台機體最後被趕到的迪蘭薩、戰騎鋼彈運回地球宿舍船艦。
●為了讓艾莉甦醒,蘇萊塔再次乘上異靈帶著風靈進入寂靜零號的內部,並在強化人士4號的協助下展開數據風暴並成功喚醒艾莉。
●經由艾莉的指揮,風靈原本的11架GUND子機全部安裝至異靈的機體上。風靈的帕梅特刻痕在異靈的機體上得到共鳴,姊妹倆的帕梅特刻痕則更進一步地提升至8以上,兩架鋼彈的外甲傳輸組件也因此轉為虹色。
●在以帕梅特連接在場的異靈、風靈、鐵騎、戰騎四架鋼彈後,將數據風暴的範圍擴展至整個地球圈。最終隨著米奧琳涅解散集團的宣言以及越權控制ILTS後,在場所有鋼彈及寂靜零號被帕梅特分解成粒子狀態。
●異靈在被完全分解前,彷彿回應了蘇萊塔的願望般,將"姊妹們"的意識從風靈轉移到蘇萊塔手中的吊飾。



機體武裝:
頭部光束火神炮 (ヘッドビームバルカン,Beam Vulcan) ×2
內置於頭部兩側小型攻擊武器。蘇萊塔曾在近距離的情況下用此武器破壞GUND節點機MA的外甲傳輸組件。

光束軍刀 (ビームサーベル,Beam Saber) ×2
用於近距離戰鬥的武器,平時放置在背包的上方,可以使用軍刀劍柄發射出光束刀刃。

可變式杖型光束步槍 (バリアブルロッドライフル,Variable Rod Rifle) x1
異靈最主要的長型光束武器。在其後端安裝了由四具「四重推進器」(クアドラ・スラスター,Quadra Thruster)組成的推進單元,除了能抵銷開火的後座力外,也可以作為異靈的附加推進裝置使用。
火力之大能夠一炮貫穿路徑上所有的GUND節點機。

GUND子機「紋章盾」 (エスカッシャン,Escutcheon)(ビットステイヴ,bit stave ×11)×1
由11架GUND子機組成的蜂群兵器,使用GUND型的次世代群體遙控兵器系統,通過連接MS和駕駛員達到攻防一體的效果。
原本為風靈鋼彈的專用武裝,在艾利被重新喚醒後受其指揮連接到異靈的機體上。



機體命名:
異靈鋼彈 ガンダム・キャリバーン GUNDAM CALIBARN
キャリバーン這名稱應該是出自莎士比亞戲劇《暴風雨》中的怪物卡列班(caliban)。卡列班在《暴風雨》中是女巫西考拉克斯(Sycorax)的兒子,在故事中的形象是半人半獸,被Prospero和他的女兒Miranda所奴役。卡列班在性格上非常崇拜媽媽西考拉克斯,還一度要與西考拉克斯一同推翻Prospero的統治,但是了解到實力的差距之後還是乖乖投降並再次服從。

在設計階段時,異靈的設計被指定要具有比風靈鋼彈更大的外甲傳輸組件(デザイン時はエアリアルよりもシェルユニット容量が大きいこと),並配備能夠兼具高機動推進器和高速戰鬥等特性的大型步槍。此外,儘管其他機動戰士在設計時都會有意避免使用太多的魔女元素,但是在設計異靈時,小林監督反而提出了一個「想要出現讓人能直接聯想到掃帚的步槍」(「箒を連想させるライフルを登場させたい」)的想法,於是這項提案就被融入到可變式杖型光束步槍的設計中。

在第二季公式書的訪談中JNTHED老師透漏,起初在設計異靈鋼彈時,有一方案是為其安裝一個從頭部到機體側面的位置皆被完全覆蓋的大型推進裝置。但是從動畫演出的角度來看,在視覺呈現上會因此受到嚴重的限制,也無法完美展示異靈鋼彈的頭部,所以這項想法就在最後階段被否決了。
至於原先大型推進裝置的部分,在最後則是演變成可變式杖型光束步槍末端的四重推進器。



小趣聞:
●雖然風格和風靈修改型相似,但是仔細看能觀察到在許多細節其實和風靈修改型相差甚遠,不過身上的接口過於明顯也遭到部分觀眾吐槽。
●最初在預購HG模型時的名稱為「新商品B」,但是考量到第一季的HG風靈鋼彈(修改型)在發售後一架難求的情況,大多數的玩家都有去乖乖預購了。
●雖然在21集就被提及,22集正式出場。但直到24集結束後萬代才公布此HG模型的所有資訊。
●儘管在眾多異靈鋼彈的商品宣傳圖裡都有出現持盾的模式,但實際上在動畫中,異靈鋼彈將姊妹們組合成盾牌的次數連一次都沒有。
雖然HG模型也有無使用刻痕/虹色刻痕兩種樣式,卻唯獨缺少了紅色刻痕的模式。至於會不會出現...只能說搞不好哪天PB見。
*2024.3月更新:
HG 1/144 GUNDAM CALIBARN (PERMET SCORE FIVE) 在2024年3月25日於萬代魂商店開始販售,日本在2024年6月開始配送,台灣則是2024年7月開始出貨。



機設師:JNTHED


本文章僅發表在巴哈姆特,請勿轉傳至其他網站


14
-
LV. 43
GP 1k
14 樓 奶油威威白 MOKU
GP9 BP-
吉烏魔靈鋼彈(ガンダム・ルブリス・ジウ,GUNDAM LFRITH JIU)*目前還沒有正式中文譯名
機型編號:XGF-01[II3]
頭頂高度:18.8m
重量:37.8t
開發商:奧克斯地球
駕駛員:キユウ・ラボット



キユウ駕駛的機體,同樣是由魔靈鋼彈改造而來的GUND-ARM。
使用改裝自大型MS手臂的大型複合武器—「虎之手」進行戰鬥。

過去瓦納迪斯機構曾經有一架為了研究"基於人體的運動適應能力在機械上的延伸"而打造非軍用型GUND-ARM。在「人體擴張」的研究基礎上誕生的「吉烏魔靈」充分展現了人類的肢體動作同步在機體上的適應性。
這台非武裝MS既沒有內建的武器也沒有專用的裝備,單就性能數據來看,其輸出功率和推進力方面相較於一般實戰型MS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證明它完全不適合用於作戰。機體全身覆蓋著大面積的外甲傳輸組件,當使用帕梅特刻痕時,頭部的外甲傳輸組件亮起後會浮現類似面部的光帶紋路。
在瓦納迪斯事變後,隨著弗爾克范格的覆滅,鋼彈類型的MS照理來說也該因此成為歷史的塵埃,然而卻在A.S.106的地球上確認了進行作戰行動的吉烏魔靈鋼彈。他使用來自大型MS的右臂重新加工而成的大型複合武裝,並將其當作自己機體的一部分進行戰鬥。
而這種超乎人們想像的姿態正是被世人認定以及恐懼、具有強大戰鬥力的機動戰士 — GUND-ARM。



劇情表現:
●登場於《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外傳漫畫《瓦納迪斯之心》第一話。被ヴィルダ稱為キユウ的「心臟」。



機體武裝:
虎之手 (虎の手,Tiger Hand) x1
被確認是吉烏魔靈在地球上使用的大型複合武器的暱稱。由於這個複合武裝本身就內置了外甲傳輸組件,因此推測它可能是利用了早期GUND型開發階段試作機的右臂改造而來,不過該部件確切的來源到目前為止仍然一無所知。機械手指的末端裝有光束炮口,可以依照目前的操作模式實現射擊和劈砍武器的切換。堅固的前臂裝甲可以做為盾牌使用,而肩部的推進器則可提供強勁的推進力。此外,還可以安裝在吉烏魔靈的背部作為推進背包組件使用。
▲虎之手的光束炮模式。
▲虎之手的推進器模式。
▲也能夠將虎之手當作GUND子機使用。



機體命名:
ガンダム・ルブリス・ジウ  GUNDAM LFRITH JIU
JIU一字由於是單音節,所以在多種語言中都有各自的意思,不過考慮到《水星的魔女》系列的機體名稱都是取自歐洲文化,因此選擇古愛爾蘭語作為參考。
JIU一詞從古愛爾蘭語díu衍生而來,是día(“day”)的與格單數形式。
意思為:"今日"、"如今"、"現在"。



小趣聞:
●在HG版本的吉烏魔靈鋼彈發售時,由於武裝「虎之手」是全可動手指,因此出現了許多比出國際禮儀手勢的吉烏魔靈鋼彈。
●因為虎之手在設定上是改裝自大型MS,因此模型版本意外地適合其他1/100比例的模型,只可惜手軸關節沒有可動。
●由於同樣使用了HG魔靈鋼彈的關節零件,因此HG吉烏魔靈鋼彈在模型成品上也同樣擁有關節耐久的通病。
話說虎之手的可玩性是不是比MS本體還要好玩啊



コンセプト:関西リョウジ
機設師:海老川兼武



本文章僅發表在巴哈姆特,請勿轉傳至其他網站


9
-
LV. 43
GP 1k
15 樓 奶油威威白 MOKU
GP11 BP-
亞諾克塔・魔靈鋼彈 (ガンダム・ルブリス・アノクタ,GUNDAM LFRITH ANAVATA) *目前還沒有正式中文譯名
機型編號:AVP-03
頭頂高度:18.2m
重量:44.7t
開發商:奧克斯地球
駕駛員:ヨシカ 阿茲納布爾先生,請你坐下



在地球製作的鋼彈型機動戰士,可以視作吉烏魔靈的實戰版本。

在星元(A.S)106年時的地球上,出現了一架被稱為「吉烏魔靈」的白色鋼彈型MS,那揮舞著巨大手臂的身影在地球各地廣為人知。然而,在眾多目擊的情報之中,也有些回報聲稱他們看到的機體,是一架揮舞著雙刀並操控雷電的藍色MS,這樣的情報與原先對吉烏魔靈鋼彈的各項描述而言相去甚遠。但能夠確定的是,兩架出現的MS雖然都是由非有機生物結構製成,卻皆能展現出高度的靈活性。吉烏魔靈在原先的設計上就是以非戰鬥型MS的方向為先決條件,而被稱為「亞諾克塔・魔靈」的藍色機體則是在原本的基礎上增加了更多的裝備以提升機體性能,使得亞諾克塔・魔靈也能夠被稱為吉烏魔靈的實戰型機體。
機體的武裝則以一對電擊型刀刃GUND子機為主,推進背包上有兩把遠距離光束炮,戰鬥時依靠機體各處的推進器進行高速移動。



劇情表現:
●登場於《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外傳漫畫《瓦納迪斯之心》第四話。駕駛員ヨシカ與キユウ的年紀相仿,聽從著「老師」的指示,並對キユウ有著異常的執著。



機體武裝:
頭部光束火神炮 (ヘッドビームバルカン,Beam Vulcan) ×2
內置於頭部外甲傳輸組件兩側的牽制性武器。

電擊型刀刃GUND子機「鳴神」  (ナルカミ,Narukami) x2
裝有電擊刀片的GUND子機。在遠端操作時,能夠連接MS手掌中央的發電裝置產生間接性的放電。安裝於GUND子機各處的霧氣管道可用於散發介電霧並增加周圍空氣的相對介電常數,進一步提高電擊的破壞效果。
▲連結掌心的發電結構增強GUND子機的電擊破壞效果。

刀鞘型護盾「紅蓮」 (グレンゲ—, Gurenge)
亞諾克塔・魔靈專用的防禦武裝,平時也是「鳴神」的專用收納掛架。具有迴轉結構的連接基座,使亞諾克塔・魔靈無論是要使用「鳴神」或是直接進行攻擊都具相當的靈活度。

光束炮 (ビームガン,Beam Gun)
安裝在亞諾克塔・魔靈背包的兩把光束炮。因為亞諾克塔・魔靈的機體本身並沒有裝備任何的槍砲,因此這光束炮則為亞諾克塔・魔靈少數的遠程射擊武器。

懸浮組件 (ホバーユニット,Hover Unit)
安裝在機體腳底的大型低噪懸浮組件。可以使亞諾克塔・魔靈實現安靜且快速的移動。



機體命名:
ガンダム・ルブリス・アノクタ Gundam Lfrith Anavata
アノクタ發音與Anochta相似,Anocht一詞從古愛爾蘭語innocht衍生而來,源自原始凱爾特語的*eni noxtē 或是*sinday noxtē。
意思為:"今夜"、"今晚"。正好呼應了吉烏魔靈的"今日"。

鳴神 ナルカミ Narukami
源自於日本傳統文化,是日本神話和神道教中掌管閃電、雷霆和風暴的神。

紅蓮 グレンゲ— Gurenge
佛教中的地獄之一,一說為八寒地獄之一,因受生此地獄者,嚴寒逼切,其身變成紅赤之色,皮膚凍裂,故稱紅蓮地獄,也有說是十寒地獄。
另一說是熱地獄之一,其獄中皆呈赤色,如紅蓮花之色。
不過大部分的人知道的應該是那首紅遍大街小巷的歌曲



小趣聞:
●雖然同樣是由魔靈鋼彈改造而來,在身上各處的細節中也能看到魔靈的身影,但是不知為何看到機設圖的第一眼就會知道是形部老師的作品。形部老師的畫風果然獨特



コンセプト:関西リョウジ
機設師:形部一平


本文章僅發表在巴哈姆特,請勿轉傳至其他網站


11
-
LV. 43
GP 1k
16 樓 奶油威威白 MOKU
GP7 BP-
「我…終於明白「向前進」是多麼可怕的事了,因為會害怕,我才會一直逃離父親,然而我現在可以向前邁進了,這是妳教會我的」
                                                                              — 古爾・杰特克
「米奧琳涅!」
                          — 勞達・尼爾

杰特克重型機械
(ジェターク•ヘビー•マシーナリー,Jeturk Heavy Machinery)
貝納里特集團三巨頭之一,開發在地面運用為主體的機動戰士開發方面表現非常出色。在秉承王道簡潔、穩健的設計方針同時,還熱衷於對最新的AI技術進行研究。
其下的機體除了擁有優秀的性能以外,機體駕駛艙也和其他公司製造的MS不同,主要都安裝在機體胸口的位置。

當CEO—維姆·杰特克於奎達工廠的襲擊失去性命後,杰特克公司則改由維姆的次子—勞達·尼爾接任代理CEO一職。但是由於攻擊奎達工廠的恐怖份子使用了杰特克公司製造的MS,導致融資被切斷而陷入經營危機。雖然在勞達的努力下公司還不至於倒閉,但也僅是遊蕩在破產的邊緣。在古爾·杰特克回歸並正式就任CEO後,即使重新奪回衛冕者的身分並和米奧琳涅合作,依然因為缺少實績而無法獲得其他分公司的信任和融資。貝納里特集團解散之後,杰特克公司的CEO繼續由古爾擔任,在重振杰特克公司的同時也協助阿斯提卡西亞高等專門學園的營運。還順帶變成了伊蘭和塞西莉亞的玩物


本文章僅發表在巴哈姆特,請勿轉傳至其他網站

7
-
LV. 43
GP 1k
17 樓 奶油威威白 MOKU
GP16 BP-
迪蘭薩 (ディランザ,DILANZA)
機型編號:MD-0031
頭頂高度:18.2m
重量:85.3t
開發商:杰特克重型機械
駕駛員:菲爾西・洛羅
aka杰特克鳳梨妹、杰特克小狂犬、杰特克救世主



威力出眾的杰特克公司製通用MS。
在積極添加各種要素的設計方針下,有著重量級的外貌。

杰特克公司在開發迪蘭薩時,設計方針著重在「通過累加實現普遍性」(累加による普遍性)。與通常開發MS時通過調整每個要素的權衡來構建最佳平衡的設計理念不同,迪蘭薩選擇以強大的動力和堅固的裝甲為設計前提以確保一定的優勢。為了彌補迪蘭薩由於其龐大的機體框架而下降的機動性,採用了高輸出的推進器及氣墊懸浮單元,使迪蘭薩雖然有著重量級的外觀,在重力環境下依然能夠高速移動。從某種層面上來看,這種在MS的弱項領域積極增加元素的嘗試反而使機體的性能得到了協調。
不過,正是因為這種堪稱亂來、缺什麼補什麼的設計方針,使迪蘭薩成為能夠代表杰特克公司最優秀的通用型MS。
在阿斯提卡西亞高等專門學園中部屬的迪蘭薩,根據學院規定除了安裝學員規章程式之外,光束武器也被施加了減少約30%的輸出限制。
▲迪蘭薩機體腳底安裝的氣墊懸浮單元。



劇中表現:
●在達里巴爾迪的測試中,兩架(應該是AI控制的)迪蘭薩一般機在測試時被達里巴爾迪的無人子機削成碎塊。
●平時存放在杰特克宿舍的MS機庫中,達里巴爾迪的格納庫旁邊。
●學園開放日時,由菲爾西駕駛迪蘭薩一般機,和勞達專用機共同代表杰特克宿舍參加大亂鬥。在遭受烏爾魔靈和索恩魔靈的襲擊時,用迪蘭薩替失去意識的勞達扛下來自鋼沃爾瓦的砲火。
●在索恩魔靈無差別轟炸校園時,駕駛迪蘭薩進入校園尋找失蹤的勞達和佩特拉。並在被鋼沃爾瓦壓制時受雀丘駕駛的迪米馬鎧機支援,兩人會合後決定合作保護校園。
●當地球宿舍準備前往寂靜零號時,經過菲爾西不斷地盧,終於能夠帶著迪蘭薩搭上地球宿舍學員艦。並在古爾和勞達對決的最後用大型滅火槍強制冷卻即將爆炸的迪蘭薩 古爾專用機。



機體武裝:
內置型光束火神炮 (ビームバルカン,Beam Vulcan) ×2
設置在機體胸前駕駛艙兩側的牽制性光束武器。

光束步槍 (ビームライフル,Beam Rifle) ×1
杰特克公司開發的MS用便攜式光束武器。除了原本的三發點放 (Burst mode)模式之外,也具備了其他複數射擊模式。

光束火炬 (ビームトーチ,Beam Torch) ×1
迪蘭薩裝備的機型通用近戰光束武器,能夠投射出比普通光束軍刀還要寬的光束刀刃。不使用時則收納在肩部護盾內的掛架上。

護盾 (シールド,Shield) ×1
裝備在迪蘭薩雙肩的防禦型武裝,盾牌的款式可以依使用者的需求客製。在盾牌內側皆配備有武器掛架。


其他裝備:
MS用大型滅火槍 x1 *目前還沒有說明這項裝備確切的名稱 *設計師為形部一平 (ディランザの消火装備関係も担当しました。)
寂靜零號事件時,菲爾西帶去地球宿舍學園艦的迪蘭薩使用的裝備。



機體命名:
迪蘭薩 ディランザ DILANZA
DILANZA乍看之下好像沒有甚麼意思,不過如果拆成De Lanza的話就能查到一些單字。
Lanza一字屬於中性名子,在西班牙語中,有"長矛"、"槍騎兵"的意思。
「lance」一詞最早出現在13世紀末(作為姓氏出現在12世紀末),來自古法語lance "矛、長矛、矛的長度"(12世紀),源自拉丁語lancea "輕型矛、西班牙長矛"(意大利語lancia、西班牙語lanza),據瓦羅(Varro)所說,這個詞來自西班牙,因此可能源自凱爾特伊比利亞語言。
*參考資料:*1.*2.

據設計師形部一平的推文所說,迪蘭薩天線的設計靈感來自於獎杯。它是作為風靈鋼彈最初的對手出現,而折疊的設計則代表著將衛冕者的頭銜傳遞給繼任者。



小趣聞:
●雖然早在事前的宣傳PV中就有出現,但是動畫中直到第二季才正式登場。
●儘管迪蘭薩原本的設計就是量產型一般機,但是在動畫中只有出現一架迪蘭薩一般機,而且直到最後一集前都只有菲爾西一人駕駛,所以部分觀眾也將菲爾西列為迪蘭薩的駕駛了。
●雖然HG 迪蘭薩有一般機/勞達專用機兩個型態,但僅是替換些許配件而已,主體色調並沒有改變。不過因為菲爾西的關係好像組成一般型的玩家比較多
●菲爾西真的很可愛



機設師:形部一平


本文章僅發表在巴哈姆特,請勿轉傳至其他網站

16
-
LV. 43
GP 1k
18 樓 奶油威威白 MOKU
GP16 BP-
迪蘭薩 古爾專用機(ディランザ グエル専用機,GUEL'S DILANZA)
機型編號:MD-0032G
頭頂高度:18.2m
重量:89.4t
開發商:杰特克重型機械
駕駛員:古爾・杰特克



將迪蘭薩調整為適合古爾使用的特裝規格機體。除了強化性能之外,還施加了洋紅色的機體配色,以及奢華的裝飾。

在杰特克公司製造的通用型MS迪蘭薩中,有多架根據駕駛員需求進行規格調整的機型。而其中一台正是以杰特克公司的繼承人古爾・杰特克的駕駛特性進行參數調整的專用MS,還根據他的要求賦予極其華麗的外觀。
這架機體有著鮮豔的洋紅色(マゼンタ)配色,機體頭部使用顯目的天線和絢麗的羽毛作裝飾,展現出駕駛員對於自己技術的絕對信心,也將他作為學園王牌駕駛的實力展現地得淋漓盡致,是最能夠展示他力量的機體。
專用的光束戰戟是這架MS最獨樹一幟的特徵,古爾靠著揮舞著這把武器,接下了眾多挑戰者的戰書,並在無數次的決鬥中奪下勝利。直到遇見了那位來自水星的魔女



劇中表現:
●起初在學園中以機體性能和高超的駕駛技術制霸群雄。但是在與蘇萊塔的首戰中就因為頭一次面對鋼彈而被打得措手不及,不但機體被對方的浮游武器轟成碎塊,古爾也因此失去了衛冕者的身分。
●在葛雷斯利宿舍等人的回憶中,對於所有學生的挑戰來者不拒,並一次次以迪蘭薩獲得壓倒性勝利。
●因為達里巴爾迪在戰鬥中被毀,所以在寂靜零號事件時,古爾再次駕駛實戰規格的專用迪蘭薩擔任地球宿舍學園艦的護衛。並在過程中遭遇勞達駕駛的戰騎鋼彈襲擊。
●戰鬥中因顧及在戰騎上的弟弟,即便自己的迪蘭薩已經被對方攻擊到千瘡百孔,也沒有對戰騎鋼彈進行正面的反擊。最後以機體被貫穿為代價成功接近戰騎並毀掉對方的外甲傳輸組件使其停止,自己則推開戰騎迎向座機因受損過重自爆的結局。
●在推開戰騎後,受到菲爾西的即時支援,用大型滅火槍冷卻了隨時都會起爆的迪蘭薩 古爾專用機。古爾和勞達也因此被菲爾西大罵一頓。



機體武裝:
光束戰戟 (ビームパルチザン,Beam Partizan) ×1
迪蘭薩的可選式近戰裝備。這把長矛可以從其尖端產生如十文字槍般的高功率光束刀刃。作為近戰武器,可以擴大有效的攻擊範圍。

內置型光束火神炮 (ビームバルカン,Beam Vulcan) ×2
設置在機體胸前駕駛艙兩側的牽制性光束武器。

光束步槍 (ビームライフル,Beam Rifle) ×1
杰特克公司開發的MS用便攜式光束武器。除了原本的三發點放 (Burst mode)模式之外,也具備了其他複數射擊模式。不使用時可以收納在護盾內的掛架上。
▲在寂靜零號事件中,古爾專用的迪蘭薩已經改為實戰規格。

光束火炬 (ビームトーチ,Beam Torch) ×1
迪蘭薩裝備的機型通用近戰光束武器,能夠投射出比普通光束軍刀還要寬的光束刀刃。不使用時則收納在肩部護盾內的掛架上。

尖刺護盾 (スパイクシールド,Spike Shield) ×2
本機專用的防禦性裝備,在雙肩都有安裝。在盾牌的表面設有撞釘的結構,能夠作為打擊型武器使用。盾牌的內側同樣設有武器掛架。


形部老師在設計此機體時,為了與風靈鋼彈形成鮮明對比,採用了重量級機身和十字形武將風格的造型。為了避免過於笨重,設計了懸浮單元和尖刺護盾等多個武裝。另外為了清晰地展現出戰鬥中的對抗,添加了如戰利品般巨大的天線。



小趣聞:
●關於機體的配色,在動畫中的配色是洋紅色或是品紅色,但是第一話的教官形容是"紅色的迪蘭薩",在模型的說明中是給出了洋紅色(マゼンタ),但是在最後給的塗裝導覽上卻是紫色。一個配色各自表述
●在和風靈決鬥時,雖然一剛開始因迪蘭薩在高處對低處的風靈開火而難以命中,但即使之後雙方已經在同樣的高度上,古爾依然開了數槍才命中風靈的盾牌。因此被觀眾戲稱是技能全點近戰的爛砲兵。



機設師:形部一平


本文章僅發表在巴哈姆特,請勿轉傳至其他網站


16
-
LV. 43
GP 1k
19 樓 奶油威威白 MOKU
GP12 BP-
迪蘭薩 勞達專用機 (ディランザ ラウダ専用機,LAUDA'S DILANZA)
機型編號:MD-0031L
頭頂高度:18.2m
重量:91.1t
開發商:杰特克重型機械
駕駛員:勞達・尼爾



配合勞達操縱特色調整過的迪蘭薩特裝規格機。備有大型電熱斧。

和哥哥的特製迪蘭薩相同,根據勞達的駕駛特性進行調整的迪蘭薩。它配備了勞達愛用的大型電熱斧和客製圓形盾牌作為專用配件。
機身顏色與一般機型相同,但在頭部的天線末端則呈U形,機體的推進背包上方安裝了比古爾專用機小的尾翼零件。



劇中表現:
●雖然被下達了禁止令,但還是被古爾借去和伊蘭(強化人士4號)駕駛的鐵騎鋼彈進行決鬥。
●決鬥剛開始就以駕駛員的技術與反應而佔據些微的優勢,途中一度被對方的GUND子機癱瘓機能後,將手上的大型電熱斧當成盾牌一步一步逼近鐵騎。但是迪蘭薩與鐵騎的性能差距逐漸擴大以及落入伊蘭的圈套使情勢逐漸逆轉,在失去機能後便被鐵騎以光束火繩槍(ビームアルケビュース)削去四肢,最後在伊蘭以極其嘲諷的態度徒手扯下迪蘭薩的天線後落敗。
●在修復完成後,由勞達駕駛並和菲爾西駕駛的迪蘭薩一般機代表杰特克宿舍參加大亂鬥。在戰鬥過程中僅以一擊就將纏鬥中的風靈及海因德里分開。
●闢開戰場後獨自追擊著風靈,但追擊到一半時被闖入會場的烏爾魔靈攻擊,機體頭部因此嚴重受損。在倒地後被二次攻擊,駕駛艙也受到波及,駕駛員勞達則因此陷入昏迷。
●事件暫時告一段落後,損壞的機體被拖回杰特克宿舍的MS機庫,保持著尚未維修的狀態。



機體武裝:
大型電熱斧 (大型ヒートアックス,Large Heat Axe) x1
迪蘭薩的選配武裝之一,也是勞達鍾愛的電熱武器。堅硬且厚實的設計,除了能夠拿來揮舞之外,也能作為盾牌進行防禦使用。

內置型光束火神炮 (ビームバルカン,Beam Vulcan) ×2
設置在機體胸前駕駛艙兩側的牽制性光束武器。

光束步槍 (ビームライフル,Beam Rifle) ×1
杰特克公司開發的MS用便攜式光束武器。除了原本的三發點放 (Burst mode)模式之外,也具備了其他複數射擊模式。不使用時可以收納在護盾內的掛架上。

光束火炬 (ビームトーチ,Beam Torch) ×1
迪蘭薩裝備的機型通用近戰光束武器,能夠投射出比普通光束軍刀還要寬的光束刀刃。不使用時則收納在肩部護盾內的掛架上。

護盾 (シールド,Shield) ×2
裝備在迪蘭薩雙肩的防禦型武裝,在盾牌內側皆配備有武器掛架。和一般機不同採用了圓形盾牌。


根據機設師形部老師的推文,頭部天線的設計靈感來自車輛的引擎蓋雕塑。



小趣聞:
●雖然是勞達專用機,但是在出場的兩次當中只有一次是由勞達駕駛,而且兩次都是被鋼彈擊敗。
●HG模型雖然有給出電熱斧等配件,但是是未啟動狀態的版本。



機設師:形部一平


本文章僅發表在巴哈姆特,請勿轉傳至其他網站


12
-
LV. 43
GP 1k
20 樓 奶油威威白 MOKU
GP12 BP-
迪蘭薩索爾 (ディランザ・ソル,DILANZA SOL)
機型編號:MD-0031UL
頭頂高度:18.4m
重量:94.9t
開發商:杰特克重型機械



杰特克公司的實戰用MS。在背部配備了能發射自動追蹤型集束飛彈的HC飛彈發射器。

平時部屬在阿斯提卡西亞學園的杰特克製MS迪蘭薩一般機為了遵循學院規定,進行了約30%的輸出限制,而那些沒有受到輸出限制的實戰用版本就被稱為迪蘭薩索爾。在機體的設計上全部採用實際軍用等級的專用裝備,因此綜合性能也達到了普通迪蘭薩無法比擬的高度。不過若迪蘭薩要解除一般機的輸出限制,其實並不需要進行大規模的改裝工作,只需在MS的操作系統上執行解除限制的指令就能夠恢復原本的實力。
換句話說,這意味著所有的迪蘭薩都潛藏著能夠並肩迪蘭薩索爾的出色潛力。



劇中表現:
●時常在新聞畫面中和佩爾、葛雷斯利的實戰型MS一同鎮壓地球的反抗軍。
●創業育成派對的會場中,有一架特殊配色的無武裝迪蘭薩索爾。
●在弗德黎明襲擊奎達工廠時,不甘心落入沙迪克圈套的杰特克CEO—維姆・杰特克在返回船艦後,立刻駕駛迪蘭薩索爾並帶領一小部分杰特克公司的部隊上前迎戰。
●攻擊對方指揮挺時,得知自家的產品被恐怖份子拿去使用而感到氣憤,並獨自追擊一架落單的戴斯爾塔。在攻擊戴斯爾塔並成功擊壞對方主監視器(頭部)的同時,自己座機的駕駛艙也被對方的電熱刀貫穿。死前在通訊系統恢復後才知道,眼前這架MS的駕駛就是自己失蹤已久的兒子—古爾・杰特克
●因為奎達工廠被攻擊,於是和其他巨頭的實戰型MS一同被部屬到地球進行調查和逮捕,並在多個新聞畫面中承受著地球武裝部隊的攻擊。
●在米奧琳涅到地球進行調解時,兩架迪蘭薩索爾被指派擔任其座車的地面護衛,並在米奧琳涅和抗議方代表會面的過程中,在場外進行守備工作。因抗議方的誤會,遭受對方攻擊後開始反擊。
●在寂靜零號事件中,杰特克公司和前線管理公司的部隊為了替蘇萊塔和古爾護航,向前攔截宇宙議會聯合的MS部隊,但雙方並沒有因此交火。



機體武裝:
內置型光束火神炮 (ビームバルカン,Beam Vulcan) ×2
設置在機體胸前駕駛艙兩側的牽制性光束武器。

光束步槍&光束刺刀 (ビームライフル&ビームバヨネッタ,Beam Rifle&Beam bayonet) ×1
杰特克公司開發的機型通用便攜式光束武器。除了原本的三發點放 (Burst mode)模式之外,也具備了其他複數射擊模式。
安裝了能夠延長槍管的選配模組,在延長槍管的模式下,其射程、精度、火力都提升了不少。也能藉由槍管下方的光束發射器投射出光束刺刀進行近戰攻擊。

光束火炬 (ビームトーチ,Beam Torch) ×1
迪蘭薩裝備的機型通用近戰光束武器,能夠投射出比普通光束軍刀還要寬的光束刀刃。不使用時則收納在肩部護盾內的掛架上。

大型護盾 (シールド,Shield) ×1
裝備在迪蘭薩雙肩的防禦型武裝。在盾牌內側皆配備有武器掛架。
比起迪蘭薩一般機的護盾更加厚重,也擁有更加強悍的防彈抗爆能力。

HC飛彈發射器 (HCミサイルランチャー,HC Missile Launcher) ×6
迪蘭薩索爾的可選裝備。背部的集束飛彈每一枚都填裝了16發自動追蹤子彈,導彈發射後會展開並散佈子彈達到大範圍攻擊。
▲導彈內部的追蹤子彈。

頭部偵查組件 (頭部ユニット,Head Unit) x1
迪蘭薩索爾專用的頭部組件,在原本天線的部位加裝了軍用雷達系統的模組。



機體命名:
迪蘭薩索爾 ディランザ・ソル DILANZA SOL
Sol一詞除了當成名稱使用外,在拉丁語中也有「太陽」(sōl)的意思。
14世紀末期(它在古英語中也有記錄),來自古法語和拉丁語的sol,意為「太陽,陽光」,源自原始印歐語 *s(e)wol-,是根詞*sawel-的變體,表示「太陽」。

此外,Sol一詞也能夠對應到古羅馬宗教和神話中職司太陽的索爾(或譯索羅)。
對應古希臘神話太陽神海利歐斯(希臘語:Ήλιος,英文:Helios)所發展而形成,為光明神泰坦之子,亦是月亮女神露娜與黎明女神歐若拉之兄。



小趣聞:
●迪蘭薩索爾的機體重量為94.9t,是目前登場的MS之中重量最重的。
●儘管是能力出眾的迪蘭薩實戰版本,但是每次宇宙方被地球抗議方攻擊時,總是會出現迪蘭薩索爾被攻擊的畫面。專業被害擔當



機設師:形部一平


本文章僅發表在巴哈姆特,請勿轉傳至其他網站


12
-
未登入的勇者,要加入 67 樓的討論嗎?
板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