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27
GP 2k

【情報】鐵血孤兒:翼魔鋼彈模型情報釋出!!!(4/23端白星模型也來啦!)

樓主 Sundow titanrobert
GP51 BP-
【本日解禁❗傳說中的“夢幻機體”,現身HG規格❗】

出現於《機動戰士鋼彈 鐵血孤兒》故事中,據說是於厄祭戰中消失的✨夢幻機體✨-HG 1/144 GUNDAM MARCHOSIAS 正式商品化❗

預計於2020年3月正式發售
(※中文譯名尚未完成)
官方正式譯名:翼魔鋼彈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516268935634818&id=361299551131758






======
官方介紹宣傳圖

下面有這台的介紹
大致的意思是,翼魔鋼彈是在厄祭戰時期下落不明,被視為幻之機體,也不在現存26台鋼彈骨架的名單中,而奇特的是,末日號角雖然有翼魔的亞哈波、實戰紀錄等資料,但厄祭戰時到底是誰在駕駛這台機體的,卻幾乎沒有相關資料

====(4/23新增)====
端白星也準備模型化了









51
-
LV. 46
GP 34k
2 樓 白銀 Miyuki jg5001
GP17 BP-

鋼彈馬可西亞斯
(正式中譯還沒出來大概還在想要怎麼取成X魔、是說鐵血的鋼彈翻譯幾乎不是翻譯、而是二創了.....)

ASW-G-35
18.7m
34.3t

並不包含在現存的26架鋼彈骨架中

背部和腰部合計共四具穩定翼、每具都有可展開成輔助臂的機能

武裝

破壞錘矛/大太刀

為了對抗MA的奈米積層裝甲而設計
大太刀的刀鞘本身具有重量、可以當成破壞錘矛使用

短劍
主要由輔助臂運用

盾牌
為了避免妨礙穩定翼兼輔助臂展開而使用小型樣式

另外官網雖然沒有特別註明、但模型上還有裝備籠手

武裝概念主要是用輔助臂掃蕩MA子機、再用破壞錘矛直接對MA本體攻擊
雖然MA戰通常是複數架MS圍攻、但單體也要有能在某種程度和MA進行格鬥戰的能力
本機的重裝甲所帶來高防禦力在對MA時也是相當強的一類吧




這隻資訊不多

編號跟君魔接近、應該是在君魔那附近之後的才有特異功能

前面主魔~獵魔都還是基本款為主
智魔300年前是怎樣不明先不說
君魔之後開始有搭載特異功能、蔽魔和搜魔則是連同骨架都跟前面有差異化

前面文章敘述對MA都是團體戰

這凸顯了能單挑MA的阿格尼和三日月有多強

馬可西亞斯如果用解團戰副本來說的話
就是AOE清雜兵避免干擾用的、所以才會用到6隻手
這隻設計算滿新奇的、不如說之前怎麼都沒有類似定位的機體

搜魔、君魔、幻魔都是直接和MA本體作戰用的設計
魅魔是主坦
17
-
LV. 27
GP 2k
3 樓 Sundow titanrobert
GP17 BP-
剛剛看到小川p的推特動態才注意到
原來Marchosias的樣子很早以前就公佈了
大家還記得在鐵血手遊還未正式公佈是手遊,大家都在猜是第三季動畫時,官方放的草圖嗎

那麼接下來就剩一張還未公佈真名了



17
-
LV. 50
GP 5k
4 樓 吸盤魔偶 wwc1988
GP6 BP-
目前有厄祭戰時代造型的鋼彈
原汁原味的主魔
按影像還原的獵魔第四形態
改成端白星的X魔<NEW!
出土文物的蔽魔
最近才被賣走的君魔
被貴族好好保存下來的幻魔,魅魔和搜魔

雖然進一步影像化的機會不多,但戰時原型和戰後魔改的72骨架巨坑還是會慢慢填吧
埋在黃土的蔽魔都算了,連端白星改個名就不在記錄內,看來現存能夠用的鋼彈會越來越多
6
-
LV. 46
GP 34k
5 樓 白銀 Miyuki jg5001
GP24 BP-

閒聊一下

26台鋼彈的設定官方自己好像都沒在管了......

X魔(馬可西亞斯)和蔽魔都是26架外

那個現存26架與其說是現存、不如說是號角有掌握到的吧?
不論是號角持有、會是非屬號角勢力但是有交戰紀錄

蔽魔是出土後才號角正式掌握到交戰紀錄、端白星應該也是手遊故事開始後才有交戰紀錄

所以只要在厄祭戰後的300年間只要一直沒有被觀測到亞哈波的話、就不會被列入現存名單
那照這邏輯、獵魔算不算在26架內也值得商榷了

不如說官方從未明確表明現存26架是哪26架
這數字已經變看看就好、實際到底如何沒人知道

是說目前確認的鋼彈在300年前定位

前面編號都是基本款
中間編號的開始有各自特異功能
後面編號的則是每個各體骨架都有客製化

主魔
就是個原型機、鐵血版初鋼
強的是阿姆羅(阿格尼)、不是機體有特異功能
所以巧克力從頭到尾都搞錯這件事而輸

獵魔
以第四型態來說、主武裝太刀其實並不適合用來對MA、那個反而比較偏對MS用的
三日月愛用的錘矛對MA還比較有用
推估當年可能是箝制子機用的輔助手、讓其他機體去打MA本體

智魔
原先到底是怎樣不明、目前劇中登場都是後人改修的
但以編號來看應該還是基本款泛用型?

君魔
特異功能是能解奈米積層的刀
不過這隻其實也是對MS戰會比對MA更強
雖然無視防禦的刀很厲害、但太小把了、鋒利度無法彌補質量差
就算是當成對MA弱點用的兵器、問題是非人型的MA究竟要打哪裡才叫弱點也是個問題......
如果放大成跟現代版一樣的巨大美工刀拿來對MA會比較有用

馬可西亞斯
特異功能是六手AOE掃蕩子機

情魔
設定上發現時已經只剩骨架了、原型是什麼樣子和功能都不明

蔽魔
躲遠遠用無敵的破滅魔劍偷射、用RPG比喻就是法師職吧
不過MA動作不三流、劇中已經展現過恐怖的機動性
需要其他人在前線牽制MA動作讓它射?

魅魔
這隻完整程度不明、我們見到的不一定是完全原裝
但至少特異功能有保留下來、上半身奈米外套的超防禦力(搞不好完整型全身都有防護?)
定位是坦克這跑不掉

搜魔
最後的破滅魔劍就是自身化為破滅魔劍
骨架有一定變形的能力、胸口有不明武裝從未用過
它說白了就是整台機體當成子彈衝出去刺穿敵人
(所以我從之前都一直對它做成人型這點抱持疑問、其實做成AGE那台鑽頭機效果也一樣.....)

幻魔
能夠搭載外掛裝備變成大型機和MA互毆

其實這隻我也想吐槽.....MS掛載外掛裝備變成大型機
那直接做一台MA出來不也差不多意思....
或者是既然要大也不如做成GP03或流星那樣、MS本體只是當有戰力的核心戰機用

女武神骨架
和高成本的鋼彈骨架不同
主打輕量化和優秀的能量使用率、在厄祭戰時不如鋼彈型受重視
戰後因為沒有MA打變成MS戰為主流、加上軍隊縮編、女武神骨架反而因此抬頭發展成格雷茲系

奧特琳德
手上兩把無敵的破滅魔劍
據說當年和魅魔一起戰鬥、應該是一隻坦傷害、一隻用高機動繞到MA死角射魔劍?

葛琳潔德
高機動型、雖然編號是倒數第二的V08、但看起來很像是基本款
(實際上就劇外來說它才是最初被設計的款式沒錯)

荷姆薇潔
這隻我真的要說是智障設計.....
把主打輕量化骨架的機體重新裝上重裝備的重型機
這有意義嗎、當初就是要跟鋼彈做區隔化才走輕量型
改回去重裝備不僅失去原本優勢還不如鋼彈高出力.....
高不成低不就的機體....石動死得不冤啊.....
24
-
LV. 14
GP 18
6 樓 究極毛毛獸 kms11765mo
GP4 BP-
所以端白星真是35柱 馬加錫亞

鐵血機每次都果然真的會給我驚喜w
不過這部貌似沒有什麼特殊功能?
既然是高防禦力
機動性應該有所限制?
不過它是傳統高達臉真是有一點失望
鐵血這種野性風格配上傳統臉感覺上有種違和感w
如果像佛勞洛斯那種的就好了w
期待其他機體w
4
-
LV. 27
GP 1k
7 樓 TitaniumAeolus pppanher0524
GP0 BP-
第一印象的話…這根本就鐵血皮SEED骨吧,改個顏色搞不好就會產生龍騎兵射出的錯覺了
0
-
LV. 14
GP 19
8 樓 究極毛毛獸 kms11765mo
GP4 BP-
話說如此一來

此機身上有熟悉的「電源圖案」
即是此迷之圖案並不是只屬於早期高達骨架型機體的吧
4
-
LV. 18
GP 0
9 樓 霍元丙 walkman007
GP4 BP-
只有我覺得這是鐵之line barrel 嗎
4
-
LV. 49
GP 4k
10 樓 百花文 setsunagn00
GP0 BP-
主魔+獵魔 混搭= ="""
這是我的感覺

不過這支模型 怎跟 手遊那不同台???


0
-
LV. 27
GP 2k
11 樓 Sundow titanrobert
GP7 BP-
OK,這台Marchosias的中文譯名確定了
翼魔鋼彈,還真是簡單粗暴的命名啊XD
(話說現在才發現,官方下面的hashtag居然打成了「GUUDAM」XD)


7
-
LV. 44
GP 9k
12 樓 思伶 lordcdjhook
GP4 BP-
應該跟26架的設定沒有大衝突啦
畢竟依照遊戲中描述 發現時已經有大量的(後世)修改跡象
且經過資料遮蔽 已經無法辨認出
就類似某人在戰鬥中MIA 結果多年後再現身時已整容外加指紋替換

只是 為何神似某架的第4型態 莫非有隱情(或者單純只是設計者的問題


比起補完鋼彈 我更期待補完厄祭戰的MA們!
4
-
LV. 24
GP 343
14 樓 肝火興旺 ga88742078
GP3 BP-
※ 引述《jg5001 (白銀 Miyuki )》之銘言

> 是說目前確認的鋼彈在300年前定位
> 前面編號都是基本款
> 中間編號的開始有各自特異功能
> 後面編號的則是每個各體骨架都有客製化


我在想會不會厄祭戰時間跨度很大,幾世代人跨度的那種
一開始的MA大概就只是失控的自主AI搭載型MS,所以20號前的機種都偏向基本款
畢竟跟對MS戰一樣不需要太奇特的武裝
之後MA自主演進,為了更高效率的清除更大數量的人口開始妖魔鬼怪化,形體也向非人形演變
GUNDAM type也開始搭載一些特化型裝備,開始分工化
駕駛員也士族化,最後變成號角貴族
3
-
LV. 44
GP 9k
15 樓 思伶 lordcdjhook
GP6 BP-
※ 引述《jg5001 (白銀 Miyuki )》之銘言
> 智魔
> 原先到底是怎樣不明、目前劇中登場都是後人改修的
> 但以編號來看應該還是基本款泛用型?

我不確定設定中「厄祭戦時代の資料をもとに当時の機体性能の再現を行いつつ
有復原多少厄祭戰的資料

> 君魔
> 特異功能是能解奈米積層的刀
還有它的飛行能力(雖然被後出現的機體給濫用了……)
...


6
-
LV. 44
GP 9k
16 樓 思伶 lordcdjhook
GP37 BP-

看看哪些地方需要修正





ガンダム骨架

ASW-G-01 ガンダム・バエル
一號機 亦是厄祭戰英雄『アグニカ・カイエル』的座機 戰後被「神格化」(寄宿著英雄之魂)
背包可展開成為類似翅膀 主武裝為雙刃劍「バエル・ソード」和翅膀上兩門電磁砲

ASW-G-08 ガンダム・バルバトス
在火星沙漠地帶被挖掘出的機體 出土時機身各處多已劣化、殘破 主武裝為高硬度レアアロイ戰錘
後歷經數次整修 由第1型態逐漸升級至第6型態 也增添多項武裝
60㎜機槍、300㎜滑膛砲、ワイヤークロー、高硬度レアアロイ太刀、レンチメイス(鏈鋸錘)……
直至エドモントン戰之後 歲星進行大規模改修 命名為ガンダム・バルバトスルプス
ルプス(Lupus)意為拉丁文中的「狼」 也是「天狼座」之名
提升機體整體性能 換上新武裝ソードメイス(劍錘?)腕部加裝200㎜火箭砲及兩把ツインメイス 
ハシュマル戰後再度進廠 歲星將其升級為ガンダム・バルバトスルプスレクス
レクス(Rex)為拉丁文中「王者」之意(所以別再誤會Rex是獅子啦)
將MAハシュマル的殘骸裝上機體 更增添機體野性 例如手足都近似獸類的爪
新武裝為對艦用超大型メイス、與背部連結的線控「テイルブレード」


ASW-G-11 ガンダム・グシオン
在太空垃圾區被發現(到底是怎麼流落至此的?)輾轉流落至宇宙海賊手上 阿賴耶識被拆除
外部裝設大量超重裝甲 為了彌補笨重的機體而在內部附有推進劑槽(小科普:推進劑推進燃料)
頭頂兩門巴爾幹砲、手持重達15噸及推進器的グシオンハンマー、グシオンチョッパー(菜刀?)
另有90㎜短機槍 胸部四門4000㎜短射程砲「バスターアンカー」、腰部手榴彈

ASW-G-11 ガンダム・グシオンリベイク
ASW-G-11 ガンダム・グシオンリベイクフルシティ
鐵華團擄獲後完全修改的機體 リベイク(Rebake)是烹飪中「重烤」之意 亦可當「重鍛」
換上バルバトス備用裝甲與多項裝備 將阿賴耶識系統裝回 頭部配合遠距離精密射擊可變形
手持加長型120㎜ロングレンジライフル與「グシオンリベイクハルバード」(可伸長的戰斧)
另有通用武裝300㎜滑膛砲
エドモントン戰後經歲星修改為フルシティ(Fullcity)為咖啡術語「重焙」之意
盡量重現厄祭戰當時機體性能 強化近距離格鬥能力
武裝為單發的ナックルロケット砲、ナックルガード、可變形盾


ASW-G-29 ガンダム・アスタロトオリジン
厄祭戰時機體的模樣 兩肩可成為盾或飛行時之輔助翼(此飛行技術在戰後已失傳)
專用武裝為「γナノラミネートソード」
經由右手傳導壓縮的エイハブ粒子至刀面產生「γナノラミネート反應」 對奈米裝甲非常有效
オリジン(Origin)為原貌之意 是後世為了和現有之アスタロト作區別而加上的別名

ASW-G-29 ガンダム・アスタロト
原本為ウォーレン家族所持有 家族沒落後流落至闇市場並被「殺肉」(裝備被分別轉賣)
之後被タントテンポ贖回 臨終前交予アルジ・ミラージ
為了彌補遭殺肉的部分而大量使用非鋼彈骨架的量產機體組件
手持大型刀「デモリッション・ナイフ」
另有210㎜來福槍、パンツァー・ファウスト(鐵拳/反裝甲火箭發射器)

ASW-G-29 ガンダム・アスタロトリナシメント
アスタロト因故再度被賣至闇市場後由『ジャンマルコ・サレルノ』買回並再度修改
リナシメント(Rinascimento)為義大利語「再生」之意
機身多處加設裝甲 配合增重加裝推進裝置和儲槽
同時增加一把附有電磁釘槍和炸藥式彈頭的大劍「バスタード・チョッパー」


ガンダム・はじろぼし(端白星)
位於金星附近ラドニッツァ殖民地深處動力區發現的不明機體 端白星為金星的別名
發現時機體已有後世大規模修改的痕跡 之後仍不斷的進行修改
主武裝為戰錘スマートメイス、クラブシールド(附鑽頭的盾)、110㎜近迫來福

ASW-G-35 ガンダム・マルコシアス
厄祭戰時被記錄為失蹤之機體
(當然 以我們的上帝視角和模型都已知道它就是端白星的原始模樣)
最大外徵為開展後的大型翼 主武裝為形似劍的「バスタードメイス」與四把短劍


ASW-G-47 ガンダム・ウヴァル
タントテンポ企業在廢亦殖民地內發現的機體(怎麼到處亂丟棄呀!)並於內部鬥爭時現身
最初發現時外部裝甲多處遺失 之後加裝從アスタロトオリジン殺肉得到的裝甲
背部高力推進器和足底浮空能進行飛行和高機動動作
主武裝為長柄刀和210㎜來福槍
與アスタロト初戰後換裝マイニングハンマー(鑿錘)和左手圓盾、右肩刺盾

ASW-G-47 ガンダム・ウヴァルユハナ
輸給アスタロト後回收轉交給サンポ・ハクリ駕駛 ユハナ為駕駛者妹妹之名
歸還原本アスタロトオリジン的裝甲 塗裝也增加淺藍與黃色
增加近戰用ハルバード(斧槍)和兩腕外部鏈鋸


ASW-G-56 ガンダム・グレモリー
ナディラ家族擁有的機體 獨特的上半身與手持之鐮「バトルアンカー」令人有死神之感
裝甲為「ナノラミネートコート」較一般奈米裝甲有更高的強度

ASW-G-64 ガンダム・フラウロス(りゅうせいごう/四代目流星號)
鐵華團於火星挖掘出之機體 原本為白色外觀 駕駛ノルバ・シノ強烈要求下成為此塗裝
遠距離支援機體 兩肩磁軌砲可換裝填多種彈藥(包括ダインスレイヴ)
機體可變形成為四足的砲擊模式
附武裝有120㎜機槍、帶彎鉤的刺刀


ASW-G-66 ガンダム・キマリスヴィダール
ボードウィン家族世代擁有的機體 此為接近厄祭戰時原始外觀
著重宇宙戰 與厄祭戰當時不同的是為了因應駕駛的「特殊性」而加裝了「阿賴耶識TypeE」
主武裝為副附有200㎜砲(可發射ダインスレイヴ)的ドリルランス(鑽頭矛)
和兩膝的磁軌砲「ドリルニー」

ASW-G-66 ガンダム・キマリス
ボードウィン家族長期在儀式上現身的外觀 擁有古西洋騎士的甲冑風格 無阿賴耶識系統
可利用腿部各個推進器進行高機動運動 長距離移動時可在背部加裝推進組件
主武裝為帶有120㎜砲的長槍「グングニール」、兩肩「スラッシュディスク」可射出高硬度レアアロイ盤

ASW-G-66 ガンダム・キマリストルーパー
替換陸戰形式 下半身可變形為「トルーパー型態」 トルーパー(Tropper)可譯為騎兵
主武裝為可射出140㎜刺釘的「デストロイヤー・ランス」(破滅矛?)
方盾「キマリスシールド」內側收納「キマリスサーベル」(軍刀) 機尾可投放機雷

ASW-G-XX ガンダム・ヴィダール
アリアンロッド回收並修復因エドモントン戰而受損的機體 外觀有進行偽裝
ヴィダール(Vidar)為北歐神話中森林之神 亦為沉默之神(符合偽裝之意)
為了進一步偽裝而掩飾エイハブ波 因此在背包內加裝一基偽動力爐(假エイハブ波)
因應駕駛的「特殊性」而加裝了「阿賴耶識TypeE」(特殊性……你懂的……)
武裝為刀刃可分離並爆裂的「バーストサーベル」、110㎜來福槍、足部的近戰用「ハンターエッジ」


ASW-G-71 ガンダム・ダンタリオン
ザルムフォート家族所傳之機體 於厄祭戰末期所開發 
機身本體輕盈機動性高 可搭配「Tブースター」與「Bブースター」成為不同型態
「Bブースター」可接於後腰或下半身 「Tブースター」可接於肩後或上半身
也能併用成為パーフェクトカウル模式
武裝為非平刃刀「ベイオネット・ソード」可折疊成為110㎜的「ベイオネット・ライフル」
可腰射的滑膛砲「ケラウノス」、具推進力的長槍盾「バイデント」




37
-
LV. 44
GP 9k
17 樓 思伶 lordcdjhook
GP4 BP-
老人只能待在家看著女兒狂歡跨年


另外智魔是說再現當時的性能 不是當時的樣子 這我不是很敢肯定

依照『機動戰士ガンダム 鐵血のオルフェンズ 第2期 コンプリーション』所述
第28話有參考厄祭戰的資料進行改修 應該多少有還原部分
4
-
LV. 14
GP 570
18 樓 末日小子 rrr50206
GP8 BP-
翼魔的盒繪出來了,很反常的沒有採用鐵血孤兒系列以往的封面設計,更像是MG或是卡片遊戲的風格,甚至連駕駛員頭像都省下來了

以往的鐵血模型封面
8
-
LV. 28
GP 2k
20 樓 Sundow titanrobert
GP1 BP-
3月7日,之前沒預購的要注意一下時間囉


另外origin版初鋼則是3月14


1
-
未登入的勇者,要加入 29 樓的討論嗎?
板務人員: